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班級管理論文(4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抓好入學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新學期的開始,是最為關鍵的時刻,如果開頭的工作做好了,以后的工作就會得心應手。經過一個假期,學生很難一下子從假期的狀態中轉變過來,很多學生狀態懶散,注意力不集中,進入不了學習的狀態……所以,幫助并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便是開學初的工作重點,這些習慣包括學習、紀律、衛生、生活等方面。作為班主任,首先要規范班級學生的行為習慣,要耐心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循序漸進,養成你所期盼的習慣。剛開學一段時間,班主任一定要跟上,時刻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對各方面的習慣進行強化訓練,要常檢查、常落實,充分利用晨會、班會及時總結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尤為重要的是,要認真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多動腦筋,課后多總結,多讀課外書等,這是形成良好學習風氣的基礎。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成為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人的態度,能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而久遠的影響。因此,在為人和工作上,班主任教師都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有句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也是集體的一員,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平日里,我總是以平等的參與姿態在行動上成為學生的榜樣和示范:每當看到教室的桌子歪了,我就馬上去擺一擺,看到誰的書桌亂了,我就去理一理;看到地面臟了,我就拿起掃把掃一掃;看到教室里有張紙,我就連忙彎腰把它撿起來,這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們也能學著我的樣子隨時擺桌子、理課本、擦講臺、撿紙屑,那種關心集體的思想在班級內慢慢形成。我還經常借助網絡上、電視上的一些話題引領學生們討論,比如:亂扔垃圾現象給環境帶來的問題、給國人素質帶來的影響……進而去影響學生思考,我們應該怎么做?
三、因勢利導,建設嚴格管理的班級氛圍
“嚴師出高徒”,不嚴無以正風,不嚴無以養德,不嚴無以束紀,作為班主任,必須將影響班級的不良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中,以免發生老師松一下,學生松十下的現象。當然,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嚴中有寬。若對“屢教不改”的困難生只嚴不寬,一有風吹草動便給予懲處,反而易激發對抗情緒。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進入青春期,所以要以“導”為主,以“導”為前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學生難免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點,要及時捕捉困難生身上的閃光點予以肯定,再進行因勢利導,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從而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通過引導,讓學生學會明辨是非,比如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遵守走廊內紀律的問題……要讓學生明白學校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要求,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如果學生有改正,哪怕是一點的進步,都要馬上給予肯定。適時的夸獎,帶來的好處是:學生做任何事開始有興趣了,開始愿意把它做好,我也從此慢慢走進學生的心靈,很多學生也愿意和老師交流溝通。
四、培養榮譽感,增強凝聚力
班主任擔負著很大責任,而且在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方面非常重要。因此在班級管理上,我注意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的責任感,這樣他們才會不斷進取,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一股合力,從而使班集體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總是跟學生講:“你代表的不僅僅是你自己,你的成績也是家長、學校的榮耀,而你做的錯事、不文明的舉止同樣也會讓你的家長、學校、班級蒙羞。”在教授孩子文化知識的同時,我注重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有“德”的人,因此在平日的教育中應該注重德育的滲透,經常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等德育教育,要讓學生知道在他成才之前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五、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班主任工作是繁重的,是瑣碎的,力不從心、精力有限是我們經常有的感覺,這種情況下,我發現把一些工作交給了孩子們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班里的衛生最初是我親自去檢查的,但是后來由于瑣事繁多常常無暇顧及,后來我就在班里挑選出為人正直、做事認真的孩子。首先我給他們講述了檢查的標準,并要求他們每天對各組值日情況進行打分,納入各組日常量化。這個方法實施之后,檢查組長非常認真地檢查,而各值日組也重視起來,打掃仔細多了,因為這關系到明星小組的評選。就這樣,我們班的衛生狀況得到質的飛躍,幾乎周周在學校的評選中得第一。有了這個經驗,我把班級的紀律,書面作業,背誦作業,檢查校服,澆花、取飯、送餐盤,晚放學的關窗關門關電、開關多媒體,準備早自習……都安排了相應的負責人。總之,我努力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來幫助我進行班級管理,讓班級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班里大部分同學都有自己負責的任務,而每個人的完成情況都會在每周的反思課上進行獎罰、總結和反思。
六、班級小組評比制度
成長的“蘋果樹”,是我們班級的一個特色,全班54人,共分成八組,每組投票選出兩個組長,小組的評比主要從紀律、衛生、學習、活動、對學校班級做出的貢獻、獲得榮譽等幾個方面進行,其中作業的完成情況、讀書情況、課上的表現、平時的測試是學習方面考查的重要指標。當然,有加分,就會有相應的減分。每周小組總結時,積分最多的小組,選為明星小組,小組的“蘋果樹”上就會結出一個“蘋果”。小組成員積分最高者獲得班級之星,在墻報上公示一周。各個小組的表現在每周的反思課上由組長做匯總發言,小組成員反思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學習他人的優點,指出別人的不足,取長補短。小組的建立,“蘋果樹”的成長,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凝聚了人心,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激發學生關注身邊的人,更愿意主動幫助自己的組員,以相互幫扶,共同進步,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七、與家長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二課堂,老師的助手。如果沒有家庭與學校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可能陷入困境。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密切配合,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基礎。為了教育孩子,老師與家長需要進行密切的聯系。許多學生家長平時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管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心理需求。一旦孩子做錯事,成績沒考好,或厲聲責罵,或棍棒相加,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們就會上課開小差,不完成家庭作業,與同學鬧矛盾甚至不回家、逃學、鬧事。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應積極引導家長,讓他們有效地參與到子女的成長過程中。除了電話聯系外,平時我也會去學生的家里走走,不定期地和家長交流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情緒變化,讓家長知道需要從那些方面來關注孩子,教育孩子。其次,還要了解一下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行為等。交流溝通多了,就能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這樣在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上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家長會是班級與家長溝通的重要途徑,盡量與家長取得共識,請優秀家長介紹成功教育孩子的經驗,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教育管理中來,以便老師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班主任工作也會更加順利輕松,學生也會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八、總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幾分耕耘,幾分收獲,滿園花兒茁壯成長,就是園丁最大的快樂。讓我們在實踐中因材施教,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工作更上新臺階。
