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安全管理論文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安全管理下的護理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2年1月開始將安全管理應用于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同時選取實施安全管理期間的54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45例,女295例,患者年齡最小17歲,最大80歲,平均年齡59.4歲。
1.2方法
對我院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并以分析結果為依據制訂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時對安全管理期間患者的意外事件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定。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共包含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
1.2.1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①燙傷。由于部分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伴有感覺障礙,特別是對于伴有局部知覺障礙及昏迷癥狀的患者,其對疼痛的感知敏銳性下降;加之醫護人員缺乏宣教,家屬使用熱水袋方式不正確等都可能導致患者發生燙傷現象。②誤吸。腦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意識障礙、神經肌肉損傷等癥狀,若患者家屬或護理人員喂食不當則極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發生。③跌倒。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多伴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步態不穩等癥狀,在進行肢體鍛煉時患者缺乏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評估,過量運動等都可能導致患者發生跌倒現象。④墜床。老年患者缺乏陪護,病床無床欄,加之患者意識模糊、情緒躁動等都可能導致墜床現象發生。⑤壓瘡。由于部分神經內科患者出現癱瘓癥狀,需長期臥床,從而導致局部因長時間受壓而出現壓瘡現象;同時患者長時間取半臥位引起的剪切力,也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進而引起壓瘡現象;另外,患者床單不平整、未及時進行清潔更換,尿管及其他雜物未拿出等也可造成局部皮膚受壓,從而引起壓瘡。
專業技術企業安全管理論文
1專業技術能對生產進行有效安全設計評價
任何項目在建設初期,建設成功后甚至生產過程中都要做安全評價設計。安全設計評價內容包括安全預評價、安全設施設計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專項安全評價。安全評價有時被稱作風險評價或危險評價,它是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項目中存在的有害危險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工程項目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以實現工程項目安全為目的。安全評價既需要安全評價專業理論的支撐,又需要專業技術和實際經驗的結合。無論是設計評價、安全管理評價、生產設備安全行為安全性評價、可靠性評價、作業環境評價、重大危險源和有害因素危險性評價都需要專業技術支撐。若對項目評價內容不熟悉,對評價項目必要的專業知識不清楚,可能就會造成評價過程出現遺失疏漏,評價內容不能應用于實際生產,甚至可能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起到反作用,釀成事故、損失。對項目每個工區專業技術知識了解透徹,就能在安全設計評價中采用合適方法。安全評價方法是進行定性、定量安全評價的工具,安全評價內容包涵很多,安全評價對象、目的有很大不同,安全評價指標和內容也不同,這都需要很好專業理論與實踐知識。對項目安全評價過程中,只要采用合理高水平專業技術知識,無論安全檢查表評價法(SCL)、預先危險分析法(PHA)、事故樹分析法(FTA),還是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LEC)、故障類型、事件樹分析法(ETA),甚至是影響分析法(FMEA)、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矩陣法等方法都能做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2專業技術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中的規程制度
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尤其針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應急預案等實戰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的制度更需要具備很高專業技術知識支撐。專業技術精湛,專業知識透徹,應急預案實際應用性比較強,處理問題方法就安全得當,排查隱患就能徹底及時,治理排除隱患方法措施就比較高明,就能做到省時、省力、安全。將專業技術應用到生產管理中有助于制定新技術、新工藝、新項目的安全制度規程,進而推進到生產順行、施工改造、隱患治理等過程中,從而更好地維護崗位人員的安全勞動保護和職業健康防護。
3專業技術能提高崗位作業人員的能力水平
專業技術在實際安全管理中應用得當,以提高崗位操作人員實際技術水平能力作為最根本落腳點。無論企業安全評價,還是規章制度,都需要專業技術支持。歸根結底總結一句話,必須把實際操作崗位人員的專業技術提高作為最根本目的。加強職工職業技術知識能力。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做好職工安全技術教育工作
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論文
1古建筑消防安全特點
1.1年代久遠,建筑構建易燃
與現代建筑不同,古代建筑的建筑方法多采用磚木構架、隼牟結構,建筑構建多出于耐用考慮而采用富含油脂的木材,且由于年代久遠,木料都已風干,極易燃燒。為了裝飾裝潢美觀,古建筑多采用彩繪、木料也多用油漆涂刷,一旦發生火災,燃燒蔓延速度極快。以遼陽為例,遼陽古建筑多為廟宇,除存在上述問題外,寺廟內有大量用于佛事的經幡、傘蓋,部分佛像還裹有絲織品,都屬于易燃物質。
1.2布局緊湊,易發連營火災
