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物資管理創新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創新管理觀念
1.1樹立程序不可動搖的觀念
公立醫院物資管理工作以法律為規范,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相應管理工作程序。管理程序是各項規章制度延續生命力的保障,來不得半點松懈和動搖,否則,后果必然嚴重。在我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旨在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盡管其至今仍是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最高級別的管理規章,但尚未上升到“法律”的概念。為了強化《條例》的監管性質,確保醫療器械管理制度的日臻完善,諸多公立醫院相繼出臺了醫療器械采購補充規定、采購程序以及確定采購物資的資質審核目錄。這些規定包括采購申請、審核、復核、驗資、驗貨以及收集生產企業的相關證件、授權委托書、經營企業相關資質證件等,并要求供應商在目錄上注明每一個證件的有效期以便于管理,等等。事實證明,醫院在依法管理方面所制定的相關規定及程序是行之有效的,制約了行政管理方面的不作為、亂作為現象。因此,將法規作為高懸的利劍,將嚴格的程序作為須臾不可懈怠的“晨鐘”、“暮鼓”才是公立醫院物資管理的必然歸屬。
1.2樹立發展的觀念
加強公立醫院物資管理是建設現代化醫院和適應醫療市場競爭的需要。現代化公立醫院不但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醫、護、技專業隊伍,而且還必須擁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技術服務做保障,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醫院的社會功能,為公眾所接受,從而創造出一流的效益。作為醫院的物資管理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知法、懂法并忠實執法。除此之外,公立醫院還需要在現有的HIS中,增加計算機物資管理信息庫以及常用物資采購資質比對系統。這些管理系統應該分別與資質證件的持有人(生產廠家、供應商等)、監管人(頒證和驗證機構)聯網或取得查詢許可,以便定期更新信息資料,確保物資購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在公立醫院物資管理過程中,要堅決摒棄“重救急不重程序”、“重物不重法”的錯誤思維及方法,規范制度、嚴謹程序、依法創新是當前公立醫院物資管理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務。
2創新管理環節
醫院物資管理的整個體系是由計劃、采購、儲備、管理、消耗等進行組織和控制的各個環節構成。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醫院的物資供應鏈乃至整個醫院的資金鏈造成沖擊。公立醫院物資管理環節的創新,關鍵在于統籌兼顧,保持環節協調和可持續性。
2.1堅持比價采購,爭取最優性價比
比價采購,就是采購物資時實行比質量、比中間費用、比價格、比售后服務、比供貨單位信譽及貨款承付方式等采購綜合要素為主要內容的管理環節。這種環節制度的核心是以最佳的購銷方式,取得最優的質量、最低的價格、最好的服務,達到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同等物資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比服務、同等服務比信譽,一物一比、比后再買,貨到后分期付款”應該是公立醫院物資供應部門在物資比價采購環節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在具體操作中,公立醫院的物資比價采購實行公開競標,避免暗箱操作和私下交易;通過不同報價單位的叫價、比價,還可以不斷修正招標文件的諸多參數,使之保持先進科學的水準;同時,由于實行集中競價,無需多個部門反復參與和商議。醫院不同業務部門的人員共同會審同一項目,必然思路統一、相互佐證、拾遺補缺,進而大大提高了招標成功率。在比價過程中,往往還需根據物資品種、批量、價值、市場采購難易程度、是否現款提貨等實際因素,將采購環節分為限價采購和貨比多家的比價采購2種管理模式。事實證明,堅持集中比價和擇優的環節過程,凈化了市場供應環境、豐富了購物論證內容,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鍛煉了專職人才隊伍。
2.2堅持定額消耗,管住低值易耗品
醫院在物資管理工作中,存在“重大件、輕小件,重采購、輕管理”問題,突出體現在低值易耗品的采購和消耗方面。由于低值易耗品的需求分布廣泛,業務部門的領用存在隨意性,因而物資管理部門在采購低值易耗品時,往往以經驗管理代替存貨成本管理,致使一些不急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醫院顯示為零,而個別部門卻可能大量積壓。這種不平衡的消耗存量,必然占用流動資金,影響醫院物資管理整體水平。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有:(1)嚴格執行低值易耗品消耗定額管理制度,做到發料有限額、補料有審批、報廢有手續;(2)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制,加強各部門的經濟核算,以促其精打細算,用經濟核算來促進定額消耗制度的不斷完善。醫院低值易耗品消耗定額的制定,一般可參照企業勞動定額管理的相關內容,并根據低值易耗品占有量來處理。消耗定額的制定還應堅持“四要”的原則:一要在保證和提高工作質量的前提下,使物資消耗最低;二要有科學依據,切實可行;三要物資使用部門和物資管理部門密切合作;四要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變化,適時作相應調整。事實證明,公立醫院如果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環節上實現了科學及合理消耗,勢必促使物資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2.3堅持預案管理,防止“急病亂投醫”
