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電網安全管理與維護,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農村電網布局與電網設備方面的問題
現階段大多農村電網在布局方面因地形地勢條件出現線路長、架設距離長、布局不合理等問題,整體網架處于較為薄弱狀態。同時因線徑較小,不具備較強的供電能力,在用電高峰時段往往出現缺相或設備停止運行等情況。另外,在變電站設計中也缺少相應的布局,容易發生電能難以輸送問題。而在電網設備的應用方面,農村地區應用的設備仍以傳統電力系統設備為主,不僅智能化與自動化程度較低,且在電能消耗方面較大,加上相關變電站、高壓線路等在性能上無法滿足電網運行要求,導致電網無法安全可靠運行。
(二)電網改造進程較為緩慢
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我國電力部門注重加快農村電網改造步伐,確保供電質量得到提高。但從實際改造中可發現存在許多阻礙電網改造進程的因素,如線路過長、環境因素等,需要改造中注重相關技術的應用,若改造中應用技術不夠成熟將制約電網改造質量的提高。另外,農村電網改造中要求投入較多的資金,若僅依托于政府資金扶持或農民自籌將難以滿足改造資金方面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響電網改造的進程。
(三)電網管理制度與建設標準方面的問題
農村電網管理過程中因難以進行農村邊界的劃定,容易出現無法確定管理范圍或利益沖突等問題,而完全通過多級管理形式又會出現直屬、平行以及交叉管理問題,引發更多管理矛盾。這些問題的存在根源在于電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而在電網建設標準方面,由于許多農村地區電網建設仍停留在保證農村能夠用電即可的階段,電網整體設計標準較低,這種情況下將導致電網建設無法滿足農村發展需求,電網運行中無論穩定性或安全性方面都較差,特別在山區環境中運行故障問題表現更為明顯。盡管許多山區當前已進行水電站的構建,但因設計不規范容易導致電能向配網中輸送,若在枯水期時期將存在電壓較低問題,而豐水期階段配網整體電壓又過高,這種電壓的不穩定使電網難以穩定運行。
二、農村電網故障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從外界環境因素角度
許多農村地區無論在氣候條件或地形環境等方面都較為特殊,如典型的泥石流或山洪災害,一旦出現時將直接使供電線路受損,出現大范圍停電等情況。同時雷電天氣下因供電線路易發生短路情況或接地事故,不利于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目標的實現。此外,如大風天氣、雨雪天氣等往往也是引起接地事故的主要原因,線路跳閘或斷線問題發生的頻率極高。
(二)從人為因素角度
人為因素造成電網故障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無意識線路破壞引發的故障問題,如生產生活動中涉及的修路爆破、樹木砍伐等都可能損壞供電線路。其次人為因素造成的電網故障又表現在惡意破壞方面,如線纜的盜取或在安裝線纜過程中的偷工減料行為,這些都可成為引發電網故障的導火索。
(一)用電管理制度的完善
在制度建設方面,首先需對用電管理人員換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調動相關人員管理用電線路與用電設備的積極性,實踐操作中可引入現代企業中應用的獎懲制度或考核制度,將管理效果與個人績效相掛鉤,以此保證實際管理與維護責任落到實處。同時在用電設備管理方面,需由專人對各村電力設備進行管理,尤其在用電高峰時段,應保證做好設備與線路運行狀況對分析,對可存在故障問題的設備與線路及時聯系技術人員進行隱患的解除。
(二)做好農村電網維護工作
電網維護的主要內容體現在線路、設備兩方面內容。其中在線路維護過程中應注意,許多農村地區往往存在違規用電行為如線路拉牽或電桿設計方面,需由相關管理人員及時進行處理,同時在檢修過程中應注重分析線路是否存在錯誤搭接或漏電等情況,確保適時維護與檢查才可提升電網供電效率。而在設備維護方面,相關部門可結合用電設備的實際使用周期,對其可能發生失效、性能降低等情況進行分析。在維護中需保證采取預防維護的方式,避免設備故障出現后進行維護,使供電受到影響。除此之外,為保證農村電網維護得以落實,可進行相應維護管理制度的構建,將需進行維護的線路與設備內容以及個人責任等融入其中,避免維護過程中出現遺漏情況。
(三)做好安全用電宣傳工作
在安全管理與維護落實到位的基礎上,對于農村地區群眾應適時開展安全用電的教育工作,通過用戶自覺防護意識的提高減少因人為因素造成的電網故障問題。對于生產生活中無意識的線路或設備破壞問題,應保證生產生活活動中注意與供電線路保持相應的距離。而針對惡意破壞行為應加大懲處力度,以此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四、結論
做好安全管理與維護工作是提高農村電網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的重要途徑。實際管理維護中應正確認識現行農村電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產生電網故障問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通過用電管理制度的完善、電網的實施維護以及安全用電的宣傳工作等方面保證電網運行得到有效管理與維護,滿足農村經濟發展需求。
作者:王永上 單位:國網山東博興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