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區域合作與公共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我國區域管理研究的發展
我國的區域管理研究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階段。
(一)區域行政研究階段
這個階段研究的時間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三個方面:
1、對改革開放先行點和發達區域的實證研究
這一階段,我國部分大學開設了行政管理碩士點“區域行政”研究方向,并對廣東、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先后以著作和的方式將研究成果公布。
2、政府間關系研究
這些研究主要關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系、地方政府間關系以及在轉型過程中政府間關系的演變,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我國經濟、行政管理類學者在進行,如:林尚立、謝慶奎、辛向陽、董輔乃等。
3、行政區劃研究
區域行政與行政區劃密切關聯,甚至許多區域行政問題之所以產生就是因為行政區劃的約束。劉君德等提出“行政區經濟”概念,用以分析我國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并研究了中國行政區劃的歷史淵源、現實利弊以及調整改革問題。
(二)區域公共管理研究階段
這個階段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直至今日,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依然是我國各所大學和國內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據粗略統計,目前開展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學有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湖南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等學會和研究機構,發表了1000多篇相關的論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時,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項目及許多省市高校項目指南都設立了“區域公共管理研究”選題。僅以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統計,就有l5項相關項目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具體來看,我國的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區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論的研究
如區域公共物品治理、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區域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變革、區域公共管理視野下的行政區劃問題、區域公共管理系統分析、區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體協調等方面的研究。
2、政府間競合關系研究
如地方政府間關系協調、地方政府間合作、地方政府間競爭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區域合作等問題研究。
3、流域治理的研究
如流域水污染網絡治理機制、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間關系協調、政府主導下的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流域污染治理機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間環境協作機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問題的研究。
二、區域公共管理的發展方向
(一)加大對區域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
區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質上是問題導向的.其發展雖然需要通過理論到理論的思辨與演繹以使新的理論更深刻、更精細,但更需要從現實的問題出發,樹立研究的問題意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高度互動,以檢驗理論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并進一步推動理論的發展。因此,對區域公共管理的方法進行深入地探討,運用科學規范的研究方法。是促進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發展的重要前提。
(二)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經濟市場化和城市區域化的發展,目前我國正在逐步發育形成的有八大都市區;今后20—30年,中國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區將會出現幾億人口規模的大城市群。意味著中國將面臨建設人類歷史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高密度的城市社會的挑戰,我們必須在挑戰到來前,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三)完善區域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域政策經歷了沿海地區優先發展階段、沿江沿邊地區重點發展階段、西部大開發階段和共同發展階段。目前,區域政策尚無法有效解決區域差距過大的問題。主要需要在區域政策目標、政策框架、政策機制、政策實施工具和政策績效評價等方面進一步完善。
(四)加大在流域治理上的合作
我國已進入了環境壓力劇增、污染危害高發的階段。而在這其中,與水有關的問題相當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為典型。流域治理包括了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關系,生態補償問題,上、中、下游地方政府關系以及地方政府間關系諸多復雜問題及其合作、協調關系。
(五)加快跨區域、跨行業協調聯動機制的建設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跨區域、跨行業的區域公共問題日益凸顯,如醫藥食品安全監管、跨境警務合作等。但是,許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和區域間的及時通報及聯動機制,加快跨區域、跨行業協調聯動機制的建設迫在眉睫。
(六)協調不同功能區的區域發展
“十一五”規劃提出我國區域將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并將實施不同的區域政策。預示著中國經濟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在生態保護上更有約束力,在政績考評上更有針對性。可見,協調這些區域間的發展以及每類主體功能區內部的發展,對四類主體功能區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及科學的績效評估成為了區域公共管理的重點所在。
(七)區域一體化與區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目前,我國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珠三角區域一體化、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等區域一體化建設正在進行。區域一體化的本質是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按區域經濟原則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組織專業化生產和分工協作,建立統一大市場,以實現優勢互補、聯合協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產品、生產要素市場的優化配置,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實現區域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可見,區域一體化及區域一體化進程中還需解決的制度、政策漏洞和阻礙是當前區域公共管理的主要問題所在。與此同時,如何解決區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輕內容、重協議輕實施等問題,使區域合作和協調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是區域公共管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