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后勤工作安全生產管理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高校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進程中,高校后勤工作安全生產管理面臨的問題日漸加大。因此,文章圍繞“淺析高校后勤工作互聯網+安全生產管理”這一主題,從高校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安全弊端進行分析,提出做好高校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建議和措施,希望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支持與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校后勤;安全生產;科學保障;建議措施
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后勤工作中的安全問題出現了上升的趨勢。沒有安全和諧的教育環境,高校將無法實現培養人才、研發科技項目、吸引世界科學專家的構想。論文以“互聯網+”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為研究方向的創新點,打破視頻監控技術單一使用在高校的治安管理圖像監控及其它圖像監控方面的局限性,把“互聯網+”先進的科技運用到高校后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進行全面的推廣使用,對工作中一些特定的不安全環境進行視頻監控、分析識別、比對抓拍、異常報警、自動操控啟動關閉安全設備、手機遠程操控等等。根據工作崗位需要自定義設置視頻監控技術,實現安全管理的自動化、智能化與網絡化。
1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的現狀
1.1高校后勤工作的概況
高校后勤工作,涵蓋的功能包括財務財會管理、建設維修管理、房產物業管理、物資資產管理、學校服務的整體計劃、監督,醫療衛生保健、餐飲食堂、印刷廠、建筑維修、浴池、商店、學生公寓服務、服務經濟實體等等。這些部門,通過統一的管理和組織協調工作,實現高校后勤服務的目的。安全工作管理體系以體系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最終目的,研究高校后勤系統內規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應進行的安全工作體系[1]。高校后勤工作的范圍非常廣,涉及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很多。搞好安全生產,實現安全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著力點和切入點[2]。在學校教學、科研與師生工作生活過程中,出現的身體傷害和財產損失及安全意外事件等情況屢有發生。如學生公寓時常會發生一些類型不一的火災事故,學生食堂也常會發生加工生產引發形成的事故。因此,建立一支思想過硬、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安全管理人員隊伍是為高校創造安全、安定環境的重要保證[3]。
1.2高校“互聯網+”的應用情況
“互聯網+”是“互聯網+”傳統的各種行業。高校“互聯網+”用于學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在視頻監控的圖像使用方面上,用于校園保衛工作的治安管理層面的視頻監控,教學考試使用的教室監考監控,財務處、實驗室及倉庫等場所治安防范的視頻監控,主要使用在監控室人員監視圖像、監控圖像查詢和監控圖片提取方面。并沒有把“互聯網+”這種先進的技術融合到高校各機構的實際安全生產管理中,沒有把此先進技術應用于高校后勤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預防、識別、控制、治理與事后追蹤中。
2加強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構建安全制度保障體系
由高校后勤第一負責人帶頭,建立并實施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安全職責,致使員工具有安全責任心態來完成本職工作任務。要重視建立獎勵和懲罰及事故追究的制度,對一個工作周期內沒有發生過安全事故,且安全工作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對發生責任事故的責任人或單位進行事故的責任追究,形成對安全責任制的一種工作警示作用,來避免責任事故的反復發生,對不盡職責的員工進行有效地約束;安全責任追究制度應該明晰化,對問責內容要進行量化追究,不要出現手下留情的事情發生,事故責任追究一定不放過。
2.2通過隱患排查對危險源識別和評價與控制
后勤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預見的特性,是后勤安全管理的重點與難點[4]。要充分發揮安全檢查制度的作用,安全檢查是安全生產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必須檢查安全生產制度的完整性與落實情況;檢查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是重點的工作內容,要通過檢查工作條件、安全設施、機器設備是不是達到安全規定要求;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后,要注重整改情況是否達到管理要求和標準。高校后勤要把建立嚴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作為加強后勤安全基礎工作來抓[5]。后勤要通過隱患排查,用危險源辨識標準作為識別的根據,有效地進行危害因素辨識,對確定存在的危險源要采取監控措施,嚴格監控可能發生安全狀態向隱患事故狀態改變。
2.3高校運用“互聯網+”構建立體安全管理系統
2.3.1運用“互聯網+”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預警
