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管理專業困境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伴隨經濟的日益發展,與經濟相關的專業也應運而生且不斷增多。財務管理與會計學就是眾多相關專業中的兩個。然而對于這兩個專業的相似性,學術界也有過許多不同意見。面對眾多的相似性,專業的發展勢必受阻、面臨困境。無論高考填報志愿還是考研都處于一種尷尬境地。
關鍵詞:
財務管理;發展困境;專業特色;互聯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與經濟、金融相關的專業日益呈現火爆的局面。然而,一系列服務于經濟、金融專業出現的背后,也不乏各個專業交集過于緊密的現象。就財務管理專業而言,1998年教育部正式設立財務管理本科專業,在2012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財務管理屬于管理學門類下的工商管理學科。同屬于管理學門類,財務管理專業卻有著會計學的深深烙印。
一、困境的原因所在
(一)會計學、財務管理傻傻分不清楚
高考結束,很多人關心的是志愿的填報,然而面對紛繁眾多的專業將如何抉擇則是一大難題。選擇會計還是財務管理更是令人頭疼的一件事。對財務管理的疑惑與不了解,總會拋出一連串的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是研究什么的?它與會計學有什么區別?畢業以后可以從事什么工作?然而在學術界這個問題也是爭論不一、尚未達成共識。凌婕、徐文佳曾撰文指出: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金融學太過相似,沒有必要單獨開設,應并入兩者之中。陳四清則對此表示不同意:雖有相似,但也各有千秋。學術界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存亡與否尚有爭議,孰是孰非暫不清楚。有人說財務管理與會計學區別不大,那么就有人質疑:既然區別不大何必開設兩個專業,豈不是多此一舉?也有人說這兩個專業肯定有區別的,但具體有什么區別也是不清不楚的。只了解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會計學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的結果進行記錄、計量和報告;財務管理更多是針對資金的融資及使用的管理以及對未來的經濟活動做出預測。必須承認二者側重點是有所不同,可是僅憑著細微的差別就分成兩個專業恐怕也是難以服眾。最后,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對于兩者之間共性的思考。兩個專業之間不明晰的界限,依然存在,學術界的爭論也依舊沒有停止。
(二)本科教育兩者專業定位、核心課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會計學專業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要求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悉國內外與會計相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際會計慣例;能夠熟練運用專業知識處理現實中的會計工作。財務管理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核算、資金籌集、財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綜上不難看出,不論會計學或財務管理專業都需要掌握管理、經濟、會計、法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對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明確當前國際、國內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能夠分析當前市場經濟運行變化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后果,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獨立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繁雜的財務問題。再者,專業核心課程:《財務會計學》、《財務管理學》、《高級會計學》、《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等,兩個專業都有涉獵,交叉學科較多。在一些普通高等學校這兩個專業壓根就沒有區別,人才培養模式幾乎相差無幾,這種現象不是個別存在的。對比以上,無論是在課程設置,還是在內容安排上,兩個專業都有太多的重合;無論是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還是在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來看,這兩個專業都有過多的交集,兩個專業的本質特征尚未明確。
(三)本科招生火爆,考研面臨困境
縱觀近幾年研究生報錄的狀況,會計學研究生與財務管理研究生招生的數量有著天壤之別。除去全國財經類院校招收會計學碩士外,還有許多的綜合性大學、科研院所也對會計學研究生有所青睞。相比之下,招收財務管理研究生的院校卻寥寥無幾,只有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少數院校目前招收財務管理研究生。而且,部分財務管理碩士點還是剛開設不久,正在一步步探索中前進,缺乏相匹配的經驗及人才培養模式。相比,本科階段眾多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想繼續深造卻面臨巨大難題。眾多財務管理本科生考研選擇受限,實屬尷尬。無奈部分人只好跨專業考研,追尋繼續深造的機會。全國會計學碩士點與財務管理碩士點數量相差豈止幾倍!財務管理專業碩士點數量稀少的背后,反映的是一個專業的專業特色與理論研究的匱乏,完整的理論體系存在缺陷、尚不完整。因此,才會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方面存在缺位與斷檔的現象。
二、幾點拙見
(一)發掘專業特色,財務會計相分離
1.創造核心價值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新的競爭力量的不斷加入,使得依靠會計學得以發展的財務管理專業面臨巨大沖擊。新的時代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充分發揮組織資金運動、協調財務關系的作用,突出在籌資、投資、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優勢。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那么創造新的核心價值也就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圍繞“創造核心價值”的主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入貫徹“價值最大化”的思維理念,重視價值的作用,在理論與實踐中發掘特色、突出重點。
2.保持專業特色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重新審視財務管理的理論體系,始終堅持“創造核心價值,發展專業特色”這一思想,加強財務管理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不斷促進財務管理專業內部催生出新的分支,使得財務管理形成一套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中級到高級的理論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徹底剝離會計學的外衣,保持專業特色,發揮專業優勢,服務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理論聯系實際,發展網絡財務
2015年7月4日經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此項舉措增強各行各業的創新力量,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增加新的驅動力。財務管理也要抓住新的機遇,乘勝追擊,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實現飛速發展。積極發展區別于傳統財務軟件的網絡財務軟件,大力發展網絡財務,提高效率,實現資源互通共享。積極開創遠程處理、信息共享、集中處理的財務管理新模式,增強企業快速反應和果斷決策的應變能力。同時,在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下,除了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外,更加注重培養運用互聯網、利用新媒介的能力。
(三)“引進來,走出去”
新的經濟形態下,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將中國特色與國際慣例結合起來。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充分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運行規律、發展方向,不斷增強財務管理專業內生力量。將傳統融資途徑,融入新的時念,開創別樣的籌資新渠道。時刻牢記我國的經濟體制、會計制度、市場環境、有其特殊性,研究與教育要結合中國具體財務環境,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財務理論。同時,堅決摒棄全盤西化的錯誤思想。
三、結語
財務管理專業面臨的困境亟待處理,但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問題。它需要日趨完善的理論體系為保障,突出的專業特色為核心,相關部門的重視為牽引力,整個學術界同心同德,才能開創出財務管理的新方向。
作者:甘遠勇 單位:安徽建筑大學
參考文獻:
[1]凌婕,徐文佳.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專業設置與定位:財務管理和金融學專業的對比研究[C].第十三屆中國財務學年會暨財務理論與實務國際論壇論文集,2007(10).
[2]陳四清.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探討———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比較[J].會計之友,2009(02).
[3]段北玲.網絡財務:未來財務管理的方向[J].中國民用航空,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