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制造企業存貨控制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企業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特別是ERP系統的廣泛運用,有效的存貨控制對于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對于制造業而言,借助ERP信息系統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管理,便于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情況的掌握和控制。本文以江蘇LBT公司ERP系統下存貨的業務流程為基礎,結合內部控制要素,分析在ERP環境下存貨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的提出完善存貨控制的對策。
關鍵詞:存貨控制;ERP;制造企業
一、引言
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信息高度集成的系統。ERP流程設置的過程就是對公司內部業務流程和管理過程進行優化,把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在ERP系統中串聯,使得采購、物資、財務、生產、銷售等各部門的資源整合統一,實現信息內部共享,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使業務流程能夠有效快捷的執行,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實時反映運營狀況。在江蘇LBT企業中,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產計劃、物資管理、財務管理。這三個方面互相之間交錯相連,環環相扣,通過ERP系統能夠較好的結合在一起,實現物流與資金流的同步管理。同時,為了使生產計劃、物資管理、財務管理都在整個ERP業務流程中實現,必須要求在每個流程業務處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員工的工作潛能與責任心,發揮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企業扁平化管理。
二、江蘇LBT公司ERP系統環境下存貨管理的特點
(一)集成所有供應商、業主的訂單信息企業所有的業務統一在單一軟件系統,使得企業能實現在同一時刻、不同地點對訂單的管理追蹤、協調生產、物資。(二)標準化存貨代碼使得每一種存貨的物料代碼唯一每個物料代碼只需唯一的一次輸入,且規格、型號、計量單位一致。物料代碼一經錄入就能被引用,并且一旦被維護錄入就不能隨意修改,每次修改就會留下記錄。(三)降低庫存ERP使得庫存處于實時動態下,使得業務處理流程可視化。這能減少企業材料庫存、在產品庫存。可按交貨日期進行生產安排。(四)財務信息集成。實施ERP的企業,由于每個人都在使用同一套系統,財務信息可以從前端業務模塊傳至財務模塊,使得各項信息能有效的追溯。
三、江蘇LBT公司實施ERP存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江蘇LBT公司主要從事管道制品、鋼構件、機械設備的生產、加工、銷售、安裝服務,工業裝備模塊化工程技術研發,ASM容器設計等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目前ERP系統下存貨管理控制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ERP數據錄入流程混亂,物料代碼設置時單位不精確,導致存貨價格波動大
當同一物料從不同供應商采購時,由于設置物料代碼時計量單位未精準,而各供應商的包裝規格不一致,導致存貨的單價存在偏差。1.物資需求申請。物資需求申請是供應鏈系統中的第一張單據,由生產部根據生產計劃提出物資需求,技術人員在ERP系統中生成物資需求申請單,物資需求申請填寫是引用系統設定的物料代碼,根據系統中的計量單位匹配生產需求填寫數量。如是新增物料則由技術人員新增物料代碼。物資需求申請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批后流轉至物資部。2.請購單。物資部引用物資需求申請做庫存平衡確定是否形成請購單。請購單經物資部經理審批后流轉至采購部。3.采購訂單。采購部在合格供應商名單中通過詢比價最終確定供應商,通過合同評審程序形成采購合同,經辦人員引用請購單生成采購訂單,經部門經理審批后生效。
(二)ERP單據審批流程不嚴謹,合格數與入庫實收數量不符,出庫類型與項目不符
