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電力計量是廣大用戶用電滿意度的主要參考對象,其直接反映出了電力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技術力量和企業信譽度。電力作為電力企業所提供的商品,只有確保計量的標準化,才能切實提高電力企業的服務水平,所以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從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內容來看,其屬于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供用電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有明確的標準,進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促進電力企業運作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電力企業;電力計量;標準化;策略
一、電力計量標準化的必要性
電力計量標準化的實施是電力企業不斷適應市場競爭的有效手段,更是實現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方法,一方面為電力企業節約了供電成本,提高供電的質量,另一方面符合了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宗旨,讓廣大用戶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所以,電力企業要充分意識到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在不斷完善標準化管理方式方法的基礎上,實現對管理機制的有效創新,確保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雖然我國大力實施基礎建設,諸多地區的供用電情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受到經濟發展條件和電力行業技術條件的限制,電力企業依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問題,這些問題極大程度制約了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進程,不利于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工作生活對電能需求的日益增多,這給供用電系統的運行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雖然國家已經在著手完善電網系統的建設,但是一些傳統電網工程的弊端得到了逐漸顯現,不能滿足人們對電力資源的多方位需求。所以,強化電網系統中的硬件建設和技術革新,進一步實現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電力計量標準化的具體要求
1.電力計量標準化的技術要求
首先,需要通過先進的技術對傳統落后產品進行改造或更換,比如及時對國家明令禁止或淘汰使用電能表的更換,進一步提高電能表的精確性和穩定性,實現電力計量的數字化顯示或通過智能采集系統實現遠程抄表。然后,要加強對電能表的監督和檢查,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力爭把電力計量的誤差降低到最小,當出現電能表計量不準確時,計量人員要及時進行調整和校對,必要時可更換新的電能表。最后,注重更換電能表的安全性,計量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和作業規范進行作業,必要時可以對電能表采取加密或保護措施,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電能表的缺陷來獲取利益。
2.電力計量標準化的管理要求
(1)完善人才培養機制:高素質人才是確保電力事業得以不斷進步的基礎前提,想要實現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就務必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下工夫。首先,電力企業要把人才培養提高到長期的戰略計劃中,比如定期組織計量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最新的技術和計量的新標準,促進其業務能力的提高。然后,電力企業可以為計量人員提供廣泛交流和溝通的平臺,通過創新設計大賽或經驗交流會等形式來檢驗和提高計量人員的專業素質,使其通過相互的對比來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為后續的深入學習指明方向。最后,電力企業要定期對外開展宣傳工作,讓廣大的用戶能夠了解電力計量方面的知識,比如服務標準、收費標準、服務監督和業務流程等,在廣泛推行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之前獲得廣大用戶的支持和理解,便于后續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2)規范作業標準:各計量設備和計量儀器的更換需要統一進行,并且確保各個流程的標準化處理,在日常維護過程中,發現計量失真或誤差過大的情況時,要及時進行記錄和反映,爭取盡早解決該類問題,避免后續的再次發生。比如,要采用正確的接線方式,盡可能讓計量點靠近測試現場,有效降低互感器的回路和負荷損耗,減少電力計量的誤差,實現電力計量精確性的提高。另外,在電力計量綜合分析時,除了對計量點進行分析外,還需要對計量設備進行整體檢驗,綜合對比存在的誤差大小,確保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策略探討
1.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運行機制
首先,電力計量標準形成階段。從電力計量標準的形成過程來看,其主要包括了需求分析、標準制定、結果復查等環節,對電力計量標準構成影響的因素除了標準化法律法規外,還與電力企業的標準化文件、實際的標準化投入、人為因素有關。因為電力企業之外的環境難以改變,所以大多集中于企業內部的標準化建設,通過企業內部的標準化制度來確保電力計量標準的形成。然后,電力計量標準實施階段。該階段主要是對標準的監督、管理和評價,比如標準的作用范圍和部門之間的協調等,通過制定明確的標準化目標來實現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進行,以約束機制來確保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質量。最后,電力計量標準推廣階段。該階段主要涉及電力計量標準的成立、廢止和修改等內容,以有效的激勵機制來促進電力計量標準化工作的進一步落實,以有效的評價機制來真實反映電力計量標準化工作的問題和成效。
2.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較多,內容較為復雜,所以電力計量標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正確認識到該過程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要在建立健全信息標準的前提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在電力企業內部提高對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相關知識的宣傳和講解力度,深層次查詢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形成良好的氛圍。在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的投入方面,制定合理的資源投入是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一方面是需要充分考慮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因素,逐層對資金的需求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資源的浪費。在電力計量標準化的評價和改進方面,要對實施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預測和考查,通過具體的量化指標來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有效性,為后續電力計量標準的修改提供參考和借鑒。
3.電力計量標準化的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文化,其主要體現于分工合作的精細化發展和服務質量的精細化發展中。在電力計量標準化過程中,精細化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含義,其主要是綜合運用各項自治的管理方法,來對電力計量標準化目標進行細化,通過量化指標和明確崗位職責來形成以“精致、細致、深入、規范”為內涵的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模式。比如,要建立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使各項管理措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計量崗位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進行科學的量化分析,并以此為標準來制定考核制度,通過獎懲措施和意見引導等方法來推動精細化管理實施。另外,在精細化管理中融入信息技術元素,對電力服務內容和工作流程進行重新分析,構建出內部信息高度共享、外部服務功能統一規范的營銷策略,確保電力營銷業務的規范化和自動化運行,必要時可以通過對用戶的數據分析來預測未來市場的用電需求,更好為電力企業的各項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系統的建設不僅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而且與供用電成本和供用電的可靠性息息相關。隨著電能應用的領域越加廣泛,如何進一步落實電力計量標準化管理已經被納入到了電力企業管理的日程中。當前,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工作雖然得到了廣泛的實施,但是在這其中依然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這就要求電力企業管理者和計量人員能夠對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并且通過創新計量技術,優化管理辦法來提高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的質量,為電力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勇.國家電網公司實施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2):73-74.
[2]王鈺涵.關于推進電力計量標準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8):180-181.
[3]關偉.淺析新形勢下電能計量標準化管理與應用[J].科技經濟市場,2014,(6):79-80.
[4]馬鐵軍.探析實施精細化管理與電力計量標準化[J].經營管理者,2016,(12):114-115.
作者:王昱曉 單位: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湘西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