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班級管理激勵制度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激勵機制已經成為小學班級管理的主要趨勢,其對于增強學生自律性,促進學生實現自我教育,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希望得到更多的認同和表揚,班主任多元調度激勵制度,為班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激勵制度
班級管理對于保證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激勵如同催化劑,對整個班集體狀態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班級管理者多元調度激勵制度,不僅能達到班級管理目標,更能激發、鼓勵學生,使學生積極自律、團結協作、勇于承擔。班主任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特征,采用多種方式實施激勵制度,有效發揮個人和團體的作用,提升班級管理質量。
一、情境激勵觸動學生自律思想
良好的教學情境需要師生共同營造,班級環境的美觀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整潔的班級環境有助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提升學習效率。班級情境氛圍的營造應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構建更適宜學生學習、成長的空間。創設班級情境應給予學生積極的輿論導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加強學生的自律意識。班主任通過情境引導,幫助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精神動力。構建班級活動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以鼓勵和督促。以學生為本,增加情景設置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班主任運用情境激勵,激發學生自我提升,從而促進班級成長。例如開學之初,班主任就發動學生對班級教室及走廊文化進行布置。班主任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搭建活動區域,定期更換黑板報并舉行評比活動,板報設置多個項目,設置“學習園地”輔助學生學習;設置“違紀警告區”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有這樣一個男生,平時書寫字跡潦草,班主任為幫助該學生改正不良習慣,將板報書寫工作交給了他。從那刻起,小男生開始注意書寫的美觀,久而久之,小男生的書寫變得工整、美觀。班主任利用班級小角落進行布置,在其中一處布置綠植,這樣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自然之趣,熏陶學生的心靈。在另一處設置“借閱處”,通過家校聯系,用學生家中的閑置書籍定期更新書目,并選擇多名學生作為管理員幫助記錄。班主任采取班級管理環境激勵方法,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空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生活。班主任設置多個區域,打造趣味性和實用性兼備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讓學生在教室環境的熏陶下不斷修正自身,產生進步的強烈念頭。
二、競爭激勵調動學生榮譽意識
班集體不僅是一個團結的集體,更是個體競爭的總和。競爭產生的榮譽意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競爭激勵方式。班級體內,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合理運用競賽調動學生個人榮譽意識,學生群體間形成良性競爭模式;另一方面,班主任應完善競賽評比制度,注意公平、公正、公開,推動學生競爭意識的發展。班級體外,班主任要做好思想動員,班級體內團結一致,為班級共同的榮譽奮勇拼搏,尤其是以班集體為單位的競賽中,學生學會團結協作,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意義。競爭激勵機制的構建,實現了學生個體和班集體的共同成長。班主任合理運用競爭激勵制度,提升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度,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如班主任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采用分組競爭的形式。針對上課情況,第一小組的學生表現出色,遵守紀律的同時又能積極回答問題,班主任便及時為第一小組積分。班主任布置任務后,第三小組的學生能夠團結一致,在互幫互助中完成任務,班主任表揚了該小組的集體意識并為該組加分。班主任將班干部權力下放,在小組成員中選出紀律委員、學習委員、衛生委員等,組內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班主任本著公平、公開的原則,負責監督、評價工作。分組競爭的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榮譽意識,學生都想為小組爭光,幫助小組登上榮譽榜,這種競爭是良性的,是有助于班集體發展的。分組競爭不僅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榮譽意識,更能提升學生的組織觀念。班主任作為引導者,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力量,幫助學生通過小組競爭,實現個體的快速發展。
三、情感激勵引起學生心理共鳴
情感激勵是小學班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尤其要關注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緒,培養積極情緒,通過情感激勵,引起學生心理共鳴,讓學生從內在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班主任在耐心觀察學生的前提下,了解學生心理感受,通過情感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有助于增強教育效果。構建情感激勵模式,班主任還要從自身出發,以自己的教育熱情和行為表現感召、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引起學生心理共鳴。持之以恒的情感激勵能贏得學生的情感共鳴,達到幫助學生奮進的效果。如有這樣一個小女生,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地工作,跟隨奶奶生活的她缺少部分家庭教育,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班主任觀察到這一情況,深入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況,與小女生建立了平等友愛的朋友關系。班主任對她的生活、學習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時間久了,小女生放下了心里的戒備,拉近了與班主任的心理距離。班主任感到這是一個好現象,于是針對小女孩的不良習慣采取針對性措施。針對她愛遲到的問題,班主任借機送她一個鬧鐘,從此小女生再沒遲到過。對于個例,班主任采取針對性激勵措施。對于班級整體,班主任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待,用目光給予學生無聲的鼓勵,用微笑構成學生勇往直前的動力,用語言給予學生正面的引導、鼓勵。班主任的情感激勵如春風般滋養學生心靈,僅憑一個肯定的目光、一句溫暖的話語,便瞬間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
四、表彰激勵提升學生向心聚力
班主任通過表彰激勵激發學生向上動力,促使學生形成集體目標意識,提升學生向心聚力。首先,班主任對學生完成任務的表彰形式有很多,通過表彰激勵,使學生獲得自我認同感,促進學生為集體貢獻力量。其次,班主任若決定采取物質的表彰獎勵方法,一定要遵循適度原則。表彰的物品要以公開的方式獎勵學生,可以準備筆記本、經典名著等作為物質獎勵。再次,班主任可以通過言語對學生進行精神激勵。言語表彰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機,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并總結班級表現,促進班集體進步。最后,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制定個人目標,師生共同制定班級目標,定期對目標完成情況予以公示,并對完成任務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予以表彰。班主任把表彰激勵制度貫穿于班級管理的始終,學生在不斷地激勵、肯定中實現進步。如班主任定期進行小組表彰活動,針對這一時期各個小組的綜合表現,評選出“最優小組”,在小組中評選出“最優組員”。在良性競爭下,班主任通過表彰激勵,激活了學生的進取心,提升了小組的向心聚力。班主任采用多種激勵方式,將分組對抗結果展示于“榜樣的力量”區域,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做到更好的自己。除表彰團體外,班主任定期舉行個人表彰大會,對學習、勞動、藝術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授予獎勵并為該組積分。久而久之,班級內形成了積極向上、共同進步的班風,班集體進步明顯,在個人、小組的共同努力下,班集體在全校排名穩步上升。表彰激勵促進優秀班風的形成,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不斷提升自己,班級凝聚力也隨之提升。綜上所述,小學班級管理激勵制度的多元調度,對于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都有著推動作用。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引入激勵制度,以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切入點,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改善激勵制度,確保激勵制度長久作用于班級管理中。
作者:蘇笑顏 單位:廣東廣州市天河區珠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