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公正團體策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公正團體策略核心因素是“公正”和“團體”,是指在公正的教育環境和秩序規范中發揮集體的作用,通過團隊集體成員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促進,自我管理而實現集體成員整體道德水平提升的一種手段。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多數工作是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運用公正團體策略,開展相關工作更有利于啟發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使教育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鍵詞:公正團體;班級管理;運用
1運用公正團體策略的必要性
當前高校班級存在形式更類似于“虛擬班級”,以當前的功能而言更傾向于對相當數量學生的統一稱呼,是“聽得見但看不見”的。如大多數的時間可以聽到某某班去領書,某某班去參加活動,這是使一定數量的學生去做某一件事情,而具體該班級在哪里卻難以看到,所以現在大學班級以宿舍或者共同興趣等為平臺的“小團體”大量存在,班風建設困難,向心力不足,凝聚力差,加上上課形式有所差異,輔導員帶生數量大,難以真正實現對班級整體的教育管理,班級兩級分化嚴重。公正團體策略的運用可以有效增強班級成員之間的溝通,加強彼此之間的監督管理,實現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推動教育與自我教育的有機集合。
2運用公正團體策略的可行性
公正團體策略的實踐基礎是道德兩難討論法,通過討論促進和達到團體成員自我發展的目的,實現道德教育從課堂應試教育走向課外實踐教育的轉變,具有劃時代意義。公正團體策略的本質,是真正發揮團體成員的主動性,充分將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力量結合起來,這與高校輔導員工作要求是想一致的,因此,將公正團體策略作為高校輔導員工作開展的一種方法,研究公正團體策略在當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有其可能性,更有其必要性。
3運用公正團體策略的操作方法
公正團體策略在班級管理中的實際操作需要遵循其必須的要素,否則難以真正發揮團體作用,實現教育目標。除字面意思外,應把握以下幾個要素,促使公正團體策略更好的發揮。
3.1強化“公正”是前提
公正團體策略的實施必須把握兩個“公正”,即公正的教育情境和公正的規則。通過公正的教育情景能使班級同學認同目標,目標可期能使其擁有發展的動力,相信通過努力可以實現既定的理想和目標;而公正的規則能使成員認可過程,增加其參與的熱情和激情。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運用公正團體策略需要在集體中不斷強化并使成員相信集體是公正的,環境是公平的,規則和制度是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3.2強化“團體”是基礎
公正團體策略在團隊中的運用可以理解為“朋輩力量”,強調個人是集體的一份子,個人服務于集體。因此不斷強化“團體”的力量,使個人接受團隊的監督管理,更加有效、直接。一方面可以減輕輔導員或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3.3建立組織機構是重點
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是保障公正團體策略實施的重點。應牢固樹立“學生是解決問題最好的專家“的”理念,依靠相應的學生團隊發揮作用。在班級中,應建立議事委員會、全體會議、以及紀律委員會。各組織機構的人員組成和職能都有所不同,但有共同的特性就是團體內所有成員一律平等,是在集體制度、規則、法制之下的,不存在特權。區別于公正團體在道德建設方面的運用,由于班級人數規模無法達到60—100人,所以議事委員會可以由1—2名老師(輔導員、班主任)和5—8名具有班級代表性(男女、班委、普通同學、家庭背景等)的學生組成,主要任務是負責決定全體會議需要討論的班級各類問題,選出討論的問題后提交給全體會議共同討論、解決。全體會議,成員包括全體老師和學生,是一個集體會議。主要任務是討論由議事委員會提交的問題,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同時,全體會議還應制定集體規則約束成員行為以及對成員中對集體決議不執行的個體上訴至紀律委員會,由紀律委員會最終裁決。紀律委員會成員并沒有特殊權利,而是根據團體大會制定的規則依規辦事,在聽取違紀者對違紀行為的辯護后做出判決。當然,判決也堅持一定的公正原則,對初犯者大多進行再教育以求改正,對多次違反規則的成員則要進行懲罰,以維護團體規則的威嚴。
4結語
在高校班級管理中運用公正團體策略是因為可以將學生的個體行為統一成集體意志,在集體意志的指導下首先幫助學生確定一個積極向上的目標,在過程把控中倡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形成強有力的班級凝聚力。在強有力的班級凝聚力的基礎上,根據班級專業特點、職業規劃、學生個體成長需求等要素,將普及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在目標引領下打造良好的班風。
參考文獻:
[1]吳仁穩.公正團體法視域下我國高校德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郭本禹.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科爾伯格的理論與實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郭昌盛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