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用耗材安全管理探尋,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醫用耗材安全管理已成為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現對醫用耗材的安全管理方式進行探討,以求在滿足臨床需求的基礎上,嚴格審核資質,貨比三家,選擇信譽好、品質佳的產品,從而有效規避、控制其中的風險,減少醫患糾紛。
〔關鍵詞〕
醫用耗材;安全;風險
近年來,隨著我院升級為三級乙等醫院,醫院的診療技術快速發展,開展的新項目逐漸增加,需要的醫用耗材種類和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原有的采購部門采用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醫用發展的需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制約不相容、職務分離和責任到人等原則來管理醫用耗材是不可避免的趨勢[1]。
1以制度規范醫療耗材準入
鑒于醫用耗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新增耗材需由多部門協同審核、領導審批、論證討論后方可入院。在尊重臨床意見的同時,需要做到有據可依、有理可查,具體措施如下:(1)在開展新項目、新技術時,相關臨床科室需要根據臨床業務填寫《新增耗材審批表》,包括使用理由、使用范圍、名稱、規格、收費價格、品牌、廠家、醫保代碼等基本信息。(2)各職能科室根據各自分工進行審核,如設備科審核供應商資質,財務科審核物價,醫保辦審核醫保信息,醫務科審核是否準予項目開展。對于未能通過審核的產品,不予準入,職能科室需要及時將結果反饋給科室并說明原因。(3)在基本信息全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再由院部領導對新增耗材進行審批。(4)通知供應商進行詢價并邀請相關科室和耗材詢價組進行討論,經過集中詢價討論后確定是否準予入院和采購價。如護理科室使用的敷料就由護理部參與集中討論,了解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同類比價,避免各科室“各自為政”,不同科室使用不同品牌。如果經過詢價仍不能達到預期價格,再對此類產品進行公開招標。此舉可有效防止因個別腐敗問題而導致的耗材成本增高,從而堵住廉潔漏洞,規范新增耗材準入程序。
2植入物追溯系統保證醫療耗材的質量安全
我院2009年引入上海紅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編寫的醫療器械實時監管醫院系統,供應商提供的數據通過紅會平臺供貨給醫院,由醫院審核后下載,術后手術室工作人員掃描條形碼生成產品信息并打印植入物登記表。登記表詳細列明了使用部門、患者姓名、手術時間、主刀醫師、產品規格、數量、批號、生產日期等,設備科每月定期上傳手術數據至紅會官方平臺。通過植入物實時監管系統,上可追溯到生產廠家,下可追溯到患者個體,避免不合格和不合法耗材的使用,保障醫院和患者的根本利益[2]。植入物登記表一式兩份,一份保存在病史中,另一份隨發票和申請單一起保存,既可以確保植入物可追溯性,又便于與供應商之間的賬目核對,做到賬賬相符。
3醫用耗材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臨床使用過程中發現醫療耗材不良事件時,應及時上報設備科并填寫《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表》,設備科立即通知其他該產品相關科室停止使用,供應商及廠家到現場調查問題,經調查確認發生不良事件,報告醫務科和分管院長。
4加強醫用耗材使用培訓
完整的醫用耗材安全管理涉及生產企業、供應商、醫院采購人員、庫房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調查發現不少醫用耗材不良事件均是由于使用不當引起的,尤其是在運用新技術材料時,所有新增耗材使用前要對臨床操作人員進行操作技能的培訓,待其掌握操作和注意事項后,予以考核,考核合格后,再運用于臨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對患者造成傷害事件,減少醫患糾紛。
5醫用耗材供應使用評價制度
每年定期對醫用產品進行評價,內容包括產品質量、誠信等級、響應時間、是否定期回訪等。綜合評價為差或連續2年為中的約談供應商,可替代的產品用其他同類品牌代替。如發生以次充好、缺斤少兩、偽造資質證明文件的情況,應直接將其加入醫療器械黑名單,并立刻終止合作關系。
6小結
醫用耗材的安全管理是醫院、臨床、患者共同關注的焦點,稍有不慎就會對患者帶來嚴重傷害,對醫院帶來不良影響。把好新增耗材的關,定期對醫用耗材進行評價,植入物全程追溯,可確保醫療耗材安全、有效地使用,為臨床科室解決后顧之憂。
作者:蔡蕓蕓 單位:新華醫院崇明分院設備科
[參考文獻]
[1]劉光霞.淺談醫用耗材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0(23):187.
[2]吳敏,方雯,周蓉,等.高值醫用耗材制度化建設與信息化管理[J].現代醫院管理,2013,11(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