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企業工商管理人才應用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質量的高低對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科技的進步、企業的升級、社會的發展,要求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具有理論層次高、實踐經驗足、創新能力強等的綜合素質和多元化能力的趨勢越來越強。而傳統的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顯然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需要多措并舉,綜合給力,才能培養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
工商管理人才;綜合能力;培養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進步,其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的要求無疑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被當下視為企業生命的創新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此背景下,培養和提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整體能力,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且需要迫切解決的課題。
一、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毋庸諱言,現下高校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中有不足之處。主要原因是高校教材更新周期長、傳授內容脫離實際,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差,適應時間長,創新和創業意識弱。由于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源頭,問題的產生導致用人企業不得不繼續對工商管理人才進行再培養。但企業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過程中也存在明顯不足,具體表現主要有:
(一)企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
一般而言,目前的企業工商管理人才,大多數被定位為企業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而沒有客觀地對理論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加以仔細區分。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即將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籠統確定為企業的高級人才培養。這顯然不切合實際情況。伴隨著中國日益劇增的與世界的全方位接軌現象,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市場供需情況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功能多元,分類細化,傳統上對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定位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二)企業的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存在明顯不足
其一,由于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定位為高級管理人才,忽略了人才的差異性。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沒有特色,缺乏變動性,使得學習內容與市場需要不匹配,人才理論知識結構單一,缺少核心競爭力。其二,課程體系中實踐與理論的相互脫節現象嚴重,沒有充分吸收高校培養人才方面的經驗教訓。工商管理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強調實用性、實踐性。雖然現行的課程安排有一定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實習,但由于種種原因,有針對性的、系統的設計和實際操作顯然不夠,造成被培養者的實際動手能力不強,職業崗位適應期相對緩慢、變長[1]。其三是過于重視理論性知識。長久以來,企業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大多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課程體系,雖然課程內容繁雜,課時總量增加,但是人才的實際應用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增加,多是眼高手低,有想法沒辦法。總之,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仍然受到高校的影響。
(三)人才的創新思維沒有得到很好培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更好的發展,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真理。企業現有的培養模式還是借鑒學校的培養模式,還是“經典”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無視或忽略受眾的自我意識,難以從根本上有效提升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機械式的“批量定制”培養人才,被培養者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沒有有效提高,其社會組織能力較差、溝通能力差,千人一面,沒有特色可言。如此這般,企業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先天堪憂,在實際工作中,不能也不可能根據實際需要發揮自主創新意識,做出創新成績。
二、提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綜合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要準確定位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目標
為滿足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需要,我國把人才培養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兩種類型。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作用也不外乎以下兩大方面作用:一是把脈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研究企業的發展方向;一是在實戰中求生存,真刀真槍推進企業的發展。所以,企業在工商管理類人才的培養上也要有針對性。對主要從事理論研究、規劃企業發展的的管理人才,要側重基本理論知識的培養,要求具有能以專業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而對主要以應用實戰為主的人才,則需要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和迅捷的應變力。
(二)要建立科學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計劃
一是建立具有交叉學科的課程設置計劃。社會的發展使得原來只具有單一學科知識的人越來越不適應。作為與企業發展有密切關聯的工商管理人才,尤其需要有高視野、廣角度、大格局。在制定工商管理人才課程計劃時,一定要注重交叉學科的設置問題,使培養的人才能適應市場需求,適應經濟的發展趨勢,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具有廣博的視野和獨特的視角。在設置課程時,一方面要把相關的學科專業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密切聯系起來,注重加強涉及生產經營一線、諸如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的基礎性課程;另一方面要適當補充有關“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及“信息管理”學科等的內容,實現多學科交叉,拓寬工商管理人才的視角,增加知識面,實現多種知識和技能的有機統一[3]。二是建立規范的課程庫。要以市場的需求為導向,根據企業各個管理部門的職能對人才的要求,參考借鑒不同類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堅持實用、適用和夠用原則,科學整合培養課程,對財政、稅收、金融等專業基礎課程做適當整合,對與履行職能直接相關課程,重點從理論、實踐方面加以強化,并使之系列化、規劃化、模式化。三是建立系統的模塊化教學方法。企業的工商管理人才與企業密切相連,要以職能部門及相關的職業群功能為依據,把企業經營戰略和規劃管理、生產及運作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方面聯系起來,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被培養者的真實感知對相關課程進行改革,打破教材編寫體系,梳理實際操作情況,實施與企業實踐狀況一致的、相對應的內容來實施教學,使教學內容具備科學性、理論性、時間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做到針對性、指向性,實施模塊化教學。
(三)要重點加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是加強創新訓練。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舉措。多到實地觀摩學習,學習和借鑒多內外創新企業的經驗和做法,親身感受創新的氛圍和成果。要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成果的專家和人才請進來,現場交流,激發思維,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二是在課程設置上注重設置具有引導創新思維、創新意識的課程。加強系統論以及創新思維論的學習,注重對事物認識的探索、積累和驗證。三是強化職業能力培養。職業能力是創新的基礎。要結合所需學科理論體系和實踐內容,結合企業生產經營一線的管理崗位要求,充分開展市場調查和分析,加強信息處理水平和社會交往技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企業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要做到目標明確,計劃周詳,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展步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培養,才能培養出適用對路的工商管理高級精英人才,企業的發展會有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作者:李彥錦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李俊.淺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企業導報,2011-05-15.
[2]寧素娟.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經營管理者,2014-07-25.
[3]馬艷華.淺談企業工商管理類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科技與企業,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