運用“互聯網+”視頻監控技術對工作中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預警發出警報,達到預防事故的作用。可對后勤工作中的場景目標的行為開展研究、判別和對照,對目標進行排序分項,根據不同的工作情況實施有效地分類,如對汽車、人群、人臉識別、物體特征識別及設定的正常工作狀態進行比對,發現異常進行抓拍,并報警發出警報;學生宿舍人口密集是火災等重大惡性事故的重點防范場所,如果出現人員及環境發生異常變化,與正常設定的場景存在異常現象,系統就會發出警報預警。對幼兒園班級的正常區域和不安全區域與危險行為進行設定,視頻監控數據經過篩選、甄別、計算等過程,對可能出現危險的區域和不安全行為進行提前預警,若孩子出現上窗臺及直接危險狀態時會立即響起緊急警報。
2.3.2運用“互聯網+”對后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治理
運用“互聯網+”視頻監控技術對后勤工作中出現的危險隱患進行控制或治理。一旦出現危險狀態,或是異常狀態,就會啟動設定的自動裝置進行控制和治理,以達到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狀態中的目的。區域性安全防范系統,在設定的區域內設置紅外激光、感應光纜等傳感終端,有人或是運動物闖進,傳感器通過無線網絡傳感系統傳到控制中心,發出警報預警。高校后勤可對變電所、配電室、配電箱等高危場所,出現有運動物或貓、老鼠等就會發出警報進行預警,值守人員會及時到達排除隱患;安全監控災害預防系統,視頻監控對監控區域的環境和視頻信息進行采集,進行圖像分析辨別與傳感系統聯動,把信息輸送給控制中心,若發生異常情況,及時發出預警警報,減少安全巡邏的工作強度。高校后勤可對學生下課時校園道路人流的高峰期加強監控,此時進出的送貨車、私家車、運料車等會造成安全隱患,如果出現異常情況,系統會發出警報預警,負責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員會出現治理控制,及時調整車輛進出的時間與路線。安全防范系統,在后勤的宿舍樓門及辦公室門裝置門磁或者位移傳感器,可以正常開門,若發生撬門等強行進入情況,系統就會發出警報預警,并自動關閉出入通道進行控制;災害自動報警系統,在后勤宿舍和實驗室等高危場所設置火災和有毒氣體、可燃氣體泄漏預警裝置系統,設置智能探測器對煙霧、有毒氣體、可燃氣體進行探測監控,出現異常,控制中心就會發出警報預警,并啟動安全設備對災害進行控制治理。視頻監控智能體系,通過攝像頭采集的信息,對影像之間構建映射關系,通過影像處理分析進行篩選甄別,存儲有價值信息,分析抽取關鍵訊息,達到監控的智能化,實現自動監控無人看守。運用RFID技術進行出入人員管理,利用RFID標簽能夠辨識快速運動的物體和多個行動物識別,對允許通行進出的車輛制作RFID標簽,標簽涵蓋車輛及車主信息,也可制作人員出入的系統,利用射頻識別(RFID)控制人員的通行;在后勤各部門建立智能視頻監控安全管理子體系,各個子體系相互聯動又各自獨立互不影響的系統。某一智能子體系出現異常危險狀態,就會發出預警警報,形成各個子系統互動去支持協助預警區域,如打開或關閉通道門,緊急疏散有關人員,各自部門體系共同發揮人力物力去支援預警點,形成共享預警信息、多點聯動治理隱患災害的局面。
2.4加強高校安全生產培訓,營造安全生產文化氛圍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對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通過安全教育建立預防體系,提高后勤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意識的重視,掌握熟悉安全操作知識和行為規范。以事故案例,集中性地對大家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思想觀念,可用安全教育完成情況作為評價指標,開展績效考核工作,以便激勵大家的安全積極性。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營造安全生產文化氛圍。安全文化具有管理上的影響力,安全文化具有思想上的激勵力,安全文化具有行為上的約束力[6]。在高校后勤創建關愛生命、愛惜健康的文化氛圍,使安全氣氛相互感染,集體形成安全的意識形態和行動。要從根本上控制事故的發生,增強意識形態與營建安全生產文化氛圍是最佳的解決方式。
3結束語
論文對高校安全管理的現狀和特點及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根據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加強安全管理的建議和措施,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提出構建用嚴明的安全制度結合隱患排查治理來建造高校的安全保障體系,作為重要的管理手段。第二,運用“互聯網+”視頻監控技術建造立體交叉的先進安全管理系統,作為科學的安全管理手段。第三,營造高校的安全文化氛圍來建造安全意識形態,制約人的不安全因素,作為從根本上控制事故的重要管理手段。應加快建立高校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機制,通過有效的實施來預防和控制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對高校改革發展起到科學保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江麗,龔素瓅,王明雪.構建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新體系[J].今日科技,2016(6):53-54.
[2]張鎖成,郭敬哲.順應新形勢,多措并舉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生產管理工作[J].高校后勤研究,2013(4):68-69.
[3]徐靜年,郭奮.新時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5,15(4):37-39.
[4]何碰成.高校后勤安全問題與對策探析[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9(6):98-101.
[5]唐國良,安衛平.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4(1):73-76.
[6]譚洪強,吳超.安全文化學核心原理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24(8)14-20.
作者:李鵬 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基建后勤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