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機安全管理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近年來,浙江省海寧市農業發展保持較快速度,各類惠農政策積極落實到實踐中,農機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穩步提升,這為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隨著農業機械大量投入農業運輸及生產,其安全管理的新問題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如何結合海寧市實際強化農機安全管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保障農機化事業健康發展,這是農機管理部門和農機管理人員面臨的新課題。
1農機化發展與安全管理現狀
1.1農機化發展概況
截至2017年底,海寧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6.49萬kW,擁有各類農機具4.58萬臺套,農業機械原值達3.15億元。2017年,全市農機化總投入2454.51萬元,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全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7.36%,糧食生產主要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大大推進了海寧市現代化農業建設步伐。
1.2農機牌證管理
目前拖拉機與收割機實行牌證管理。海寧市現有登記在冊拖拉機798臺(農田拖拉機365臺、道路拖拉機433臺)、駕駛員1474名;登記在冊收割機53臺,駕駛員46名。根據省農業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拖拉機牌證管理工作的通知》(浙農專發〔2012〕78號),海寧市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停辦變型拖拉機(即貨廂與底盤一體的輪式拖拉機)注冊登記業務。
1.3農機安全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和工作職責,海寧市制定了相應的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實農機安全管理責任,從市到鎮(街道)、村和農機手逐級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狀,做到目標任務明確、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同時深入開展農業機械定期免費實地檢驗,切實提高農業機械的技術狀態,積極應用現代檢測設備科學檢測拖拉機安全性能,嚴格規范農機安全技術檢驗。為了嚴厲查處各種農機違法行為,加強警農協作,共同做好上道路拖拉機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起警農聯絡微信群,群成員由交警及農機管理站工作人員組成,目前已有101名。
2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農機部門缺乏安全管理手段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由公安交警部門對道路行駛拖拉機進行道路安全檢查、違法處罰,而農機主管部門僅負責農業機械登記、安全技術檢驗及駕駛證的核發和審驗等管理工作,農機管理部門缺少執法防控手段,僅依靠農機部門實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難度較大。
2.2鄉鎮農機安全管理人員非專職
海寧市鄉鎮(街道)農機安全管理人員中專職的較少,絕大部分人員還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五水共治”等其他工作,身兼數職,精力較分散,無法專心投入農機安全管理工作,制約了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鄉鎮農技中心發揮的農機安全管理功能和作用極其有限,對分散到各家各戶的農機無法真正有效地實施監督與管理。
2.3農機操作人員素質不高
現階段農機設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這就要求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與之適應。而調查發現,目前海寧市農機操作人員普遍年齡較大,其中50歲以上占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全市鄉村農機從業人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僅占9.47%,無法很好地適應農機的快速發展。部分農機操作人員為了片面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而對農機設備進行改裝,重使用而缺乏對農機設備的保養,導致農機的安全技術狀態惡化。部分農機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淡薄,使用假牌假證、脫檢脫保,超載超速、酒后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2.4外省籍變型拖拉機牌證管理不規范
目前約有800余輛外省籍拖拉機常年在海寧從事營運,其中相當一部分拖拉機存在不規范現象。這部分拖拉機遠離歸屬地,不正常接受年檢,安全技術性能無法保障,且駕駛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僥幸心理普遍。2017年核查的439輛外省籍拖拉機中,有問題的共有146輛,其中假證63輛、已注銷13輛、年檢逾期70輛,占總數的33.3%,這給農機安全生產帶來諸多隱患。同時,由于全國未建成統一的農機牌證管理系統,拖拉機牌證信息僅全省聯網,因此查詢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盡管我們對外省籍拖拉機采取了警農協作、聯合檢查、加強查詢、嚴格處罰等管理手段,但在外省籍農機牌證管理上仍面臨較大挑戰。
3改善農機安全管理的對策
3.1構建政府主導的農機安全管理新機制
農機安全管理是促進農機化發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在政府主導下,依靠多部門協作和社會的廣泛參與,才能使農機安全管理逐步走向法律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因此,建立起政府主導、農機牽頭、多部門合作、齊抓共管的社會化農機安全管理新機制至關重要。農機部門要切實加強與公安、交通、安監、市場監督等有關部門的合作,建立長效機制,增強信息互通,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優勢,開展經常性的聯合執法,從嚴查處農機違章、違法行為,共同做好農機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有效預防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
3.2立足農機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新起點
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機安全管理隊伍,是搞好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證。農機安全管理的工作特點和社會性質決定了其職業道德必須以全心全意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務為宗旨,以幫助農民發展生產、致富奔小康為工作目標。要在建立健全從市到鄉鎮(街道)、村農機安全管理網絡的前提下,經常性組織鄉鎮(街道)、村農機安全管理人員開展業務學習培訓、技能比賽等活動,努力提高農機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服務水平和為農民服務意識。同時,各級政府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農機安全管理隊伍,并在管理、宣傳教育等工作經費上給予保障,以確保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3.3營造“平安農機”全民參與新氛圍
無論是農機交通事故還是農田作業事故,防患于未然是保障農機安全的重要措施。在農機安全管理主要目標納入市、鄉鎮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年度工作考核指標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從市、鄉鎮、村、機手自上而下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新機制,簽訂責任狀并落實好各級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把農機安全管理納入整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定期考核,獎罰分明。同時要采用多種方式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利用電視、廣播、標語、微信、農民信箱、科技下鄉等形式宣傳有關農機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經常性地在鄉鎮(街道)、村、農機安全活動場所等組織舉辦一些農機知識培訓班、農機知識展覽和農機安全警示教育等活動,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農機安全生產意識,在廣大農村形成一個人人講農機安全、個個要農機安全的良好氛圍。
3.4開創外省籍拖拉機安全管理新局面
開展外省籍拖拉機整治事關農機安全管理全局。一是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拖拉機牌證管理系統。建立該系統將有助于農機部門更加便捷、有效地對轄區內外省籍拖拉機進行查詢與管理,同時也將大大降低假牌假證的可能性。二是加強對外省籍拖拉機及其駕駛員的專項整治,采取流動巡查和定點設卡相結合的方式,加大路面違法查糾力度,重點查處外省籍拖拉機涉及假牌假證、大噸小標、超限裝載、超速行駛、違法載人、脫檢脫保等各類違法行為。三是密切警農協作,加強信息互通與交流,同時積極做好與外省農機管理部門的溝通聯系,努力管理好外省籍拖拉機及其駕駛員的安全工作。四是研究建立并逐步擴大變型拖拉機禁(限)行交通區域,倒逼上道路拖拉機加快淘汰退出。
4結束語
農機安全管理工作是整個農機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農機化生產的重要手段,是農村經濟運行的鏈條,是直接為機手服務的窗口;因此我們必須正視農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各種困難,勤于思考,開拓創新,積極研究對策,切實落實有效措施,為農業現代化和建設品質生活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徐建明 單位:海寧市斜橋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