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商業銀行結算風險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由于銀行崗位設置不當而產生的風險。
當前,商業銀行普遍擁有許多分行或者支行,由于銀行制度并不完善及人員配給不充足等原因,銀行支付結算系統崗位設置不合理及人員分配不科學,包括對銀行印章等管理缺乏詳盡的管理方案,而且不能明確責任歸屬。這種缺乏相互監督機制的人員配置和崗位分工根本無法保證支付結算制度有效運行,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商業銀行產生支付結算風險。
(二)商業銀行由于業務較為繁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等原因而易造成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處理相當多的銀行業務,包括記賬、審核、對賬等等,工作量相當大。日常工作中較為繁重的銀行業務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會計基礎和較為熟練的技能。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許多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并且由于崗位設置等問題導致其業務技能并不純熟。這樣也就難以規避在商業銀行業務支付中產生的操作風險。
(三)商業銀行由于操作人員態度問題而引起的道德風險。
商業銀行的許多工作人員并未得到系統的培訓,少數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綜合素質不高,較易受到社會惡劣風氣影響而導致缺乏道德。當銀行的薪水并不能滿足其享樂主義的要求時很容易引起其不滿心理,而相關責任人又不能及時做好監督及管理工作,造成這些人存在長期的不滿情緒,于是不僅可能導致其對客戶發泄不滿也可能會最終導致其挪用資金。這些狀況都導致了商業銀行產生支付結算風險。
(四)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會因為被不發分子盜用而造成欺詐。
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先進的支付結算工具也隨著科學發展而發展。這些進步在為社會大眾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帶來了機會。據調查,近些年利用先進的科技工具進行非法欺詐的案例屢見不鮮,而且作案手段也不斷提升。如果商業銀行柜臺人員對欺詐風險不夠重視,并且責任心不高,那么很可能會導致支付結算風險。因為商業銀行的業務量十分龐大,對于簽章并沒有核對,這樣就較難進行查詢。不法分子較喜愛利用人員素質較低和業務較少的中小型金融機構進行詐騙。這也是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的又一個新的風險趨勢。
二、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特征分析
在我國,銀行支付結算已經形成了十分嚴謹的組織形式。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的主要工具包括銀行卡及銀行票據,隨著科技進行,移動及互聯網支付也加入了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體系。但是,隨著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體系愈加龐大,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也就不斷增強,支付結算風險主要產生于運用結算工具進行資金活動的進程中。可以說,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與社會經濟環境緊密相關
過去,我國對銀行業監管并不嚴格,銀行支付結算風險主要表現為違規貸款和擔保、信用卡違規及高額利息攬儲等形式。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行了巨大的經濟體制改革,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國的支付結算風險已經轉變到票據領域和業務,逐漸轉變為信貸及票據領域成為支付結算風險的高發區。
(二)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危險性高
縱觀近些年發生的支付結算案件,大多數案件的范圍都十分廣闊。許多案件主要是由于商業銀行內部人員或者外部人員,聯合其他不法分子一起作案,他們主要的作案手段包括挪用、欺詐及貪污等。可以說,當代的商業銀行支付結算不僅范圍廣而且風險也較高。支付結算風險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可能會發生。只要涉及到商業銀行業務,都可能會產生支付結算風險。
(三)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多以內部風險為主
根據對過去已經發生的案例研究得出:大多數案件都是有銀行內部人員涉案。涉案人員不僅包括銀行基層員工,還包括銀行高層管理者,可以說是包含了銀行的各個層次的工作人員。同時,案件呈現越來越專業化的趨勢,不僅作案的收到愈加科學化和專業化,而且作案人員也大多數是受到良好教育、具有豐富學識的高級知識分子。這樣也就導致了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案件越來越難以解決。
(四)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涉案金額逐步增大
通過對近些年的支付結算案件進行研究,可以得出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案件的金額越來越大,這樣也對社會風氣造成了極差的影響。
三、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類型
通過對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進行分類,可以更好地對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進行研究,因而支付結算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內控風險
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內控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的組織結構不合理,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銀行內部的執行和監督并沒有區分,并且崗位設置不科學,重要的崗位缺少必要的監督等。這些都是內控風險的重要體現。
(二)市場競爭風險
