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京雄城際鐵路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要求,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京雄城際鐵路項目建設以鐵路總公司的相關要求為依據,認真貫徹落實標準化施工管理策略。在京雄城際鐵路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積極貫徹落實標準化管理理念,以“四化”管理為依托,全面提升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分析京雄城際鐵路項目的標準化管理要求,并結合具體工程實踐,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城際鐵路工程;標準化管理;施工管理
1.1管理制度
施工企業要對建設項目的施工技術標準和施工管理規定進行量化管理,項目部以公司的相關規定和鐵總的各項要求為核心,創建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物資設備、施工安全、施工質量、施工技術和施工現場管理機制,編寫完善的施工指導意見,確保整個工程項目能夠按時完工。
1.2人員配備
施工單位要以標準化施工方案為依托,結合工程項目的施工難易程度、工程特征、施工規模和工程類型,采取精干高效的原則,嚴格管理工程項目施工相關信息[1],所有的從業人員在上崗以前要參加專業技能培訓,定期考核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
1.3現場管理
認真檢查施工單位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審查施工作業的指導意見。監理單位按照標準化要求來監督檢查整個施工過程,如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處理,確保施工現場管理實現標準化[2]。工程項目現場管理的主體為施工單位,標準化管理以現場管理標準化為核心,具體工作內容有: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整齊劃一、節約用地的原則,以《鐵路建設項目現場管理規范》為依據,科學布置整個施工現場。現場的警示標志要放置在明顯的位置上,將安全防護用品全部配備齊全,現場的用電要確保萬無一失。現場的原始數據信息要保證完整、真實,對其質量情況進行定時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保護好現場的環境,設置單獨的棄土存放區域,將現場的廢物垃圾及時清理干凈,保證道路干凈、整潔。做好機械設備管理工作,以施工組織要求為基礎,將機械設備配齊,做好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使其機械化管理水平達到最佳狀態。嚴格管理物資材料的質量,嚴格管控物資材料的質量,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能運送到施工現場。認真審核施工圖紙信息,保質保量地完成工程測量與技術交底工作。以施工需求和《工地試驗室建設標準》為依據,創建工地試驗室,保證試驗程序完整、規范,使得最終獲得的試驗數據真實、可靠。文明施工,制定文明施工管理機制,最大程度地滿足施工目標。
1.4過程控制
施工單位要認真審核施工圖紙,制定具有較強實施性的施工組織方案、施工作業計劃和現場施工計劃,合理配置各項資源。嚴格執行程序性文件,將質量責任制落實到位,確保全員質量管理工作得以真正地實現,重點管理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認真執行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制度,深刻剖析影響安全管理的各項因素,積極采取措施來預防可能會出現的各類問題,確保整個施工過程滿足工程項目的各項要求。
2工程概況
京雄鐵城際路起自既有京九線李營站,向南經北京大興區、北京新機場、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永清縣和霸州市,終到雄安新區,正線線路全長101.06km。正線數目為雙線,線間距為5m,為設計速度350km/h的城際鐵路。新建京雄城際鐵路四標段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永清縣境內,線路上跨371省道、廊涿高速公路及南水北調廊涿干渠。正線里程范圍為DK54+042.6~DK67+879.83,線路正線長13.804km。京雄城際鐵路固安東站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境內,固安東站場路基里程DK58+350~DK61+089.66,全長2739.66m。站場4臺8線,路中心最大填高7.27m,最大邊坡高度8.93m,最寬處101.32m。地基處理主加固區采用預應力管樁,次加固地區采用CFG樁的形式。
3城際鐵路工程施工中的標準化管理措施
3.1管理制度
以《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深化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為依據,同時參考發包人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完善的項目施工管理細則和管理機制,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內容穩定、職責清晰、結構完整,同時對綜合管理、計財、安全、質量和技術等問題提出明確的要求。
3.2人員配備與管理
在配備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時,以“人員配置標準化”的相關要求為核心,參考工程項目專業類別,盡量將施工人員配齊、配足,創建施工人員專業知識學習制度,定期組織施工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活動,使施工人員對施工標準化管理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施工管理組織機構的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3.2.1主要人員
架子隊的成員由單位正式職工構成,主要包括技術負責人、專職隊長、領工人員以及材料、安全、質量、技術等相關負責人員等。
3.2.2勞務合同簽訂
架子隊集中管理所有的勞務工作人員,簽訂勞務合同,確保所有的工作內容有合同制約。
3.2.3行為管理
所有的作業面和施工工序要有專門的安全員、技術員和領工員監管,保證施工質量與設計標準一致。執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機制,勞務人員全部參加崗前集中學習,持證上崗。
3.2.4項目部勞務管理
安排單獨的勞務管理人員,創建勞務人員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使勞務人員的薪酬待遇得以保證。出臺完善的勞務管理制度,在臺賬中將勞動合同編號、執業資格證書編號和身份證號等信息登記完整。
3.3現場管理
