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安全隱患多
融水縣農機的應用非常廣泛,但也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①運輸道路存在安全隱患。融水縣屬偏遠山區縣,山高路險,二級公路僅通達縣城,鄉村公路路面都比較彎窄,農用車輛長期在安全環境較差的境況下作業,安全隱患更為突出。②農業機械安全性能差。農用車輛的轉向性、靈活性和舒適性與其他車輛相比較差,安全防護措施也不夠,致使運行安全系數低,在道路運輸過程中較其他車輛更容易發生事故。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幾年來農機產品抽查合格率約為70%,質量未達標的農機產品直接影響到農機使用的可靠性,也存在著安全隱患。③農民群眾的素質普遍較低。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大多有一定知識文化、年輕力壯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留在農村務農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一代,文化水平低,對農機的結構、原理了解較少,同時安全生產意識較差,法律政策意識淡薄,不愿接受安全管理部門的管理。
1.2農機安全管理機制和機構不健全
雖然已出臺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但還沒有出臺具體詳細的管理措施和辦法,很大范圍內存在失控、漏管現象。無論是道路運輸的農用車輛,還是農田作業的農機,部分農機到了報廢期,由于國家沒有強制的報廢措施或適當的補貼,依然還在使用,更有部分農機產品被擅自改裝,沒有經過專門的質量檢測,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也增加了安全隱患。另外,農業機械主要應用在鄉村的山林、田間,村級對農業機械的使用情況、安全狀況等要比縣鄉級掌握得更清楚、更全面,而且溝通協調更加有效。但目前在村級沒有設立農機安全管理機構,而且縣鄉級的農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極為有限,也使得很多村、屯的農機安全管理無人問津,無從掌握村、屯農機的各種情況。同時有部分鄉鎮級農機服務組織有名無實,也有些農機管理服務組織技術力量非常薄弱,縣、鄉、村各級農機安全監管嚴重脫節,不能有效地收集最基層、最廣泛的農機信息,也不能高效地行使行政執法權。這也是各種違法違章行為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健全的農機管理機構十分重要。
1.3投入嚴重不足
農機應用比較廣泛,分布比較分散,遍布各村屯。目前,國家對農機安全管理投入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很少,地方財政劃撥的經費只夠發放監理人員的工資,沒有其他的經費來源,而且設備簡單老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往往對農機安全管理不夠重視,有些部門形同虛設,隨意設置崗位安置人員,各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的監查、檢測和宣傳等工作不到位。由于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證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2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對策
2.1提高農機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一支技術過硬、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較強的農機操作技術員隊伍,是創建安全、和諧和高效生產環境的根本手段。要對農機操作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農機安全生產知識和農業機械常識,具備熟練駕駛、操作技術,能夠維護、修理農機產品,增強對復雜作業環境的應變能力。同時也要嚴格管理,把好考核、發證與年審關,建立好操作人員檔案。既要強化技能培訓,也要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采取以鄉鎮農機管理站為主,縣農機局派人指導的方式,定期組織農機操作員對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進行學習,把他們培養成高素質的農機操作技術人員,使他們在農業機械現代化的作業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和農機安全生產做出積極貢獻。
2.2深化農機安全宣傳教育
農機主要分布在廣大農村,農民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安全意識不強,往往只重生產、求效益,而常常忽略安全,在廣大農村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教育非常重要。農機管理部門人員應深入各村屯,對廣大農機作業人員和周圍相關人員進行常規知識的宣傳,通過各種渠道,系統介紹農機安全知識,宣傳報道農機安全生產新聞信息。要多層次、多方位地向農民和機手宣傳農機法律、法規,讓他們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違法的危害性,從而自覺遵守安全規章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要積極開展“平安農機示范鄉鎮、村”創建,加大對農機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整治活動的宣傳力度,動員和引導有關部門、農機手正確理解、積極參與和廣泛支持農機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整治活動。采取管惠結合,調動機手遵章守紀積極性,充分發揮典型示范鄉、村、戶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農機手自覺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全面做到安全生產無事故。
2.3加強農機管理服務隊伍建設
(1)提高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機管理人員直接服務于廣大農戶,必須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通過業務培訓,增加基層農機管理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轉變工作作風,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切實加強對農機安全的有效管理,堅決杜絕不作為現象的發生,使農機管理服務隊伍真正成為保證農業現代化健康發展的核心力量。
(2)建立健全鄉村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根據各村屯的農機分布情況,加快對鄉、村級農機安全生產監管人員和經費的落實,做到對農機的監管不留死角。按照分級管理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對農機安全生產實行“政府牽頭、部門配合、群眾參與”和“以農機監管部門為主、鄉鎮為主、村為主”的立體式監督管理。
(3)構筑農機監管責任機制。
強化領導責任體系,建立健全縣政府主管領導、各鄉鎮長、農科局長、農機中心主任、監理站長以及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創建“平安農機”活動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指標,從而形成“政府負責、農機主抓、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格局。
2.4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對于農機安全管理,監督檢查不僅是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也是主要手段之一,更是落實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有力保障。農機安全監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無證行駛、違章載客、超載和人貨混裝等違章行為的查處力度,應經常不定期地組織安全監管人員深入鄉村、田間、地頭,對各類農業機械進行檢查,既要加強對各類違章的查處,也要幫助指導農民對農機的保養和安全操作。對無牌無證、不參加安全檢驗、超期服役和違法拉人等違章行為采取以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耐心說服教育,讓他們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違章作業的危害性。自覺接受農機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主動辦理登記入戶、安全檢測及進行技術培訓等,確保安全作業。同時,要深入田間、地頭等作業場所排查安全漏洞,力爭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戶,不放過一臺機車。特別是在農忙季節,農機安全管理部門要充分調動人力、財力,做到縣包鄉鎮,鄉鎮包村,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對農機農田作業進行嚴格監管,全方位保證農機作業的安全性。
3結束語
農機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農業現代化健康發展,也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繁榮、和諧和穩定。各級部門必須對農機安全生產予以高度重視,加快建立健全鄉村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體系,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觀念,充分發揮農機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廣泛宣傳動員,深化農機安全宣傳教育。積極開展“平安農機示范鄉鎮、村”創建活動,切實抓好農機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為農業現代化創造一個安全、和諧和高效的生產環境,為農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作者:羅雄偉 單位:廣西融水縣融水鎮水利和農業機械化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