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公司倉儲管理問題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倉儲管理在企業管理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地位,有效的倉儲管理,在降低企業的庫存成本、提高倉儲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某公司屬于國有倉儲企業,原有的倉儲管理模式與整個企業的發展已不相適應。其倉儲管理在倉儲布局、作業流程、激勵考核制度、社會化經營方面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解決,對倉儲進行優化,提高倉儲管理效率,促進該公司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倉儲管理;作業流程;社會化經營;倉儲優化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倉儲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視,有效的倉儲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益。倉庫是倉儲管理的重要依托,其不再是一個沒有價值的成本中心,而是形成附加價值過程中的一部分。合理有效的倉儲管理可以確保物品的價值及后續的使用價值在存儲過程中盡可能保持不變,通過對物資進行有效的倉儲管理可確保物資的質量和數量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優化倉儲管理是對現代企業內部管理進行優化升級的一個重要舉措。
1.2研究意義
倉儲作為物流系統中一個重要部分,在整個物流系統中起到協調和平衡作用。因此,提高倉儲管理水平對企業整體具有很重要的價值意義。優化倉儲管理不僅具有提高企業倉儲運作效率,提高倉儲運營能力的意義,還可以降低企業倉儲成本。本文以某公司倉庫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倉庫的倉儲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倉庫的倉儲效率,提升倉儲能力,最終解決該公司在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2文獻綜述
2.1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學者和企業都致力于優化企業倉儲管理,目的是通過實行切實有效的倉儲管理,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利潤、降低倉儲成本以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倉儲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倉庫布局的研究方面。齊慶苗(2017)根據布局合理化原則,通過調整貨架容積率及擺放、揀選路線,重新對倉庫內的生產線進行規劃布局,優化揀選路徑,最終提高商品的出庫率和及時率。(2)關于倉儲作業流程優化的研究方面。陳宏斌等人(2017)總結出BIM技術為包括糧油倉儲物流系統在內的建筑行業提供了高效的設計平臺。通過探索發現,在糧油倉儲物流系統中應用BIM技術,可以在方案設計階段、施工圖細化設計階段以及在作業流程階段都可以提高溝通、設計效率,提高設計質量,為施工階段的順利進行提供基礎。(3)關于倉儲成本優化的研究方面。仲浩(2011)提出如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庫房的利用率,將會大大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倉儲成本。一旦存貨周轉速度加快,那么企業有限的資金也可以得到更快的周轉和循環,并且資本的增值速度也相應加快,倉庫的庫容量可以得到有效利用,總體來說,倉儲成本就會下降。
2.2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在倉儲管理研究方面的文獻報道比較多,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方面,都研究的比較成熟。Edward(2012)等人模擬分類庫區,主要是根據周轉率分為兩大類庫區:一個是高周轉率庫區,就是出入庫距離比較近的庫區;另一個是低周轉率庫區,出入庫距離比較遠的庫區。綜合來看,國內外學者關于倉儲管理的研究,主要從倉儲布局優化、作業流程優化、倉儲管理制度優化、倉儲成本優化等幾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并且取得顯著成果。
3某公司倉庫倉儲管理現狀分析
3.1倉儲布局方面現狀分析
某公司倉庫在倉儲布局方面,布局規劃過于簡單,對于操作區沒有明確劃分,出、入庫區交錯分布,緩存區及存儲區沒有明確分開,在高峰期進行作業時效率不高,而且還會增加庫存成本。
3.2倉儲作業入庫流程方面
某公司倉庫擁有比較完善的倉儲配套設施,包括罩棚倉、平房倉、接貨卸貨機、檢驗儀器、測重計等,為倉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技術支持。在入庫過程中,要求每一環節必須嚴格操作,但是扦樣、檢驗環節存在操作問題,直接影響入庫工作。
3.3倉儲作業出庫流程方面
出庫環節是將貨物根據發運計劃安排出庫。在進行出庫過程中組織備載、裝車發運過程中普遍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
4某公司倉庫在倉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4.1倉儲布局不合理