公立醫院面對的突發事件很多,搶救、搶修以及應對突發緊急事件幾乎無時不在,在爭分奪秒的情境下,物資供應工作的順暢顯得尤為重要。衛生部2009年頒布的《全國醫療機構衛生應急工作規范》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制定生命支持類、急救類醫學裝備應急預案,保障緊急救援工作需要。據此,一般公立醫院都會制定特殊情況下的應急采購預案。醫院物資應急采購具有3層含義:(1)物資應急采購仍然是醫院采購行為的一種。(2)應急采購具有特定的發生前提。(3)應急采購的特殊性在于:完成任務的時限非常短,且隨著緊急情況的發展變化,在較短時間內采購任務可能需要不斷進行調整,采購物資的數量與種類常常是比較緊缺的品種,具體實施過程須注重實效性,以簡捷高效為目標完成采購保障任務。堅持緊急預案管理,一是為了確保在突發事件情況下,能夠圓滿完成相關供應任務;二是為了進一步規范醫院物資采購環節,防止在突發事件驅使下,相關部門“急病亂投醫”,產生亂作為、亂花錢等不當行為。應急采購預案突出一個“急”字,但并不提倡亂。諸多管理環節依然要求“環環相扣”,比如,在緊急情況下,采取非常措施進行物資采購后,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補辦相關報批手續、入出庫手續以及物資資產登記手續等,確保急而有序、急而有矩。
3創新管理手段
新形勢下,公立醫院物資管理手段層出不窮,其目的還是為了服務于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與時俱進。綜合來講,主要是管好人、管好物、管好供貨商。
3.1對物資采購員實行考核、激勵和約束手段
采購員是采購的實際實施者,在采購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事實表明,注重考核采購員的職業素養,以相關法規和醫院制度約束其行為操守,能嚴格防范工作中不正當行為的發生。注重和加強考核采購員的專業能力,也是防止工作中上當受騙的必備措施。一般可半年考核一次,主要由人力資源部、監察部門、采購部門以及院內物資使用部門聯合進行。對考核結果優良,完成或降低醫院物資采購成本任務的采購員,按醫院規定或適度的標準進行精神和物質獎勵,以提高采購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考核結果不合格的采購員,應按醫院規定首先進行誡勉談話,進而根據適度的標準視不同情節予以懲罰,如有必要,應毫不猶豫地調整或辭退。
3.2實行物資流量和流向監管手段
公立醫院物資供應部門不但要負責物資采購,還要對物資數量進行監控,對物資流量進行監管。實現方式為:以醫院物資定額管理構架和相關計算機管理體系為基礎,實時開發物資流動數量和流動方向控制系統。設計醫院收費系統網絡及醫療器材管理數據庫,明確各流通環節所具有的相應權限及功能,具體做法是:(1)當使用科室領物后,數據庫便自動產生物資使用的具體數據,使用科室、庫房以及分管領導都可查詢物資使用狀況;(2)設置系統具備同一醫療用品不能重復計費的功能,約束臨床醫務人員對部分物資重復使用的不當行為,以此減低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難度;(3)該管理系統的物資領取和收費授權是一一對應的,以此控制少收費和漏收費現象,防止醫院物資流向院外情況的發生;(4)設置非正規渠道物資不能收費的授權,由此可以遏制這類物資的流入使用,降低醫療事故的威脅;(5)當科室領取物資時,系統自動彈出該物資庫存數量的信息,如果低于規定的備用量時,系統自動提示及時采購補充。在此基礎上,醫院還應當對相關物資實行以舊換新,凡能修復使用的物資,都要責成相關部門修復使用,杜絕浪費,節省資金。
3.3對供貨商實行相應限制手段
首先,建立健全醫院物資供應商檔案。對所有供應商按重要性和一般性建立相應檔案。所謂重要性供應商,即在品質、價格、交貨期、配合能力、結算條件等方面均能達到醫院的規定要求,并與醫院有長期業務往來的供貨單位;一般性供貨商指偶發性或臨時性業務往來的供貨單位。當一般性的供貨商因業務需要而變為經常性往來時,經考核符合醫院重要性供貨商標準后,應轉為重要供貨商進行檔案管理。其次,建立嚴格的供貨商淘汰制度。每年都需對供貨商進行評估、調整,主要由物資使用部門、采購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和財務部門聯合進行。如果供貨商在供應材料過程中存在質量、交貨能力、人為欺詐等問題,醫院應及時處理或終止其業務往來。在此基礎上,醫院應商洽當地檢察院共同管理供貨商,訂立“廉潔承諾”,以此防范不正當交易,確保“陽光采購”的順利實施。
4結語
只有持之以恒,進行物資管理創新,培養采購人員的自我約束和管理意識,才能實現醫院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斷提升。
作者:潘倩瑩 單位:湖北省中山醫院物資供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