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斬斷安全生產事故鏈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安全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事故發生的“必然性”理論,正逐漸被廣大的安全管理者認可。“海因里希法則”說明,在機械生產過程中,每發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產生人員傷害,29件造成人員輕傷,1件導致重傷或死亡。所以事故的發生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安全隱患累計疊加后的結果,所以,按照管安全就是管風險、管風險就是管控隱患的原則,通過日常的安全管理,積極消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斬斷事故發生的鏈條,對我們的安全生產具有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安全生產;事故鏈;鏈條效應;海因里希法則
1安全事故發生的“鏈條效應”
安全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事故發生的“必然性”理論,正逐漸被廣大的安全管理者認可??此婆既话l生的任何事故,其背后必然存在許許多多導致其發生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搭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事故發生的“事故鏈”。
2“事故鏈”形成的原因分析
安全生產中的“事故鏈”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特定的時間、特殊的地點、各種因素的疊加而最后的表現形式。其成因具體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員工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鏈”形成最基本的“節”。正如打造一整掛鏈條一樣,首先,需要的是組成這掛鏈條的“節”。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就是組成“事故鏈”的一個個“節”,不管是員工的安全意識薄弱也好,還是員工的安全技能低,存在僥幸心理也好,總之,這些“節”的存在,就是“事故鏈”形成的根本,不安全行為的“節”多了,形成“事故鏈”的可能就有了,員工的不安全行為是產生“事故鏈”的根本原因。分析員工不安全行為的思想根源,主要有以下幾點:(1)粗心大意。這種心態本質上就是由于內心的不夠重視,做事馬虎,最后導致了各種不安全行為的發生。(2)安全意識淡薄。員工面對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危險,沒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最終釀成慘劇。(3)工作中習慣性偷懶。(4)心存僥幸的做事態度。長期有這種做事態度,那么偶然現象也會變成必然現象。(5)對于危險不夠重視。大多數人都是屬于對危險情況認識不足,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甚至把規章制度當作影響自身工作效率的障礙。(6)做事情盲目自信。這種員工認為自身是老員工,殊不知善泅者溺。正是員工有了以上的幾種思想,現場施工過程中就存在許許多多不安全行為的“節”,控制“事故鏈”的形成,就是要打消員工的麻痹思想,杜絕不安全行為,從根本上降低“事故鏈”形成的可能性。
2.2企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是“事故鏈”形成的“鍛造者”。如果說“事故鏈”形成的“節”是客觀存在的,那么,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就是把這些客觀存在的“節”打造到一起形成事故的“鍛造者”。無論是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的缺失,還是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的不完善,無論是企業領導的安全管理意識薄弱,安全引領力不強,還是企業安全管理部斬斷安全生產“事故鏈”確保企業生產安全張國旗,王萬紅,陳奇(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陽457001)摘要:安全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事故發生的“必然性”理論,正逐漸被廣大的安全管理者認可。“海因里希法則”說明,在機械生產過程中,每發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產生人員傷害,29件造成人員輕傷,1件導致重傷或死亡。所以事故的發生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安全隱患累計疊加后的結果,所以,按照管安全就是管風險、管風險就是管控隱患的原則,通過日常的安全管理,積極消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斬斷事故發生的鏈條,對我們的安全生產具有深刻的意義。關鍵詞:安全生產;事故鏈;鏈條效應;海因里希法則中圖分類號:X9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711(2020)10(上)-0060-02門的工作不嚴不細不實、監督檢查不到位、獎勵懲罰不到位、職工培訓不到位、本質安全投入不到位等等,都是最后使自己成為“事故鏈”形成的“鍛造者”。企業本來作為安全生產主體的責任者,應該成為“事故鏈”形成的“阻礙者”,有時因為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反而成了“事故鏈”形成的“助推者”。總結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面臨的諸多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大量沒有接受過安全培訓的勞動力;(2)緊缺高素質的安全管理正規人員;(3)落后的生產工藝和傳統的管理模式;(4)企業領導的短期行為和急于求成的心態;(5)根深蒂固的文化積累和熟視無睹的不良陋習。總結企業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主要有以下幾點表現:(1)管理模式落后;(2)部分企業習慣化嚴重;(3)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意識空缺;(4)安全管理手段單一。