作者:王飛 單位:遼寧省遼陽市燈塔市煙臺街道中心校分校
第二篇:小學班級管理人文主義教育觀念滲透
1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概述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是為了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文主義教育觀念主要是指在教育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理念和個性特點,給予學生肉體及思想上的真正自由,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避免將教師的意愿強加在學生的身上。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中,教師應在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特點進行學習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個人見解及言論。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順利的開展下去,深入分析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的有效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觀念非常重要。
2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實現途徑
2.1做人要先樹德:
在很早以前,教育學家陶行知就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成人先成才,樹人先樹德。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實施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教育。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學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及養成良好的責任意識。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過程中,教師必須首先引導學生明確做人要先樹德這一正確的理念,使之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體會這一道理。
2.2應學會因材施教: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教育中,因材施教是班級管理人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其興趣愛好、能力表現都有所不同,學習態度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學會因材施教,并逐漸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教師學會因材施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積極性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2.3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于促進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班級文化對于學生的信念、價值觀及言行的變化,都具有重要的印象。健康積極的班級文化,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積極的能量,并促使班級管理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教育中,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分很關鍵。
2.4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自主學習的習慣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并使其更好的參與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教育中,最佳的方式是學生實現自主管理。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使學生能夠時刻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的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是關系到國家未來命運的大事,也是一個國家獲得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社會文明逐漸提高的前提下,結合小學教育的實際狀況,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進行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對于強化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非常重要。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對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重視小學班級管理中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念的滲透非常重要。
作者:陳曉韓 韋崇榮 單位:廣西河池宜州市三岔鎮古卜小學 廣西河池宜州市屏南鄉中心小學
第三篇:農村小學校班級管理初探
一、科學制定班級規章制度、目標
班級規章制度是一個約束,是一個班級保持穩定發展的基石;計劃是每一件事有條不紊進行的指導,目標是計劃的最終體現,是計劃有的放矢。一個班級有規章制度、有計劃、有目標,才會讓每個學生都知道不該做什么,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制度、計劃、目標三者互相聯系,是一個有機整體。班級制度是一個帶有一定強制性質的手段,能保證計劃順利實施,目標得以實現;計劃是一個班級發展過程中的指示燈,使學生了解班級應按怎樣一個方式進行發展,每個班級成員各自都應以什么樣的行為促使班級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走向完美,成為兄弟班級中的佼佼者;目標是曙光,是理想的體現,能使學生為這一目標而自覺地遵守班級規章制度,執行班級計劃。只有使班級規章制度、計劃、目標三者有機聯系起來,才能使班級成為一個優秀班級,成為充滿理想與快樂的班級。
二、充分了解、關心學生
教師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幫助他們茁壯成長,這是基礎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如何使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更多的向往投入學習中;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新的班集體中,把班級當做自己的家,把自己當做班級主人翁,將班級榮譽與自身相聯系。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充分了解學生能使班主任對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便于在以后管理、教學中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到對癥下藥,成功塑造好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給予更好的幫助,讓他們能安心、定心地學習,成為優秀的學生。每個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偏離正確人生軌道的可能,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應抱著治病救人、懲前毖后的目的,對待初次犯錯的學生,以學校規章制度及班紀班規為準繩,對之施以相應的懲罰,并做好善后工作,讓學生認識到犯錯會付出相應的代價,認識到學生應該怎樣做,怎樣做才是一個學生應該做的,防止以后出現類似錯誤;對于屢教不改、屢教屢犯的學生,不能放棄,反之應以更大的愛心、耐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中關心他、在學習中幫助他。
三、組建高效、活力的班干部