以發包人的各項要求和《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深化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為依托,創建完善的工地建設要求。以公司的管制制度和《鐵路技術資料管理規程》為依據,創建行業內資料管理制度。在組建標準化項目管理機構過程中,發包人審核通過的標準化管理規劃,并出臺了作業標準和指導意見。在組織施工作業時,以相關的標準為依據,確保現場施工管理工作實現標準化管理。以發包人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要求為核心,將相應終端硬件設備配備齊全,并放入發包人統一接口中管理。安排專人來負責維護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信息系統,將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所有資料按照發包人提出的要求逐一錄入詳細,為現場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據。在開展施工任務時,認真貫徹落實施工指南、施工標準和施工規范,使用嫻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來編寫指導意見書,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標準和施工準備工作描述清楚。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方法和現場操作方法要,以質量要求為準則,保證施工現場的各項作業變得更加規范。
3.4工地建設與管理
3.4.1規劃現場平面
將重點工程項目在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中標記清楚,同時也要在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中將工程概況、工程數量、設計現場工作點、監理現場工作點、供電線路、施工便道、棄土場、混凝土拌和站、生活區、生產作業等位置全部標記好。
3.4.2生產區管理
“六牌一圖”要懸掛在醒目的位置處。“一圖”指的是施工現場總平面圖;“六牌”指的是環境保護牌、文明施工牌、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和工程概況牌。每個區段設置為單獨的作業單元,所有的區段都要設置作業指示牌,不能存在交叉作業的情況。比如:路基整修、檢測、碾壓、平整、填土、地基處理、施工作業等區段都要設置醒目的指示牌。
3.4.3輔助生產區管理
運送到現場的所有材料要分堆堆放整齊并設置標牌。不同品種、不同粒徑的砂石料要分倉存放,在標識牌上將檢驗批次、試驗報告號、進場時間、規格、產地、數量和名稱等信息標記清楚。平放金屬線材,下方使用枕木等墊起,上方使用苫布覆蓋好,標牌中將材料的信息書寫完整,防止出現材料混淆的情況。在堆放摻合料和水泥時,要嚴格按照批次、強度等級、品種、生產廠家等信息分區堆放,不能出現混淆的情況。
3.4.4文明施工管理
使用封閉式管理的方式來管理施工現場,施工現場所有工作人員要佩戴上崗證上崗工作。硬化施工現場的所有道路,集中堆放土方等材料,使用灑水的方式處理土方作業時的揚塵。所有的臨時棄渣坡面和設施存放場地,要按照設計標準在施工結束以后復墾綠化,使土地表面恢復原狀。以施工現場的各項需求為基礎,將沉淀池、排水池、洗車場等場地設置齊全,施工污水經處理達到排放標準,方可排放。在現場施工時,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給予高度重視。同時也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控制噪聲污染和大氣污染。
3.5路基過程控制
在項目建設施工時,高效利用分級管理、目標管理和封閉管理等措施,使過程控制取得最佳效果。高度重視源頭、基礎和落實等問題,出臺具有較強實用性管理辦法,保證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和工程成本投入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3.5.1施工準備
在現場核對施工圖紙時,認真核查地質信息,對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做到了如指掌。施工單位內部認真執行技術交底工作,測量放線的所有信息資料要確保完整。在施工以前,選擇合適的路段進行填筑技術試驗,保證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參數、壓實遍數、攤鋪施工質量、施工技術和機械設備類型與設計標準保持高度統一。
3.5.2地基處理
將原地面的腐殖土、樹根等全部清理干凈,當地面坡度比較陡時,臺階挖掘采取自上而下的順序。在處理地基時嚴格按照設計的標準執行,地基的承載力、壓實度和換填料要與設計的標準一致。
3.5.3填筑基床及路堤
在更換取土場、填料土質發生改變以后,要認真復核顆粒的級配和密度。采取畫方格的形式,確保填筑施工勻稱。控制虛鋪厚度和高程時,主要方法為采用拉線或者標尺進行控制。在碾壓施工過程中,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到最佳水平,施工順序為初壓、復壓和終壓。做好路基檢測工作,監理單位要仔細核查。施工單位制定完善的沉降觀測方案,對于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而言,要以設計要求為標準,積極開展沉降分析和觀測工作。監理單位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職權,為整個工程項目的順利施工提供保障。對于基床下面的施工地段,要順著線路縱向每間隔100m,設置6個壓實層孔隙率和壓實系數的檢測點,在路基中部、左邊和右邊與路肩邊線間距為1m的位置處各設置2個。監理單位的抽樣檢測數量,為施工單位抽樣檢測數量的10%。將每隔100m填高高度大約為90cm的抽樣檢驗地基系數K30點數設置為4個,在路基中部位置設置2個,左、右與路基邊線間距為2m的位置處各設置1個點,監理單位要對所有的點進行監測。施工單位在編制沉降觀測方案過程中,對于軟土路基、過渡段等對設計有特殊要求的路段,要以設計的標準為依據,全面開展沉降分析和觀測工作。監理單位充分行使自己的職權,做好抽樣檢測工作,確保施工質量達到相關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在路堤修建成型以后,將沉降觀測斷面間距設置為100m,將沉降觀測樁分別設置在路肩左邊和右邊。沉降觀測期要保持在一個雨季或半年的時間以上。對于具體的觀測頻率來說,第一個月要每隔10d觀測一次,第二個月每隔15d觀測一次,以后每月觀測一次即可。線路高程控制網為沉降觀測的基準網。
3.5.4邊坡防護
混凝土拱形骨架的強度、防濾層、泄水孔、骨架嵌入坡面的深度等要與設計的標準一致。坡面與片石護坡緊緊貼合在一起。植物覆蓋率、成活率要達到設計的標準,同時確保伸縮縫和沉降縫的填塞與預留也與設計的要求相同。
4結語
建筑行業現場管理的重大舉措就是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通過提升行業形象,使其行動落實到了實處,使其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推動整個行業朝著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分析京雄城際鐵路項目的標準化管理要求,并結合具體工程實踐,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謝長林.高速鐵路線下工程項目管理實踐——從強力推行標準化管理角度談項目施工管理[J].建筑施工,2014(6):770-771.
[2]田勇.簡談海外鐵路工程項目安全標準化管理的應用[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20(1):115-118.
作者:王飛 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