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布魯氏菌病檔案管理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的現狀,為今后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的改進提供其科學的依據。方法疫情檔案的數據輸入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側,由診斷機構把情檔案數據直接輸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疫情檔案的管理實行5級管理。結果現有的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出現了部分省、自治區的管理脫節,在地方病防治機構搞布魯氏菌病防治網絡管理的專業人員,不能隨時掌握和了解轄區的疫情情況,不利于防治工作的開展。結論只有改變現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科學的管理模式,才能有利于布魯氏菌病防治的網絡管理專業人員隨時掌握和了解轄區的疫情情況,才會發揮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較大的效益。
關鍵詞:
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
人間布魯氏菌病防治檔案的管理已有專門的文獻進行了論述[1],故作者在此不在重復,本文就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現狀,并參考相關文獻[2-13]檔案管理現狀及改進的若干問題進行探討。
1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輸入與管理現狀
1.1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
人間布魯氏菌病的疫情檔案管理現狀是實現5級管理,1級管理為最低級,鄉級防保機構進行管理,僅對本級疫情檔案管理。2級管理為次低級,為旗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管理,除對本級管理外,還要對鄉級的疫情檔案進行管理。3級管理為中級,處于最中間位置,為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管理,除對本級管理外,還要對下級鄉、旗縣的疫情檔案進行雙重管理。4級管理為次高級管理,為省(自治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除對本級管理外,還要對鄉、縣及地(市)級疫情檔案進行多重管理。5級管理為最高級管理,除對本級管理外,還要對鄉、縣、地(市)及省(自治區)級疫情檔案進行多重管理。
1.2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的輸入
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輸入是有診斷資質的醫療單位和疾病預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機構,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側,由診斷機構把情檔案數據直接輸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在現階段有診斷資質的醫療單位和疾病預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機構為縣級及以上的醫療單位和疾病預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要求的項目進行填寫和輸入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
1.4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的公布
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數據的公布由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定期在網上公布,在特殊情況下由國家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授權的省、市、自治區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實施不定期的公布。
2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管理需要改進的若干問題
2.1建立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專網
目前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網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一部分,有諸多弊端。應該建立中國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專網,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網相聯,其檔案數據進行共享,不僅把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納入,而且要把畜牧布魯氏菌病疫情檔案納入其中,可以及時準確的進行預警,從而為政府和決策機構提供及時而科學的疫情檔案預警信息。建立專網是當前布魯氏菌病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改變有省級或地市級地方病防治機構的地區,布魯氏菌病網絡管理的專業人員不能及時了解和瀏覽疫情檔案的現狀,從而更大地發揮疫情檔案網及時性的作用。
2.2布魯氏菌病防治的專業人員應納入其專網系統
從事布魯氏菌病防治的專業人員應納入其專網系統,如果專業人員未納入其專網系統不同級別的衛生行政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地方病防治機構就無法及時了解專業人員的信息。專業人員納入其專網系統,從人員數量上就可以及時判斷出某地區的重視程度。若某地級市疫情比較嚴重,又頻繁更換其專業人員,而且數量非常少,少到6~7種地方病防治的地級市僅有1名專業人員,可以想象這個地區的工作能夠扎實嗎?再者根據專業人員的更換速度,上一級機構就可以準確地預判什么時候需要舉辦何種培訓班,培訓班的規模、教學內容、培訓期限等。
2.3專網系統擴大其輸入途徑
專網應系統應擴大輸入途徑,增加語音或掃描輸入等多種功能,適應不同地區,特別是有利于落后地區或基層輸入速度的提高。
作者:李宏茹 石杲 單位:赤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參考文獻
[1]李宏茹,石杲,李保榮.人間布魯氏菌病防治檔案的管理與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3,29(3):117-118.
[2]石武,段麗,石杲,等.中國2005年人間鼠疫疫情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06,22(5):47-48.
[3]石杲,王樹君,張杰.布魯氏菌病抗體快速檢測新方法—膠體金技術的應用研究[J].醫學動物防制,2006,22(1):13-14.
[4]朱建新,李保榮,石杲.赤峰市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現狀及防治研究[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3,7(3):45-46.
[5]趙思陽,李保榮,石杲.赤峰市人間布魯氏菌病疫情分析及對策研究[J].醫學動物防制,2011,27(12):86-88.
[6]吳艷梅,李保榮,石杲.赤峰市松山區2010年人間布魯氏菌病流行病學調查與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1,27(7):64.
[7]刁作為,李保榮,石杲.內蒙古林西縣2000-2009年布魯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對策[J].醫學動物防制,2010,26(12):80+82.
[8]金愛民,金鑫,李保榮,等.內蒙古赤峰市2008年布魯氏菌病防治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0,26(1):66-68.
[9]曹國峰,李保榮,石杲.一起布魯氏菌病暴發的調查與處理的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09,25(4):56-57.
[10]王艷華,李保榮,石杲.赤峰市2007年三旗布魯氏菌病專題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08,24(6):59.
[11]高文斌,李保榮,石杲.赤峰市某地區布氏菌病暴發病例流行病學調查[J].醫學動物防制,2006,22(11):59.
[12]李保榮,蔡天霞,何麗,等.布魯氏菌病反彈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06,22(1):24-25.
[13]李曉飛,李保榮,石杲,等.赤峰市林西縣2007年布魯氏菌病調查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07,23(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