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國有企業集團并購過程的稅務風險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的快速發展,并購成為國有企業新的生存方式,并購有著諸多優勢,是國有企業發展的新方向。但國有企業并購也有著一定的風險,不同形式的并購方式使得風險也呈現出多樣化,而稅務風險管理在國有企業并購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國有企業并購過程中存在的稅務風險,并提出防范國有企業并購稅務風險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并購;稅務風險管理分析
國有企業集團并購的動因有很多,如追求規模經濟、實現多樣化經營以及獲得先進的技術等等,但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即為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為全面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考慮收益,就是并購所帶來的資產與市場等因素對國有企業降本增效帶來的影響。另外還需要考慮到成本因素,主要包括成本與整合成本等。在并購的過程中,稅務風險是影響并購成本的主要因素,而稅收籌劃與稅收風險控制是并購決策與實施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主要規劃對象,科學的稅收籌劃可以有效降低國有企業集團的并購成本,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實現并購的最大效益。
一、分析國有企業集團并購稅務風險類型
其一就出現各種類型的風險。A企業為即將并購的企業,B企業為被并購企業。在納稅規定中明確指出一旦A企業與B企業存在并購關系,B企業所有稅款都需要A企業承擔,但這樣就會在無形中增加A企業的納稅風險。A企業與B企業在并購之前,如果B企業沒有處理好納稅問題,那么就會對導致A企業財務情況出現問題,還會增加A企業的損失。同時,B企業如果在并購時沒有向A企業說明自身的負債情況,那么就會出現財務與實際不符的情況,進而增加A企業的收購成本,減少A企業在并購過程中的收益。其二會出現不同的并購方式。不同的并購方式其稅務處理模式也不同。國有企業并購包含資產收購與合并等。在選擇并購時,A企業需要分析和考慮自己所要承擔的稅務風險,不同的方式收益也會有所不同。如將并購方式根據資產進行劃分,那么股票轉換為資金、股票轉換為股票的模式都不需要對資本得利進行確定,售出就會出現的延遲納稅的問題。另外,在現金購買資產和股票的過程中,B企業沒有免稅和延遲繳納稅款等權利。在A、B企業并購之前,B企業可以享有多種稅收優惠,一旦并購就會限制使用優惠條件,這樣就會提高提升B企業的稅負情況。其三在國有企業并購完成以后,其形式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企業的稅務風險。企業在并購之前所繳納稅務類型較少,但由于加設了生產、銷售等環節,就會使其多繳納很多稅種,同時也會進一步提升其稅負問題。就當前國有企業并購過程中所承擔的稅務風險來講,信息不對稱問題是關鍵要素。因此,各個并購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稅務奉獻控制機制,積極做好并購之前的一系列檢查評估工作,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并購存在的稅務風險,同時還可以降低企業的稅負情況。
二、國有企業集團在并購過程中稅務風險的控制方法
稅務風險并不是不可預防和控制的,為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稅收管理與納稅服務工作,同時防范稅務違法行為,企業需要依照自身實際經營管理與社會行為需要來構建符合稅務風險管理的方式。稅務風險的產生始終貫穿在國有企業集團并購過程中,任意環節控制不當都會產生一定的稅務風險,下面針對于國有企業集團在并購過程中產生的稅務風險提出解決對策。
(一)政策性控制
國有企業集團需要從政策控制角度來進行全方位準備,與財務、法律、人力、規劃以及市場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組成調查團隊,在過程中貫徹從多個領域了解和掌握被并購企業的政治環境、融資環境以及是企業信息等,收集資料,還需要設置項目資料稅收政策與稅收信息數據庫,這樣的方式可以形成屬于自己獨特資源,將客觀存在且會引發稅務風險的事項可以進行政策性的控制,同時還可以使其滲透到整個并購過程中,以便更好的掌握政策與法律法規內容以及實際執行情況等。
(二)借助并購協議等契約形式來開展隔斷型控制
并購協議是國有企業并購活動的最終體現,同時也是并購控制的重要環節,在過程中需要聘請專業的律師和稅務師以及審計師來為審核并購協議。為有效降低和節約稅收成本,需要在政策法規允許的前提下由三方構建出最好的并購方案,但是在過程中需要與并購方和目標企業主管的稅務機關進行溝通和交流,如果無異議就可以將其體現在并購協議中。如果稅務機關存在異議就需要停止一切籌劃方案。通過政策性控制發現的問題需要進行總結和分類,針對于溝通過程中已經解決的問題應進行標注,同時還需要標注出解決的方式以及可能帶來的法律后果。另外,針對于無法進行日常行為糾正的問題來講,需要通過協議約定的方式來讓其成為歷史問題。
(三)從企業整合角度來控制國有企業并購事后的稅務風險
針對于事后整合來講,主要就是對企業資產與業務上的整合。在資產整合過程中,需要對被并購企業已有資產進行重新整理,依照相關規定來約束資產管理的多個環節,同時對股權交割日的實物資產進行清查,對沒有取得發票且已經入賬的資產作為盤盈資產,針對賬務處理錯誤的資產進行賬目調整。業務整合主要就是指對目標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與完善,在過程中需要構建一套適用于企業實際情況業務標準,如應收賬款管理以及固定資產管理等,都需要構建適用的政策體系和作業流程,以此來降低國有企業集團在并購過程中存在的稅務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有企業集團并購的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稅收風險直接決定了并購計劃是否成功。想要控制風險首先需要發現風險,而國有企業并購稅收風險需要分析并購交易行為這一環節所涉及到的稅收問題。需要明確國有企業并購過程中存在風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國有企業并購過程中的稅收風險與控制也需要與時俱進,在政策變化時做出正確調整,以此來健全國有企業集團在并購過程中的稅務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志艇.國有企業并購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驗探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3):215-216.
[2]于志科.房地產開發企業吸收并購涉稅籌劃與稅務風險管理[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9):140-141.
[3]王漢平,楊祎,趙丹丹.我國民營企業海外并購財務風險分析——以萬達集團并購美國傳奇影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8,No.562(14):144-145.
[4]張秋蘭.關于企業項目并購中風險控制的思考——以HFJT集團為例[J].當代會計,2018,56(08):23-24.
作者:黃夢茹 單位: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