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主要對九江市氣象災害的風險管理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便對農業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都有安全保障。
關鍵詞: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分析;措施
1九江市農業氣象災害的風險管理項目建設現狀
1.1建立了市、縣、鄉三級應急預案體系
市、縣、鄉三級政府均出臺印發了本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部分鄉鎮還建立了“分災種的專項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5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氣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
1.2編制了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風險區劃
全市所有縣(市)均由當地政府批復印發了縣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全市共編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圖24張,在氣象災害多發區、危險區設立警示牌38塊。
1.3開展了氣象災害風險普查
完成全市1984-2014年40年的氣象災情普查;完成全市轄區內6條中小河流、111條山洪溝,75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風險普查工作,均建立了普查數據庫。
1.4三農氣象專項服務建設得到推進
建立健全了農業氣象災害應對的相關機構,建立“多員合一”的氣象信息員(協理員)隊伍共計3000余人,覆蓋全市;建立由氣象、農業、水利、林業等涉農、涉災部門組成的專家聯盟隊伍并經常到田間地頭開展災情調查、收集、上報等工作,編制本地年度氣象災害預警服務效益評估報告;建成專業化的農業氣象監測手段、多途徑的氣象信息網絡;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社會化試點建設,與林業、防火等部門合作,建立地方人影作業隊伍,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推動建立受益行業和部門投入機制。
2九江市三農氣象專項服務在風險管理發揮的作用
三農工作和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工作交集很多,在九江市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明顯。筆者將九江市三農工作技術路線整理成圖,見九江市三農工作技術路線圖。根據上圖來看,三農象專項服務工作在九江市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的評估、度量、應對和控制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如春耕春播等專題氣象服務、農村氣象預警信息進村入戶等工作,在災害來臨之前做好防護工作,盡可能的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氣象災害風險普查等調研活動為風險識別提供了原始數據。三農氣象專項服務建成專業化的農業氣象監測手段、多途徑的氣象信息網絡在風險度量方面成效顯著。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建立市、縣、鄉三級應急預案體系、氣象防災減災機構、以及部門合作機制,實現了氣象和農業部門常態化合作,這些九江三農氣象服務專項工作內容,完全融入風險應對和控制工作,不可分割。
3加強九江市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的措施
3.1部門聯動、合作發展
農業的生產周期較長,面臨的風險種類較多,性質各異,應該結合短期天氣預報預測,開展多種工作,盡可能減少災害損失。可以結合歷年來的氣象災害數據,對下一年度或相應季度的氣象年景、農業生產趨勢進行一個預判,提前建設防災減災系統,配置災害防御工具。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方式,各農業部門之前做到數據實時共享、及時到農村一線,將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關口前移,做好風險管理前瞻性工作。
3.2夯實風險管理基礎、健全風險管理制度
九江市沒有建立健全農業生產風險管理體系,也鮮有對農業風險管理流程進行體化和制度化的安排。建議九江市政府將氣象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情況納入對全市各單位的年度目標考評,通過考評促進全市夯實風險管理基礎,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建議市政府推動本地農業保險普及,增加農業風險管理相關職能,統籌安排全市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工作。
3.3增強農民風險意識
當前九江大部分的農民、農業生產相關技術人員、農村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都相當薄弱,他們重視的都是種植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施肥注意事項和如何拓寬銷售渠道等事宜。對于農業氣象災害,常常是災害來臨了才匆匆補上應對措施。九江市政府和相關農業部門要開展大量集中培訓教育,促使農民形成風險管理的概念,逐漸引導農民意識到氣象災害防御,讓農民主動學習風險管理知識,做好風險管理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紹玉,唐桂娟.綜合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理論依據探析[J].自然災害學報,2009(02).
[2]唐伯成,俞詩雯,何文華.淺析氣象災害的防御[J].科技傳播,2011(02).
作者:劉穎 朱志成 單位:江西省九江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