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機制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檢測機構在進行檢測活動時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及風險隱患。對這些風險應當進行合理評估,做好潛在風險的管理工作,確保將風險防止、降低和轉移。
關鍵詞:
檢測機構;風險;管理;控制
1風險的識別
1.1人員活動引起的風險
檢測人員從事檢測工作的專業水平、資質高低;檢測人員進行檢測活動的熟練程度;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的身體狀況、情緒好壞。
1.2儀器設備引起的風險
儀器是否進行了校準/檢定,校準/檢定的有效性判定范圍是否符合檢驗活動標準方法中對范圍的要求;儀器是否按要求進行了維護,維護方法是否得當有效,是否有監督機制;對于頻繁使用和搬運的儀器是否定期核查;儀器的故障程度和儀器存在的隱性危害。
1.3物料引起的風險
是否購買有資質供應商的物料;是否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檢測活動所用試劑純度;樣品采集、運輸、儲存、處置是否規范合理;樣品與委托協議中的信息是否符合。
1.4標準方法引起的風險
標準方法選擇不當的風險;標準方法偏離的風險;非標方法所帶來的未知風險;檢測方法不適用于檢測樣品的風險。
1.5環境設施引起的風險
非固定場所檢測環境,如水、電、氣象條件是否合規的風險;固定場所檢測環境條件對實驗結果影響的風險;環境安全風險,如粉(煙)塵、噪音、易燃易爆易揮發載體等方面存在的風險。
1.6報告引起的風險
報告審核的風險,包括原始記錄的三級審核、流轉軌跡的審核、報告涵蓋信息的審核(能否發現潛在問題);報告中數據真實有效性、及時完整性的風險(質控手段有效性考量);報告中涵蓋的信息安全和對客戶信息保密的風險。
2風險可能導致的傷害
準確評定風險,根據風險可能導致的傷害判別風險級別,才能有效建立防護措施,配備合適防護用品,做好善后處理。造成對人員身體的傷害,如化學燒傷和割傷,中毒,身體組織或呼吸系統的損傷等;檢測場所易燃易爆因素的致害,如燃燒和爆炸;檢測場所觸電、淹水,及水電泄露造成的二次損害。
3風險的管理
3.1人員的管理
招收學習或從事相關專業的檢測人員,并定期進行專業培訓和專業考核;開展技術大練兵,提高對非常規監測項目的操作熟練度。
3.2儀器設備的管理
通過建立各種計劃(包括儀器設備臺賬、儀器檢定/校準計劃、期間核查計劃)對儀器設備實行有效管理;通過建立各種記錄(包括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維護記錄、校準記錄、核查記錄)對儀器設備管理計劃實現有效運行;建立有效的儀器設備檔案登記并進行動態管理,各種記錄及時歸檔留存;保證儀器設備配套使用水、電、載氣的安全性和規范性。
3.3“三廢”處理
實驗室產生廢棄危險化學品,以《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為原則進行處理。(1)實驗室廢水處理:實驗室廢水的處理按其性質、成分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回收利用、直接排放、處理后排放等。(2)實驗室廢氣處理:實驗室廢氣主要為兩大類,酸霧和有機氣體。產生兩類污染的操作宜在不同的通風柜中進行,酸霧氣體用堿性水溶液吸收處理。有機廢氣可用高效吸收裝置進行處理。(3)實驗室廢渣、廢物處理:對于高毒性的可溶性廢渣廢物,實驗室必須設專門容器分別加以收集,嚴禁埋入地下污染地面水體。
3.4實驗室檢測區域環境控制
試驗區域場所要能滿足檢測活動的需要。實驗室的總體布局一般包括實驗室核心區域,輔助區域,公共設施區域,其中核心區域包括實驗工作區、實驗緩沖區、樣品制備區、危險品貯存區、樣品接收室、樣品貯存室等;輔助區域包括業務接待室、資料檔案室、設備配件室、辦公室、會議室等;公共設施區域包括暖通、空調、給排水、特殊氣體、特種水等用房。建立并實施《檢驗環境控制程序》《實驗室安全、內務管理程序》,嚴格管理影響檢驗檢測質量的區域的進入和使用,保持良好的實驗室內務,從而實現實驗室檢測區域環境控制。
3.4.1實驗室門口要有明顯標識。合理布局實驗室,對區域間的不相容活動進行有效隔離,以防止交叉污染,同時充分考慮實驗室能源、采光、通風的要求。樣品處理間與儀器分析間分開設置、有機前處理間與無機前處理間分開設置、測試區域(包括樣品制備和存放區域)與辦公場所分離。
3.4.2大型儀器間應避免陽光直射,需要供氣的儀器在滿足工作流程的情況下盡量集中擺放。用于滴定、比色等操作的化學分析間要求房屋的光線良好。氣瓶間設在少人走動的陰涼角落位置,可燃氣體和不可然氣體分開放置,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分開放置。
3.4.3保持樣品前處理實驗室清潔、整齊,室內不得存放對樣品可能造成污染的揮發性化學試劑。在試樣處理、制備過程中尤其應注意避免樣品污染和損失。
3.4.4對進入和使用特殊區域進行管控。藥品庫、樣品管理間、大型儀器間、自動監測控制室等劃為特殊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
3.4.5實驗室應保持整潔,經常打掃、整理實驗室,保持地面、桌面、儀器設備表面的整潔和各種儀器、設備、器皿的有序放置。實驗操作時,應著工作服。實驗室內嚴禁吸煙,不準放置與實驗無關的雜物,不得進行與實驗無關的活動。
3.4.6外來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實驗室,確因工作需要(如參觀、復議等)應經負責人批準由內部人員陪同方可進入。
4結語
在檢測機構內,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和長效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能控制風險的發生、降低風險的級別、轉移風險的危害,從而有助于檢測機構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李娜 余家銳 單位:西安市環境保護局未央分局環境監測站
參考文獻
[1]羅朝陽,編.水質實驗室基礎知識目錄.內部資料.1991.
[2]王雪芬,編.化驗分析基本操作技術.內部資料.1991年.
[3]西安市未央區環境監測站2016年第四版.內部資料.程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