當前,民間資本大量涌入市場,企業融資渠道越來越多樣化,這就造成了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許多銀行不惜利率倒掛來增設基層網點。并且許多金融機構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各式各樣的創新型金融業務開始不斷涌出,違規操作的結算和貼現業務也不斷增加,這些也都導致了一定的市場競爭風險。
(三)信息技術風險
商業銀行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業務操作,因而信息技術就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信息技術風險主要是由于有些銀行系統老化,服務不到位,顧客信息遭到泄露及黑客攻擊銀行系統等。這些都會造成商業銀行信息技術風險。
(四)欺詐風險
商業銀行的欺詐風險主要是指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利用自身權利對資金進行挪用或盜竊,并且相關負責人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同時銀行內部人員對貸款審批不嚴格,惡意泄露客戶信息,或者銀行內部人員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偽造銀行信息、偽造信用卡等行為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五)其他相關風險
其他可能歸類為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的主要有: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
四、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存在問題分析
(一)支付結算賬戶存在的問題
當前,商業銀行的所有對公網點都可以辦理企業的賬戶開立業務,企業可以通過該賬戶進行資金活動。但是由于商業銀行并未形成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使得商業銀行基層網點為了完成存款任務而不能對客戶執行嚴格的賬戶監控,形成了潛在的風險。同時客戶的重要印鑒及資料都會在基層網點保管,這也就為某些員工偽造印鑒提供了可乘之機。
(二)審核管理方法落后
當前,商業銀行對企業支付指令都是采取人工審核方式,銀行通過手工審核來判斷付款人的指令是否正確,當銀行不能判斷企業的指令是否正確時就會通過,這樣就不能正確防范不法分子通過高科技進行違法活動。并且商業銀行對現金收付管理更為寬松,對可疑的現金交易不能實現實時監管。由于許多商業銀行基層網點都需要招攬企業滿足自身的營銷任務,因而其對許多企業的現金管理基本都停留于表明,不得不盡量滿足企業的現金需求。
(三)銀行對賬方式較為落后
銀行對賬是每個企業與銀行必須進行的業務之一,同時定期對賬也是確認客戶資金收付是否合法的主要依據。而當前大多數銀行是通過基層網點記賬人員發送或收回銀行對賬單,并不能有效防止銀行工作人員與企業財務人員串通挪用資金等行為。
(四)支付結算工具管理落后
我國已經基本上形成了以銀行卡和網銀為主的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體系。電子支付已經成為了支付的主流。但是由于我國計算機行業相對落后,加上缺乏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使得支付結算工具引發的風險時常發生,這也就不斷暴露了商業銀行支付結算工具上存在的問題。
(五)支付結算監督管理機制相對缺乏
我國商業銀行缺乏較為優良的支付結算監督管理環境,并且銀行的管理者對支付結算的重要性缺乏專業的認知,因此也不夠重視。很多管理者甚至認為監管是人民銀行的責任,同時商業銀行為了自身的營銷任務,在企業辦理結算過程中并不能嚴格審核,這也違反了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監督管理的規定。
(六)監管效率較低,懲處力度不強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支付結算工具也不斷更新,但是商業銀行的檢查方法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手段上,因此監管效率就不高。同時,很多操作人員已經長時間不進行系統操作,對系統并不熟悉,這樣也降低了監管效率。另外,由于企業與銀行的業務關系,銀行往往礙于人情而減輕對企業的懲罰,有時甚至并不處罰。
五、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管理對策
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管理對策需要銀行內部許多部門進行合作,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來完善其自身的管理機制。
(一)我國應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完善的法律是保障社會經濟能夠持續平穩發展的基礎,同樣能夠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的相關法律法規,這也是能夠保障支付結算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
(二)我國應當構建健全的信用監管體系。
建立完善的信用監管體系,開發建設包括個人征信體系在內的全社會的信用監管體系,完整記錄各種企業或者個人的不良信用,并在依法的狀況下提供查詢服務。這樣也能夠為社會創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三)商業銀行應當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
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是產生于支付結算的各個環節之中,商業銀行都應當認識到防范支付結算風險的重要性,從各個方面提高員工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銀行也應當從過去的案例中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
(四)商業銀行應當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當前商業銀行主要有三類業務人員,第一層是最基層的柜臺人員;第二層是對柜臺人員進行業務監督的管理人員;而第三層則是會計人員,其能夠對銀行的會計工作進行進一步監督管理。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對每一個工作崗位和業務環節都能夠制定相應的責任和監管措施。這樣也能夠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機制。
作者:馬晶晶 金凌軍 單位:浙江東陽農村商業銀行千祥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