操作人員不謹慎維護數據等原因導致到貨單中的合格數量不等于庫存采購入庫單實收數量,導致月末ERP入庫與實物入庫數量不符。同時,出庫類型不匹配項目,導致成本歸集不準確。1.到貨單。采購部門引用采購訂單及供貨時間及時生成到貨單。物資部確認外觀及數量后移交質檢部,并填寫到貨單中的實收數量。質檢部根據到貨單逐一比較所有物資與到貨單的要求是否相符,并檢驗貨物質量及檢查貨物相關資料是否齊全等,根據檢驗情況在到貨單中填寫合格數并簽字確認,系統自動生成庫存采購入庫單。2.庫存采購入庫單。庫存采購入庫單的實收數量取到貨單中的實收數量。物資部根據到貨單合格數清點物資入庫并在ERP系統中簽字確認,ERP系統根據簽字后的庫存采購入庫單自動生成采購入庫單。3.采購入庫單。月末財務部根據采購入庫單進行賬務處理,并同入庫單匯總表核查。4.出庫申請單。生產領料由計劃部根據物資需求申請單填寫出庫申請單,出庫申請單需填寫出庫類型,產品編碼、產品對應的項目名稱。經部門負責人審批流轉至物資部。5.庫存材料出庫單。物資部引用出庫申請單生成庫存材料出庫單并進行實物發料,經領料人員在紙質庫存出庫單上簽字確認后在ERP系統中對庫存材料出庫單進行簽字,簽字后系統自動生成材料出庫單。6.材料出庫單。ERP系統中存貨核算模塊根據材料出庫單與設置好的存貨計價方式核算成本并自動生成憑證,財務根據材料出庫匯總表審核憑證。
(三)庫存管理業務不統一,ERP系統中產品未出庫、實物已出廠
ERP系統中產品出庫與實物出廠未關聯,導致月末財務根據關務、質檢等部門提供的資料確認產品出庫而ERP系統中還未出庫。1.銷售合同。銷售合同的簽署是整個銷售與收款循環的起點。根據銷售合同信息(包含合同執行時間、收款協議等)錄入ERP系統形成ERP銷售合同。2.銷售訂單。商務部根據銷售合同的交貨時間分解生成銷售訂單,同時下任務單至各職能部門。3.發貨單。商務部根據交貨日期在ERP系統中引用銷售訂單生成發貨單,經審批的發貨單流轉至物資部。4.銷售出庫單。發貨單經物資部負責人審核后生成銷售出庫單并簽字確認。5.銷售成本結轉單。ERP系統中存貨核算模塊根據銷售成本結轉單與設置好的存貨計價方式核算成本并自動生成憑證。
(四)物資管理制度不完善,ERP存貨出庫的貨位與實物出庫的貨位不符
公司在設置物料代碼時設置了貨位、項目屬性,材料在ERP入庫時需賦予貨位與項目號。物資部在實物管理過程中對貨位的設置與安排、物料的擺放規劃需考慮便利的同時需與ERP的入庫屬性一致。因項目屬性的存在,使得同一物料存在于不同貨位。當實物貨位標識不清時,實物A項目的物料在ERP中材料出庫至B項目,造成A項目領用材料時找不到實物。
四、企業ERP系統環境中完善存貨控制的對策
(一)完善ERP數據錄入流程
完善ERP系統已有物料代碼基礎信息的設置,同時對于新增物料代碼會同采購、生產、物資、技術部對信息準確定位并形成物料代碼清單,由技術部專人對物料庫存信息進行專人統一編寫物料代碼。
(二)完善ERP單據審批流程
財務部通過不定期的交流探討學習會方式,宣貫財務會計模塊的數據如何從供應鏈數據取數,使得各部門明確知曉各單據、單據間數據的邏輯關系。同時增加部門責任人審核,加強后續工序人員對前端數據的審核,最終減少傳至財務模塊的錯誤單據量。開發系統增加到貨單與庫存采購入庫單的數據邏輯認證,達到從源頭解決問題的目的。商務部的任務單信息明確:如,工作令號,項目名稱、產品編號、交貨日期、交貨方式、確認收入方式等,計劃部根據指令單上的確認收入方式來判斷選擇哪種出庫類型,并選擇與項目名稱匹配的產品編碼。物資部根據指令單審核出庫申請單信息,確保正確的信息單據傳至財務會計模塊,從而保證成本歸集正確。
(三)完善庫存管理業務流程
物資部在收到ERP系統的發貨單后,確認該產品已完成ERP出庫手續后方可審批ERP系統中的發貨單,關務部根據審核后的發貨單進行生成放行單。實物出門前物資部需會同質檢部、關務部、總經部聯合檢查,參與人員需在放行單上簽名確認。門衛需見到4部門會簽的放行單才可放行。
(四)結合管理需求,完善物資管理制度
增加清晰的貨位標識,并且實物貨位標識與ERP貨位一致。用ERP的盤點單按貨位進行盤點,盤點單由物資部、參與監盤的財務人員共同簽字確認,并交由分管領導審核。ERP系統供應鏈模塊的盤點功能,提供多種盤點方式選擇,可按類別、貨位進行盤點。盤點時用系統中的盤點功能打印相應的單據,按貨位進行盤存,以便定期檢查賬與物一致。
參考文獻:
[1]王力申.JD公司存貨治理問題及優化策略[J].財務與會計,2018,(02):30-32.
[2]張陸燕.企業存貨的內部管理[J].財經問題研究,2016,(06):74-77.
[3]鄭繼興,田通.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理論觀察,2016,(08):58-59.
[4]張琪.我國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SH企業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6):178-179.
作者:陳麗紅 單位:江蘇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