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科學性幼兒園班級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創設寬松和諧環境提供班級管理的平臺
老師們讓幼兒園班級環境都煥然一新,小班的主題版上布置了“全家福”“快樂瞬間”。娃娃家放置了寶貝喜歡的玩具圖書。益智區:七巧板、趣味拼圖、翻繩娃娃。美工區:撕紙:小面條、手工粘貼:水果娃娃等。建構區:插塑:雪花片:積木:壘高高等。圖書區:寶寶愛上幼兒園、寶寶講故事等。家園聯系欄的內容也很豐富:新學期寄語、家有寶貝新入園、一周活動計劃表、育兒小知識等。開學初開展三天的親子活動,給孩子一個適應新環境的機會,家長孩子和老師通過游戲和集體活動,很快從對家人的依戀轉移到和老師同伴身上。開學初的一段時間,孩子剛入園,其身心都感到不舒適,有的整天哭哭啼啼,有的則不吃飯不睡覺,還有的孩子喊著“我要媽媽”??梢?,孩子們對家庭的依賴現象十分嚴重,緩解孩子剛入園的“分離焦慮”就成了老師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從多方面入手,從環境和心理等方面來改變幼兒情緒。教室環境的精心布置,擺上小茶幾,設置娃娃家,貼上小朋友喜歡的卡通貼紙。我們知道很多孩子喜歡奧特曼和汽車,就讓孩子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在活動中,教師媽媽的角色參與到孩子們的游戲中“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游戲可以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在“玩”的氛圍中暫時忘記離開家,離開媽媽的悲傷情緒。創設寬松、愉悅溫馨的家庭環境氛圍,對于幼兒來說應該是最好的禮物。
二、教師改變管理行為是班級管理有效方法
教師在理解課程的理念的基礎上,首先擬定家長會內容,有效解決共性問題。老師提出新生入園的共性問題和家長討論:集體生活中的常規養成:討論怎樣正確對待寶寶之間的沖突。先問家長,孩子之間如果出現沖突,你會怎么辦?做好幼兒分離焦慮的過度。談談自理能力的培養:從獨立用餐、上廁所、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堅持送幼兒來園這幾方面。全體新生和家長參加了小班親子體驗日活動。讓寶貝們在活動中了解幼兒園的環境,培養喜歡幼兒園的情感。內容安排:熟悉環境(接待、游戲區域、教室),參觀走廊,臥室。理談幼兒園班級管淺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樓蘇省常州市鐘江區陽光幼兒園黎明須生活活動:入廁、盥洗室、洗手。戶外游戲活動《開火車》《小袋鼠》《鉆山洞》等。刷卡入園,孩子帶好名字牌。老師在孩子們使用的杯子、毛巾架上做好標記,貼上寶貝們的小照片,便于孩子們辨認。從剛開學的家長不放心孩子是否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很快感覺到孩子的變化,從哭鬧不止到跟爸爸媽媽愉快地說再見。老師像媽媽一樣,用愛心和耐心來關心愛護每個孩子,寶貝們順利度過開學的適應期,都逐漸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了。
三、教師角色的確立是班級管理的關鍵
首先,我們要樹立教育觀念,鼓勵讓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長教育資源,讓幼兒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有效的規則秩序有益于班級活動的管理和師生互動。寶貝來園了,老師們喊一喊寶寶的小名,可以讓幼兒有親切感,減少緊張感。小朋友們帶自己喜歡的玩具、喜歡的圖書來園。這樣既能安撫他的情緒,也可以培養孩子玩具圖書與人分享的好品德。幼兒園班級的網站、家園留言板成了我們與家長溝通的平臺。小班剛入園的家長們的關注點就是自己的寶貝是否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開學一周,老師每天更新班級網站照片:晨間來游戲、大家吃早點、大家認標記、大家學做操、我們聽故事、大家來午睡、準備上課啦、歡迎哥哥姐姐、我們學本領、大家來跳舞、我們來喝水、參觀新教室、戶外來游戲、我們走樓梯、我們學排隊、我們學做操等。教室走廊種植去的植物是小朋友從家中帶來的。幼兒特別樂于擺弄和觀察植物,這些花花草草都能引起幼兒觀察探索的興趣。我們可以把水仙花、水生蘿卜、白菜根、水養的植物區域里他們一有時間圍著幾盆植物指指點點,議論個不停。漸漸地孩子們會明白: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空氣和陽光,而蘿卜放在活動室的陰面,見不到陽光,又遠離暖氣,太冷了它才不開花。這樣的氛圍是和諧而融洽的,是使每位幼兒感到自由的,當然也是屬于孩子們自己的。
四、關注幼兒的個性發展是班級管理的重點
小班幼兒社會交往方面個性差異很明顯,都知道上過親子班的幼兒大都性格大方開朗,愿意主動向同伴父母表達心情和想法。幼兒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們會過分包辦溺愛,因此在自理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行為習慣以及群體意識能力等方面都有欠缺。對孩子因固執、任性引起的“不聽話”,家長、老師應引起重視,及時加以糾正。任性是屬于一種不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它是由家長對孩子無理要求無原則的遷就,過分的放縱所造成的。如果老師發現冷處理沒有效果時,就采用“注意力轉移”,即用孩子平時最感興趣的事和物品吸引她,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以避免任性行為的發生和發展。但當孩子又犯任性毛病時,老師就用相應的辦法,讓大家來來說一說:“誰是聽話的寶寶,小紅花找誰做朋友啦。”教師要與家長先達成共識,家園合作才能有好的效果。家長和老師當時采取不予理睬的方法,事后家長和老師再與他講清道理,幫其明辨是非。關注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要用心去“讀”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尊重了孩子,同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就會與你交朋友。當孩子的行為達到了你的要求,取得了點滴進步時,表揚和獎勵有利于孩子良好行為的鞏固,在班級管理方面和幼兒良好行為方面會推陳出新,開拓視野。
作者:黎明須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陽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