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班組教學模式強化安全職業教育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基于化工安全技術實踐性、應用型、綜合性能力培養與提升的目標。依托“煤制甲醇仿真工廠”教學載體,探索構建了以“班組”教學為途徑、以“自主”學習為主體、以“崗位”任務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全面”評價為保障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真正做到“工學結合、實境育人”,旨在加強崗位鍛煉和實踐體驗,強化安全生產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化工安全意識和安全職業素養。
關鍵詞:班組式;化工安全;職業素養;教學模式;實踐體驗
化工生產具有工藝復雜、生產條件苛刻(高溫高壓等)、生產裝置自動化、連續化、大型化以及原材料及產品特殊化學性質等的特點,這些特性決定了化工行業的危險性。近幾年來,我國先后發生了多起由危險化學品引發的火災爆炸事故,導致眾人“談化色變”,造成了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1]。但究其根本,絕大多數化工安全事故及其導致的系列問題均源自生產操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以及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2]。因此,加強化工安全生產必須依靠高素質的化工人才作為支撐?!痘ぐ踩夹g》是化工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技術應用性和綜合性[3]。主要是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為重點,以提升化工安全意識和安全職業素養為出發點,進行化工安全知識的學習。然而,通過傳統的理論知識講解、演示練習及案例分析等教學手段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對意識認知(如安全意識的樹立、企業安全文化等)和風險認知(危險源的辨識、防火、防爆、防毒技術等)、風險操作(高空、受限空間作業等)內容的學習存在一定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缺少崗位體驗和實踐鍛煉,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理解不透,對各類危險物質、危險設備及危險源缺乏深入理解,對化工企業生產環境的安全風險認知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4]。所以該門課程目前采用的教學模式亟待改革。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筆者以學院“煤制甲醇仿真工廠”為載體,探索構建了以“班組”教學為途徑、以“自主”學習為主體、以“崗位”任務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團隊協作、溝通交流、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達到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真正做到“工學結合、實境育人”。
1“煤制甲醇”仿真工廠載體
2017年,我院建造的“煤制甲醇”仿真實訓教學工廠開始投入使用。仿真教學工廠采用實體設備與仿真操作相結合、內操與外操相結合的模式,生產實際高度接近。參照實際化工生產企業安全管理標準,廠區內規范配備有室內消火栓、滅火器,按需配置氣體防護設施;現場安全標志設置齊全,設置工藝流程中存在職業危害的崗位職業危害告知卡,在醒目位置懸掛安全警示標語。高標準的規劃建設使仿真教學工廠具備了工廠情景化、操作實際化、故障模擬真實化特點,解決了“化工廠”進校園的難題,為化工安全課程提供了理實一體的教學平臺并為該課“班組式”教學提供了載體。
2“班組”教學模式設計
2.1以“班組”教學為途徑
參照化工行業車間班組式工作生產模式,為提前熟悉崗位環境、增強職業責任感,創設“班組式”體驗。通過調研、走訪化工類企業并進行崗位分析,確定了與化工安全技術課程相關的崗位主要有環保員、安全員、DCS控制操作員、生產技術員、工藝技術員及化學檢測分析專員等,學生按照上述崗位需求分成若干個班組(6-7人/組),分別設置班長、副班長職務,組員分別扮演相應角色承擔崗位職責。依托仿真教學工廠載體,如進行危險源辨識、撲救生產裝置火災等實訓。通過班組構建、安全喊話、任務驅動、成果展示、競爭激勵、情景模擬、應急演練等方式,旨在以“班組”為教學途徑,增強學生的崗位職責任務體驗感、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提高安全防護和操作技能。
2.2以“自主”學習為主體
以“自主”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其目的在于重點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營造、構建與實際生產相對接的模擬仿真工作環境,設計相應的工作任務,以理論知識學習、微課導入、案例情景學習、虛擬仿真實訓為教學模塊,采用云班課、多媒體、情景動畫、VR體驗、3D仿真等信息化技術手段,以理論講授、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翻轉課堂、交流探討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學習化工安全技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和課堂教學活躍度,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學習方式,充分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任務引領——交流討論——實踐操作——總結完善學習環節中,不斷強化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增強安全職業素養[5]。
2.3以“崗位”任務為導向
依托“煤制甲醇”仿真教學工廠載體,以“崗位”任務為導向,結合實際構建企業生產環境[6]。提出需要完成的生產任務(滿足70%以上的學生能完成),教師針對相應“崗位”設定工作任務,以“班組”為學習團隊,解說完成相應任務的要求和所需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引導學生通過云班課及網絡資源,進行“班組”討論、共同設計、制定方案。經與教師討論修改完善后,執行并完成工作任務。從而達到培養和鍛煉學生具備化工安全基礎理論知識、安全防范職業技能、嚴謹敬業的工作態度和團隊協作的工作方式。如制作危險化學品標簽;模擬受限空間作業過程,辦理相關作業票;觸電急救,應急救援演練等形式。培養熟悉化工企業危險品及危險源、安全工作措施、勞動防護用品以及應急處理方法等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化工技術專業人才。
2.4以“能力”培養為目標
通過構建與真實生產對接的模擬工作環境和設計的對應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班組式”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樹立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操作技能。豐富教學手段使學生由填鴨式的被動教學變為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安全生產的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化工安全意識和安全職業素養,為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安全生產的專業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2.5以“全面”評價為保障
為充分測評學生學習成果,以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全面”評價為保障,打破傳統終結性考核評價的局限性和不公平性,強化過程性職業技能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從“班組”各成員按時到崗情況、學習態度、完成任務情況、“班組”團結性及日常安全行為表現等多種考核方式綜合起來進行評定。科學全面地體現“班組”各成員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學習的意識行為,團結協作的學習態度,勤于動手、認真鉆研的敬業精神,善于溝通、積極進取的班組文化以及安全生產技術職能的掌握程度。
3結語
通過實踐,“班組”教學更加貼近企業的需求,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能力的培養,并且大大縮短了學生在企業實踐的適應期。同時,通過教學,學生安全意識有明顯提升,在日常教學及實踐中處理突發事故能力也有較大提高,綜合技能和素養得到了較為全面的培養。此法適用于有綜合實訓設備的院校進行參照。
參考文獻:
[1]邱罡.《化工安全與環?!氛n程教學探討[J].廣州化工,2015(21):226-227.
[2]杜奕,陳定江,林章凜,等.化工安全教育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1):231—236.
[3]齊向陽.化工安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4]肖文俠,劉震,于彭,等.“化工安全技術”實踐教學中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研究[J].教學教改,2018(412):67-69.
[5]吳秋鳳,李洪俠,沈楊.基于OBE視角的高等工程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6(5):97-98.
[6]唐文秀,李霞.一體化教學在化工安全生產技術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鹽化工,2018(6):48—49.
作者:李生芳 單位: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