2.3各級監管、督查不嚴不細是“事故鏈”形成的“失守者”。為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國家制定了系列的法律法規,2014年國家還專門修訂出臺了新的《安全生產法》,設立了由上到下的各個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也逐漸完善了相關的制度規范,有比較完善的安全監管部門。就是這樣,我們的安全生產事故還是屢禁不止,且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使得各級監管、督查都最后成了“事故鏈”形成的“失守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各種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不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的不更新、不實際,導致許多監管、督查無法可依,讓違法違規有了投機的機會。(2)制度、法規處罰成都較輕,導致違規、違章成本較低,許多企業或者員工不把法律、制度當回事,無所謂思想嚴重。(3)人情社會的“老好人”思想作祟,怕得罪人,不好意思等思想充斥在監督督查部門,包括“現場監督”,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過且過,直至釀成事故。(4)監督、督查人員自身素質欠缺,不清楚具體的法律法規,制度規程。到現場查不出問題,或者有疑問也不敢說,怕說漏了沒面子。(5)清正廉潔方面做得不夠,怕受監管單位抖摟出自己的污點,正所謂存在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嘴短的現象,遇事不敢說,不敢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知道事故的出現。這種種安全監管作用的缺失和不到位,都最終把自己本來應該做的“把關者”變成“失守者”。
3如何斬斷安全生產的“事故鏈”
按照杜邦公司“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理念,要斬斷安全生產的“事故鏈”,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首先,對員工不安全行為入手,從斬斷日常員工的違章。行為來斬斷安全生產的“事故鏈”(1)面對各種違章行為,努力做好排查工作,從根源上杜絕事故的發生。(2)對于員工群體定期舉行安全行為教育活動,讓安全意識存在每個員工的心中。(3)企業領導是關鍵;企業或組織的領導對安全管理的認識、態度和行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關鍵因素。(4)各級安全監管人員是主力。(5)班組安全是主陣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必須從班組做起。(6)抓好3種“重點人”。首先,是“班組長”;其次,是“特種作業人員”,是事故多發之源。最后,是青年職工,要避免他們向老師傅學習一些習慣性違章,切斷習慣性違章的傳承路徑。(7)現場管理最必要。(8)要養成良好的習慣。(9)建立安全行為激勵機制。(10)樹立“風險可以防范,失誤應該避免,事故能夠控制”的理念。這就需要做到四個凡事: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監督、評價和考核。
3.2從抓企業的安全管理入手,使其成為“事故鏈”形成的有效“阻礙者”。(1)持續企業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管理理念,狠抓干部安全引領力。按照黨中央要求,抓業務必須抓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不斷落實“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形成對安全生產班子齊抓共管的好局面。(2)持續完善企業各種安全管理制度,修訂完善各種操作規程和獎懲措施,使員工作業有章可循,各類監管有法可依。(3)不斷重視基層領導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實施證明,安全事故的出現主要在基層,基層領導的安全理念和工作方法直接影響著一線員工,對基層乃至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理清機關各部門的安全責任,倡導機關科室下基層帶班、督導,利用機關干部的引領力帶動全員安全。(5)加大員工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加大全員的培訓提高,特別是督察隊伍的培訓提高,為提高監督的督查能力奠基。(6)加大獎懲力度。企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且能夠順利執行的獎懲力度,增大員工違章成本,形成全員以違章為恥、以遵章守紀為榮的良好局面。總之,一個企業的安全管理的好與壞,取決于“一把手”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法,取決于企業的規章制度和執行力,還取決于企業的安全文化和運行模式。
3.3從抓安全監管和異體督查入手,使各種監管和督查成為“事故鏈”形成的“把關者”。首先,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屬地管理,把企業的安全生產納入政府的考核范圍,通過政府監管不斷提升所屬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加大企業內監管,大力推行“異體監督”模式,持續規范監督和督查模式,使得基層不敢違章、不能違章,從而實現安全生產。再有就是逐漸完善監督制度,完善各種企業開工驗收標準,一切以標準說話,不符合標準,監督有權不讓開工,有權中斷施工,向國外的監督模式學習,從運行體制上尋求改革,賦予監督更大的權力。
4斬斷安全生產事故鏈的重大意義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保持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基本要求。斬斷安全生產的“事故鏈”,堅守安全生產紅線,既是行業領域所要承擔的責任,又是政府部門所要兌現的諾言;既是生產工作所要堅守的紅線,又是人民群眾需要獲得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海因里希法則.
[2]哈爾濱北龍湯泉休閑酒店有限公司“8·25”重大火災事故調查報告.
作者:張國旗 王萬紅 陳奇 單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