古建筑在布局上往往是組群布置,其組成是以單間構成單座建筑,以多個單座建筑構成庭院,再以若干庭院組成形式多樣的組群。在庭院布局中,大多采用“四合院”和“廊院”二種形式。以遼陽廣佑寺為例,寺廟有門房、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彌勒殿等眾多建筑群組成。建筑飛檐斗拱、殿宇相連,且沒有消防通道、防火間距,出于保護文物的考慮又無法進行大規模改造,一旦發生火災后既不利于安全疏散,又極容易造成“火燒連營之勢”。
1.3地偏路遠,火災撲救困難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古建筑特別是古代廟宇多建設在偏僻的山區,這雖然有利于僧眾修行,但卻給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此外,古建筑內多缺乏消防水源,且消防設施配備不全,一旦發生火災難于自救。一般古代建筑出于售票的需要,往往都是只設立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且采取門禁裝置,一次一人,入口不能出,出口不能進,加之游客僧眾眾多,一旦發生火災除造成造成古建筑損失外還極易導致踩踏事故,造成群死群傷事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農村旅游食品安全管理論文
1鄉村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基礎設施不到位,食品加工環境亟待改善
鄉村旅游食品加工和經營場所房屋面積不足,功能分區隨意,如存在食品加工與生活場地混用,隨意縮小食品加工區域等問題,極易影響食品的生產加工,造成生產場所的臟、亂、差,給食品的交叉污染帶來安全隱患。鄉村旅游的部分經營場所由于監管缺失等因素,食品加工缺少系統化的衛生防護設施和潔凈的就餐環境,部分鄉村旅游食品單位不具備餐飲器皿等的消毒設備。此外,由于缺少資金或服務意識、衛生意識落后等原因,部分地區存在環境衛生惡劣,以及防蟲、防鼠、防塵等設施不完善等問題,也是造成食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資金投入較少、設備不完備以及經營不規范成為影響當前鄉村旅游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1.2經營者自產或外購的食品原料存在安全隱患
河流、土壤等重金屬污染嚴重,在種植或養殖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以及激素類飼料等,都極可能導致鄉村旅游經營者自產的食品原料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污染。另一方面,在外購食品原材料也存在安全的隱患,如本地不生產的鮮活類產品,受運輸條件和運輸技術水平限制,在運輸過程中質量難以保障。部分鄉村旅游食品經營者在食品原料采購方面還存在著把關意識差、索證意識差、進貨渠道亂等問題,并缺少執行相關的食品原輔料衛生管理、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等制度,食品質量從源頭上就難以控制。
1.3經營者、從業人員缺乏食品安全衛生意識
“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其中“食品生產經營者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觀念不強。鄉村旅游具有季節性的特點,春夏秋冬四季輪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臨時、應時的思想由來已久,鄉村旅游食品經營管理者缺乏長遠發展的理念和打造精品理念,大多數從業者文化水平較低,并未經過系統化和規范化的食品安全衛生培訓,對食品安全問題難以引起高度重視。少部分經營者道德自律意識差,為牟取暴利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按照規定程序操作,違規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等,極易產生食品安全隱患。
民爆機電設備安全管理論文
1立足本職崗位,強化機電現場管理水平
加強民爆機電設備現場管理水平,提高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是企業提高生產水平、建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根本途徑,同時也是民爆生產行業安全質量生產的行業標準。只有機電設備安全質量標準化達到并保持一定的標準,才能使該廠處于安全生產的良好狀態,才能夠適應和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民爆行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機電工作完成情況
2.1從2002年以來,筆者先后多次主持、參加了銨梯炸藥生產線、雷管生產線的機電設備設計、改造工作,對銨梯炸藥生產線的混合上料系統、裝藥上料系統,雷管生產線的裝填工序、卡口工序等進行了全面擴能改造。先后對乳化炸藥生產線、鍋爐、水源井、變電所等進行了建設改造。尤其近年來對全廠的生產許可取證、安全評價檢查、安標取證等以及四項技術通過改造達標,使該廠各生產線的工作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產規模得到了很大提高,從而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同時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建設、四項技術等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22008年任命為機電車間副主任(分管車間生產安全、動力科工作),2013年任命為機電車間主任(負責機電車間、動力科全面行政工作兼設備管理和機電專項工程的具體業務)。該廠動力科的業務主要包括機電設備、鍋爐、環保、供電、供水、設備大中小修、專項機電工程改造、生產線改造等。首先從車間安全生產上,通過狠抓基礎管理和現場管理,保證了車間多年來安全生產的正常運行。作為生產一線的后勤保障部門,針對加工的機電配件,該廠從嚴要求,堅決杜絕不合格配件進入庫房,流失到生產車間。從生產供汽方面,筆者作為車間主任要求司爐工、鍋爐維護工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檢察條例、鍋爐運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保證了生產車間正常用汽供給,為該廠的安全生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2.3機電設備方面:作為主抓動力科業務的負責人,筆者緊緊圍繞全廠各車間各項安全、生產、經營指標。首先對全廠機電設備做到了如指掌,對關鍵設備、大型設備的運行狀況、運行周期、設備性能、關鍵零部件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編制修訂了該廠機電設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設備的管理機構和業務范圍、計劃更新大修、采購管理、基礎管理、庫房管理、統計管理、獎罰與責任追究等。每年和財務部門兩次對全廠機電設備進行盤庫核對。每年及時編制一五三廠機電設備大、中、小修周期檢修計劃,并嚴格按照周期性檢修計劃安排實施并每季度末進行驗收。
