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煤礦生產安全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目前煤礦管理機制的現狀
(一)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基礎
從實踐中可以證明,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企業要從安全文化、設備安全、環境安全等多個方面入手,積極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同時,企業要把發展眼觀放得長遠,積極配合國家監察機構的工作,服從國家提出的關于設備換代、技術升級等有利于企業生產安全的要求,把以前欠下的“安全債”還清。
(二)企業的自我管理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看到的更多是利益而不是安全,這是因為安全的管理是要以時間為檢驗標準,不會馬上就看見效果,很多企業不希望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與資金。但是,在追求短期利益時,就顯得積極又主動,可見企業對短期利益的要求比對安全的要求要高出很多,這就導致從領導層至生產基層的安全意識相對缺乏。同時,一些企業對在崗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內部管理不到位,安全救護設備配備不健全,這一系列問題都嚴重威脅著煤礦生產的安全,阻礙著安全管理的推進。
二、強化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議
(一)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要實現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煤礦生產企業一定不能吝惜人力、資金、設備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只有把開采現場的軟硬件條件都做好才能切實保證生產過程的安全與順利。要提升煤礦生產的安全指數,不僅是企業方面的事情,更要社會各界通力協作才能把“安全”二字放大到極限,這就還需要地方政府與國家政策作為支撐,做到企業自主尋求生產的安全之道,同時有政府與國家的法律法規作后盾,實現理論推動實踐,實踐讓理論不斷完善這樣一種良性循環。
(二)將“本質安全”提升到新高度
在煤礦堅持安全管理的生產理念之中,“本質安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這種安全對企業來說是戰略布局層面的,要實現本質安全就不單單要考慮作業的設備是否可靠,現場環境是否布局科學合理,更必須將人在作業中的狀態放進考慮范疇,這是將煤礦生產安全提升至一個全新高度的理念。本質安全的基礎就是實現人的安全及物的可靠,從安全管理上著眼,我們可以把人員、設備、環境放在一個層面,共同考慮,從人因學的角度對施工環境與設備的操作進行分析,以便全面掌握生產現場的人員在施工活動中的細節,這樣便可有效預防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安全隱患。
三、結語
保證了煤礦生產的安全,就是對企業煤礦生產效益做好的回報。要保證煤礦的安全運行,安全管理就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煤礦企業一切生產的前提。煤礦生產絕不能空喊“安全第一”的口號,安全第一是礦企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是,煤礦開采現場每一名員工都必須把安全意識轉化成工作的潛意識,只有這樣,我國的煤礦開采才會在安全的框架內良性運行。
作者:張偉生 單位:太原煤炭氣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監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