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年代久遠,建筑構建易燃
與現代建筑不同,古代建筑的建筑方法多采用磚木構架、隼牟結構,建筑構建多出于耐用考慮而采用富含油脂的木材,且由于年代久遠,木料都已風干,極易燃燒。為了裝飾裝潢美觀,古建筑多采用彩繪、木料也多用油漆涂刷,一旦發生火災,燃燒蔓延速度極快。以遼陽為例,遼陽古建筑多為廟宇,除存在上述問題外,寺廟內有大量用于佛事的經幡、傘蓋,部分佛像還裹有絲織品,都屬于易燃物質。
1.2布局緊湊,易發連營火災
古建筑在布局上往往是組群布置,其組成是以單間構成單座建筑,以多個單座建筑構成庭院,再以若干庭院組成形式多樣的組群。在庭院布局中,大多采用“四合院”和“廊院”二種形式。以遼陽廣佑寺為例,寺廟有門房、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彌勒殿等眾多建筑群組成。建筑飛檐斗拱、殿宇相連,且沒有消防通道、防火間距,出于保護文物的考慮又無法進行大規模改造,一旦發生火災后既不利于安全疏散,又極容易造成“火燒連營之勢”。
1.3地偏路遠,火災撲救困難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古建筑特別是古代廟宇多建設在偏僻的山區,這雖然有利于僧眾修行,但卻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此外,古建筑內多缺乏消防水源,且消防設施配備不全,一旦發生火災難于自救。一般古代建筑出于售票的需要,往往都是只設立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且采取門禁裝置,一次一人,入口不能出,出口不能進,加之游客僧眾眾多,一旦發生火災除造成造成古建筑損失外還極易導致踩踏事故,造成群死群傷事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2古建筑常見火災原因
2.1用火動電,疏于安全管理
古代廟宇建筑由于禮佛的需要,每天都設有大量油燈、明燭、貢香,佛像周圍有彩燈、電蠟燭等物,游客上香等現象也經常發生。且由于寺廟的特殊性,僧眾對于消防安全疏于管理,對于動火、動電缺乏相關安全知識,這都是引發古建筑火災的主要原因。
2.2遺留火種,人為導致火災
古代建筑游客眾多,經常有吸煙現象發生,由于游客眾多難于管理,經常會將火種隨意遺留在建筑內,防不勝防。再有就是一些寺院除作為景點之用外,還供僧眾修行,如遼陽廣佑寺、觀音寺、燈塔祥云寺、安瀾寺等都在寺內設有僧舍,生活用火、用電量較大,這也是引發火災的一個主要因素。
2.3自然因素,導致建筑起火
自然因素引發的火災也是對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一個重要的威脅,如朽木遇氧燃燒、雷擊火災、泥石流引火、地震致火災等。
3古建筑消防安全對策
3.1易燃構建阻燃處理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目前已經研發出許多阻燃效果較好的阻燃涂料?;谶@點,可以采用顏色透明的阻燃涂料對古建筑的柱、梁、枋、檁、椽和樓板等木質易燃構建進行涂抹,這樣既不改變古建筑構建的顏色、質地和尺寸,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進行阻燃,降低火災危險性。
3.2配齊配強滅火裝備
盡早準確預警,是古建筑火災防護至關重要的環節??砂凑展沤ㄖ娘L格、色調,在不影響原有古建筑結構的完整性和古建筑藝術風格的前提下,訂做安裝特殊形狀(如椽頭型、萬字型、祥云型等)的火災自動報警、可視監控系統和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在滅火器材上,除配備滅火器外,可配備細水霧水槍等便攜式滅火效能高的器材,及時有效地將火災撲滅在初起階段。
3.3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在各古建筑出入口處制定醒目的防火宣傳、安全警示、友情提醒等標志,廣泛宣傳古建筑火災的危害、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項等,介紹如何逃生、自救、滅火與救人等相關安全常識。同時,組織僧眾或管理人員建立防火巡查隊,對建筑內動火動電情況進行巡查、監護,并對游客吸煙動火等情況進行有效管理。
4結語
總之,古建筑防火對策研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古建筑物是全人類共同歷史文化的財產,作為消防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研究掌握古建筑防火的現實情況,專研出一套科學性、可操作性強的古建筑防火方法,切實遏制古建筑火災的發生,為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構筑一道堅實的防火墻。
作者:葉煒 單位:遼陽市公安消防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