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地鐵工程建設應急安全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評估體系框架的構建
首先,在評估體系框架構建之前,可對國外的應急管理辦法進行借鑒和參考,并以我國的相應法律法規作為構建標準,通過比較研究,將整個評估體系劃分為四大應急管理模塊,依次為預警及應急措施、風險監督及報告、處理機制與救援、事后恢復及重建,這四大模塊可作為整個框架的第一層級;其次,在四大基本模塊的基礎上,應構建框架的第二層級,即對應急管理機制進行細化,從而明確其應急管理職能。在對國內外安全管理體系進行研究考證的同時,應認真聽取有關專家的看法,并綜合資深管理人員的意見,將其作為進一步歸納并得出結論的基礎,從而使第二層級得以科學地確立;最后,對各項應急職能分門別類之后,還應從具體流程的角度出發,對其進行最后的細化與完善,從而使評估體系能夠全方位的覆蓋。預警及應急措施模塊下,共包括制度標準與辦法、風險識別評估與監控、應急資源保障系統以及應急預案與宣傳培訓演練四個部分,其中,風險識別評估與監控部分又可分為識別與評估、減緩與控制兩個具體環節;應急資源保障系統又可分為機構隊伍培養、資金物資供應以及通訊設施準備等;應急預案就宣傳培訓演練則分為預案內容體系構建及宣傳培訓演練兩個環節。在風險監督及報告模塊下,共包括應急信息監測、應急信息報送及突發事件預警三部分。在處理機制與救援模塊下,共包括指揮協調、檢查評估、搶險救援以及信息四部分。其中,搶險救援部分又可分為現場救援、人員疏散安置以及維護區域安全四個具體環節。在事后恢復與重建模塊下,共包括善后處置、事故調查、表彰懲罰及恢復原有秩序四個部分。
1.2科學評估方法的選擇
為盡量客觀真實地反映風險情況,保證風險評估體系的良好效果。應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既要確定好主觀類評估條款,同時也要對客觀評價條款進行準確把握。設置主觀類評估問題,可得到對具體條款的反饋結果。在實施過程中,可將這些待評估條款加以定義,使其達到應急職能的理想狀態,從而給出對該職能的滿意程度。評估時共分為五個等級。即針對具體評估條款,分別作出“是”或“否”的客觀評價。例如以應急預案的制定情況為評估項目,如果參建單位能夠根據施工安全管理原則,出臺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則選擇“是”,反之則選擇“否”。在正式實施并推廣評估體系的過程中,為得到真實有效的評估結果,最好以自評為主,第三方評估可作為補充。
2地鐵工程建設應急管理工作評估體系的論證過程
2.1評估體系科學性與系統性
在評估體系正式實施之前,應展開嚴格的體系論證。主要方式為:向應急管理專家進行咨詢,對相關學者的著述展開調研,與專業人員交流合作等,廣泛征求意見,從而確定合理的評估指標權重。通過建立整個工程應急管理體系的數學模型,可對其不同應急職能的權重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得出得出體系本身科學性與系統性的論證。一方面,參考各項職能權重,根據各項職能得分,可對應急管理總得分進行統計,使統計結果更加接近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可對各項職能權重進行排序,并將其作為管理內容的指導,確定不同管理模塊的工作重心。此外,由于明確了各項職能權重的序列,因而對應急管理體系進行了完善,突出其中的側重點,最終將重要內容補充完整。
2.2評估體系實用性與可行性
評估體系不僅應具備充分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也應體現出良好的實用性和可行性。通過對地鐵工程主要車站、重點區間進行評估,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哪些職能運行良好,哪些職能運行不暢,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評估體系的可操作性。首先,在制度及措施方面,對于施工單位來講,目前尚未將應急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內容,并將其納入企業發展戰略,施工登記制度仍需改進;其次,從演練方式上看,多為單項演練,一年完成1~2次,夏季組織防洪演練,冬季組織消防演練。對于安全隱患較大的施工項目,未組織專項演練;最后,從應急隊伍的人員構成來看,多為年輕的兼職人員。人數通常不固定,可根據不同地段靈活掌握,其中救援人員比重處于10%~20%范圍內,但在保險上僅限于工傷險。搶險設備簡陋,缺乏防護衣物,僅能配備普通的勞動保護用品。根據上述評估結果,可以發現,無論對于建設單位,還是監理、施工單位,其軟肋都在于預警及應急措施這一模塊。在應急宣傳方面,尤其表現出明顯的劣勢。其中,施工單位作為責任主體,應在應急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提升自身的應急管理水平。
3結論
本文通過對地鐵工程建設應急安全管理評估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和探究,指出為保障城市地鐵的安全運行,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應積極建立科學的地鐵工程建設應急安全管理評估體系。本文分別對地鐵工程建設應急管理工作評估體系的建立過程及地鐵工程建設應急管理工作評估體系的論證過程展開了較為詳盡的論述,說明了完善應急管理評估體系的必要性。
作者:秦宏霄 單位:西安市地下鐵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