一個好的班干部就是班主任的一個得力助手。“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對班集體的建設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在組建班委會時,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運用民主方式,讓學生參加競選,這樣選出的班委干部有一定的威信,同學信任,有號召力,班干部做起事來也積極。我還經常對班干部進行教育和培養,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法。現在農村小學生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學生便是班級管理的主人,每位學生都有無窮的潛能。我有意識地“甩手”,讓班委干部自己管理班級。在工作中讓他們為班級管理獻計獻策,而且大膽放手讓他們開展工作,如主題班會、辦黑板報工作基本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是從旁指導,每項工作完成后,都及時找他們總結,給予肯定和鼓勵,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情緒,同時提出存在問題及改善措施,使干部能力得到提高。當然,在發揮調動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必須使“主導”與“主體”有機結合。班主任不能袖手旁觀,而要努力做好他們的參謀、后盾,當好他們的“導演”。
四、恰當運用“賞識”教育
表揚是班級管理的常用策略。對學生要善于表揚,只要表現良好,不論多么細小的瑣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揚。表揚可以帶來價值感和榮譽感,可以使人更發奮工作。記得有一回,我無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學在下課休息的時候主動將校園里的一片紙屑撿起。第二天上課前,我熱情地表揚這位學生。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贊揚,但它帶來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因此,在我班學生的影響下,學生自覺保護環境衛生,以后校園一直是那么整潔。問題較多、難管的學生往往性格孤僻,但這些人重義氣,于是我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時刻關注他的行為,直到把我認做朋友,他就會傾聽我的教誨。如我班上一個學生經常和學生打架,造成很壞的影響。我沒有對他訓斥,而是幫助他總結教訓,提高認識,并指出努力方向。最后,我真誠地對他說:“你因打架影響了班級榮譽,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難過,不過,我從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憋足了勁兒,要為班級爭回榮譽。”果然,在一學校體育達標運動會中,該生獲得了50米短跑和擲壘球冠軍。
五、總結
在今后教育生涯中,我將用我的青春繼續耕耘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努力做一個有特色的農村小學優秀班主任。
作者:喻祖進 單位:重慶市黔江區五里鄉中心小學校
第四篇:小學班級管理真情管理應用
一、加大情感交流,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在教學管理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有些教師雖然受到了學生的尊敬和喜愛,但是卻缺乏影響力和感召力,究其原因是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沒有融入自己的情感。沒有愛,沒有真情,教育管理就不是一個正確的、健康的管理,教師也難以真正獲得學生的信任,掌握管理的主動權。教師要想獲得學生的信任,就必須關心和愛護每一個孩子,對所有的學生,無論是貧富還是優差,都要一視同仁,從而獲得學生的信服和支持。真情是班級管理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對于提高管理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必須對真情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并在管理中身體力行地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好表率。例如,不管刮風下雨,從不遲到,指導孩子們打掃衛生,不留衛生死角等。通過這些細節,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思想,使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精誠團結、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創設溫馨學習環境
小學生正處于少年時期,他們還沒有具備獨立的能力,對長輩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例如,一些班級的學生會在課間活動的時候將老師叫作“媽媽”,這也是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負責任的體現。在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夠從媽媽的角度出發,給予學生母愛般的溫情,那么就很容易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的學習以及行為,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愉快和滿足,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班級管理效果的提高。在班主任的“真情管理”中,“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用真誠的愛去溫暖、關心和愛護學生,就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配合教育和管理。愛是教育的根本,是呵護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溫床。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用愛去關心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像母愛一樣的溫暖,從而使其學會為他人著想、愛他人、關心他人。這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融洽、和諧的關系,從而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
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在班級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會對優秀學生給予較多的關愛,而忽視了那些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從而給學生的心理帶來了不良影響。真情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所給予的關愛是人生進步和成長的最大動力。實踐證明,只要教師用愛心去播種理想、啟迪智慧、塑造心靈,后進生是可以進步的,是能夠得到發展的。在班級真情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真摯的愛心,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關心每一個學生,用愛心去播種理想、啟迪智慧、塑造心靈。
四、應用多種方式,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豐富的情感體驗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礎。一方面,班主任要抓住時機,適時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熱愛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通過觀察獲得知識,通過熱愛來獲得快樂,發現生活中的感人之處,積累情感,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單單是學校的事情,更是一個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離不開家庭與學校的密切合作。班主任要積極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雙方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現狀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合適的“真情管理”。例如,每學期,無論是學校舉行的體育活動還是文藝演出,積極為學生和家長搭建平臺,讓孩子們施展他們的特長,讓家長獻計獻策提供后勤服務,幫助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五、總結
總的來說,小學班級管理中的“真情管理”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真情管理”的實施要求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態,在教育工作中融入情感,對學生給予像媽媽一樣的愛,以真誠的心來獲得學生的信任,使他們感受到公平、公正、信任以及感受到在班級學習的愉快和大家庭的溫暖,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車春堂 單位:山東省商河縣殷巷鎮土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