倉儲區域規劃布局不夠明確,過于簡單。倉儲空間布置沒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能滿足倉庫安全管理要求以及企業發展的要求。首先,倉庫內沒有明確的劃分入庫區、出庫區及緩存區域,并且存儲區和緩存區混亂,導致部分貨物長時間存儲于倉庫,且會出現新的貨物與舊的貨物進行交叉儲存的情況,降低倉儲工作效率,造成倉儲成本增加結果。其次,除了在每年的作業高峰期必要的存儲區、緩存區以及出入庫區長期使用,在糧庫內部還有一些庫房存在長期閑置,造成資源的浪費。所以必須對倉庫內的功能區和作業區統一規劃進行劃分。
4.2倉儲作業流程不規范
4.2.1入庫環節操作不規范
入庫環節方面,主要是對貨物的入庫作業。在入庫環節中,扦樣是開始也是重要的環節,扦樣工作直接影響檢驗結果。如果在此環節出現問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將直接影響企業效益。然而該倉庫目前依舊采用一位扦樣員完成扦樣工作,容易出現倦怠,無法做到精確扦樣,因此,在環節中可能會存在較高的誤差,直接影響貨物品質的測量。檢驗工作是衡量入庫貨物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然而該倉庫通常采用單人操作,進行檢驗,最突出一點是在作業高峰時期,大量貨物等待入庫,時間非常緊迫,促使檢驗員不得不利用經驗估算方法,這種檢驗方法會產生評定貨物質量的誤差,導致影響企業經濟利益。
4.2.2出庫環節操作不規范
出庫工作主要是將庫內貨物根據發運計劃,完成出庫工作。在出庫環節中,在組織備載環節中,大多數情況很難按照規定備載。單方面提供出庫貨物質檢報告,容易形成漏洞缺陷,制度松散。貨物出庫后,要求及時登記賬本,做好詳細記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信息反饋不及時,不能對數據進行很好的整理,達不到反饋,造成數據不實的現象。
4.3激勵考核制度不健全
倉儲部一共有18名員工,其中倉儲主管1人,倉儲管理人員6人,質檢人員3人,裝卸搬運員工8人。員工年齡普遍偏高,年齡大的員工對于新事物新系統的接受能力比較差,缺乏接受專業知識的認真態度、業務能力水平低,并且學歷在大學本科及以上的員工不到30%。倉儲人員采取固定工資的考核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勵考核制度,沒有將員工的工作績效與收入建立相掛鉤。
4.4缺乏社會化經營業務,倉庫利用率低
某公司倉庫作為國家儲備庫,主要經營政策性業務,為國家宏觀調控服務,為國民經濟服務,其經費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給的管理費用。該公司倉庫無社會化經營業務,庫房閑置情況較為嚴重,除了每年作業的高峰期,其余的時間存在庫房閑置情況。除了基本的存儲區、作業區及出入庫區利用中,有13%的庫房長期閑置,長此以往造成資源浪費。
5某公司倉庫倉儲管理解決對策
5.1倉儲布局優化
倉庫的布局要與倉儲作業過程相配合,做到保證倉儲作業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倉庫空間,保證最短的搬運距離和最少的裝卸環節。按照倉儲功能需求及使用頻次劃分作業區大小,明確劃分區域:入庫區、出庫區、入庫緩存區、出庫緩存區、作業設備區、辦公區、登記錄入區。入庫區:負責貨物到達倉庫后的查驗、簽收、入庫等工作。出庫區:主要負責倉庫內的貨物質檢、出庫等工作。出/入庫緩存區:這部分區域的主要功能是暫時存放已經辦好或即將辦好入庫手續的貨物暫未入庫或者出庫需要裝車的貨物,方便出入能夠及時搬運,提高作業效率。將入庫區、出庫區分開布局,可以新舊貨物交替的情況。作業設備區:倉庫內沒有使用的設備要統一存放在作業設備區。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倉儲作業效率,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倉儲成本浪費。
5.2加強自動化作業流程
從管理學角度來說,一項工作只要有人的參與就避免不了產生失誤,要想避免失誤就必須要盡可能推廣自動化運作。對于作業流程優化,主要體現在對出入庫流程的優化,在整個作業流程中,應全面普及倉儲作業自動化工作,減少人工出現的差錯,實時監測運行設備的狀態。因此在整個作業流程中,要想規避在扦樣環節中操作員操作不準確,抽檢環節信息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就要引進自動化作業設備,盡量減少人為操作的影響。
5.3健全激勵考核制度
為了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建立健全激勵考核制度,使員工收入與工作情況直接掛鉤,實現收入能增能減。
5.4增加社會化經營業務,提高盈利能力
某公司倉庫要發展壯大,光靠國家下撥的政策性補貼是不夠的。企業需要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在確保政策性任務很好完成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設施設備、閑置的庫房等優勢,要廣開門路,面向市場,大力開展社會化經營,為企業創收提供新的渠道和途徑。如可充分利用先進的倉儲條件,將閑置的庫房等資源向外界開放,從而提高企業收入。
6結論
倉儲管理是物流系統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有效的倉儲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倉儲成本,提高倉儲管理效率。本文圍繞某公司倉庫的倉儲現狀,分析了該倉庫在倉儲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倉庫規劃布局、作業流程、激勵制度、社會化經營等方面,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優化策略:明確劃分出、入庫區,出/入庫緩存區,作業設備區,提高倉儲作業效率,降低不必要成本;強調自動化作業流程的重要性;健全激勵考核制度;增加社會化經營業務,將閑置資源對外開放,提高企業效益等。
作者:王振威 單位:中國黃金集團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