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公司化班級管理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中職班級的管理對于中職畢業生的質量有很大影響。實行“公司化”管理形式最根本的好處就是可以吸引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加深對文化、專業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工作紀律觀念和崗位意識。這種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并讓學生積累到了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本文主要從管理機制、班級文化等方面論述如何在中職班級實行公司化管理。
【關鍵詞】
中職學校;班級管理;公司化
我們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然而班級管理模式仍然與普通高中類似,其先進性遠遠落后于企業管理模式。目前企業管理已經經歷了科學管理、政府管理、營銷與多元、政策和社會的變遷、第五代管理等幾個發展階段,這就造成了學校管理與企業管理的不同步,學校管理理論和管理經驗的落后。我們的學生馬上就要進入社會,面對的是如何適應公司的工作環境和生存條件,而且目前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在現有的班級管理機制中引入公司化管理的思路,通過借鑒公司化管理中的部分先進理念,創造和模擬公司情境,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引入公司經營管理機制
隨著科學技術和知識的飛躍發展,公司的管理模式已經進入信息化和知識化時代,第五代管理(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也應運而生了。第五代管理的中心是知識的管理,特征是創新管理,其核心內容是人本管理。第五代管理理論認為:農業時代以土地為中心,工業時代以金錢資本為中心,知識時代以人為中心。第五代管理注重團隊協作以及知識的再學習和創新,這和現代教育理論中學生主體論和合作學習理論不謀而合,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借鑒先進的公司管理理論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學生每天上學做作業,參加活動,為班級服務,那就是為我們班級創造財富,如何對這些財富加以管理是我們班級企業化管理中的核心問題,另外由于班級公司化管理中對獎懲情況無法像企業那樣貨幣兌現,我想到在班級管理中引入虛擬金幣的概念,采用“班級金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積分。班級金幣是我們每個同學創造的,每人每做一次作業,每參加一次勞動均可以獲得一定的班級金幣,對那些犯錯誤的就減一定的金幣,每周進行統計,并評選出班級之星。獎罰分明,引入班級良好的競爭環境和激勵機制,建議學校每學期對學生“班級金幣”擁有情況進行分類獎勵,并可以折算成一定數目的學分。為培養團隊精神,全班同學被分成四個小組,以組為單位參加考核,各組同學團結互助共同前進。例如早讀課,以前班上常因有人忘記佩帶學生證而被扣分,如果一人忘記佩帶學生證,整個小組就無法得分。這樣,為了小組的榮譽,大家都互相提醒,監督一些同學的學生證佩帶情況。
二、引入公司競爭機制
當今的社會就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一個好的公司得以生存和發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是因為公司自身有著良好的管理。在公司內部人力資源的管理中有著良好的競爭和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一個班級在學校的諸多班級中有著良好的形象,能夠“產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班級內部也必然要有一個良好、公平的競爭激勵機制。比如在班級管理中實行班級干部“競爭上崗”,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改變管理的角色認定,讓學生在公平、民主的氣氛中發展自我;在班級實行班級干部“末位淘汰制”,可以增加班干的危機感,促使他們更好的為班級和同學服務,并有利于學生提前進入競爭狀態,適應將來就業后在企業的工作和生活。有了競爭就必然要有良好、公平的競爭環境,因此監督機制此時體現得尤為重要。班主任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不記名的交流,不但使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更加民主,更主要的是可以讓同學對各個競爭環節有效的進行監督和舉報,同時可以通過網絡將具有更高管理水平的人請到班級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能更廣泛地發揮和利用人的智力資源,擺脫班級管理的地域性和時間性的限制,使更多的人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來。
三、引入以人為本的班級文化
人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資源,人能夠學習知識和使用知識。教育不但承擔知識傳播的責任,而且負有培養社會新時代所需要的勞動者的責任。而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將結構化的外在知識與學生的直覺相結合,從而感知組織文化和行為中的隱性知識,保證組織智力資產最終轉化為能為社會帶來好處的特殊產品——人才。人本管理強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主張師生關系民主平等,主張自主教育。要求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簡政放權,讓班級管理成為學生自己的事情。從組織結構的設計到職責權限的劃分,從活動的組織到干部的教育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班級管理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要求班主任要注重對班級人力資源的開發。在“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基礎上,遵循“揚長補短”的原則做到“人盡其才,各有所用”。班級要象一個公司,班長是總經理,班干部相當于部門主任,其他同學就像員工,對各個同學進行明確分工,在不同的時間給每個學生不同的舞臺展示自己,鍛煉自己,完善自己。班級并不是真正的公司,公司管理的對象是公司員工,其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工人生產優質產品,從而獲得高效益的財富。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而學生自身就是班級的“產品”。該“產品”是通過教師的勞動作用,并通過“產品”本身的心靈內的優化創造出特殊的合格產品——新時代的勞動者。因此主張班級管理公司化并不能絕對的照搬公司的管理,而是借鑒公司的管理模式。這就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公司管理的知識,又要熟悉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這就要求我們的班主任有強烈的進取心和責任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廣泛的興趣愛好,有鮮明的時代感和勇于創新的改革精神。班級管理公司化是對班級管理的探索和創新,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去豐富和總結。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去豐富和總結,在管理中創新,在實踐中探索,使班集體真正成為“生產”現代高素質人才的“平臺”。
作者:周永達 單位: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焦小龍.中職學校公司化班級管理模式的制度構成[J].成功,2012(3).
[2]曹琪.職業學校班級“公司化”管理模式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10(2).
[3]壽曉峰.對職業學校“班級企業化管理”模式的初探[J].諸暨教育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