2.4外圍配件方面:嚴格按照設備的檢修周期,核定設備配件的采購計劃,對外圍配件的采購堅決執行局里的物質采購三級審批手續,做到了采購回的配件100%合格,做到了賬、卡、物品三相符。
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論文
1農村飲水安全概況
影響飲水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缺水,北部山區以山溪水或大口井水為飲水水源,春、夏常因旱缺水,遇干旱年份部分地區群眾不得不靠遠距離挑水、高價買水滿足日常用水需求;水質高氟、苦咸,由于地質原因造成我市咸淡水分界線兩側、遵化湯泉一帶地下水含氟超標;南部沿海地區飲水鈣、鎂離子超標,水質苦咸;有的地區鐵、錳超標,味道腥臭。水源污染,部分有毒有害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即排入河流、池塘等水體,工業廢渣任意堆放,其中有毒有害物質逐漸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工程損壞,部分飲水工程因設計壽命到期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現管道斷裂、井壁塌陷、淤積或供水設施損壞等一系列問題,致使工程停用、報廢。
2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成效
2005年,唐山市由實施“人畜飲水解困”轉入了“農村飲水安全”階段,實現了農村飲水從“量”到“質”的跨越式發展,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統計2005~2012年,全市共完成投資15.97億元,解決了4045個村、340.2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使受益群眾告別了遠距離拉水、買高價水、飲用劣質水的歷史。其中僅2006~2010年5a間總投入就達到了“十五”期間投入(1.09億元)的11.97倍,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數達到了“十五”期間總人數(41.60萬人)的8.18倍,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十五”期間的46%提高到了87%,全市農村群眾比省內其它地市提前5a用上了安全水、健康水。為確保農村飲水工程良性運行,長期效益,2009~2011年唐山市政府先后印發了《唐山市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對農村飲水工程的產權歸屬、管理責任主體、運行管理制度、水價制定及水費計收加以規范,不斷在全市掀起了“強化管理,狠抓落實”的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的熱潮,飲水工程運行管理基本構建呈現了產權責任明晰、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用水以量收費、水源保護日漸加強的良好局面。
3主要經驗做法
3.1加強領導,通力協作
為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市、縣2級分別成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也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建立了黨委領導、分級負責、情況反饋、跟蹤調研、巡回督導、抽查把關的工作機制。特別是2008年,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趙勇書記、陳國鷹市長親自動員調度,市人大專題調研督導、聽取匯報,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徐景田親自主持研究方案,王久宗副市長親臨農村一線抓落實,市政協副主席盧曉霞陪同省政協委員深入鄉村視察,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農辦多次督查和協調。各級領導靠前指揮、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提供了強大的組織和領導保障。
信息化煤礦安全管理論文
1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1.1通風網絡監測系統
這種監測系統與瓦斯監測系統大致相同,在實際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很多企業將兩者放在一起進行監測系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監測系統的準確性。這種監測系統主要由以下技術組成:網絡工程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監測技術、仿真模擬技術。對煤礦安全生產及井下作業情況、施工作業環境要求、設備的選擇都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其煤礦安全生產的穩定性。
1.2瓦斯監測系統
瓦斯監測系統有很多種,其系統結構大多不同,但是其功能性卻大同小異。瓦斯監測系統的硬件設備有:井上控制站、設備傳感器、傳輸設備、井下分站、傳輸設備等,其功能是完成煤礦工程實時數據的采集、傳輸和處理。傳感器是瓦斯監測系統中最重要的應用設備,主要有風速傳感器、瓦斯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
2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對我國煤礦生產的影響
2.1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對煤礦生產的影響
煤礦生產安全管理論文
一、目前煤礦管理機制的現狀
(一)企業的安全管理是基礎
從實踐中可以證明,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企業要從安全文化、設備安全、環境安全等多個方面入手,積極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同時,企業要把發展眼觀放得長遠,積極配合國家監察機構的工作,服從國家提出的關于設備換代、技術升級等有利于企業生產安全的要求,把以前欠下的“安全債”還清。
(二)企業的自我管理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看到的更多是利益而不是安全,這是因為安全的管理是要以時間為檢驗標準,不會馬上就看見效果,很多企業不希望在這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與資金。但是,在追求短期利益時,就顯得積極又主動,可見企業對短期利益的要求比對安全的要求要高出很多,這就導致從領導層至生產基層的安全意識相對缺乏。同時,一些企業對在崗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內部管理不到位,安全救護設備配備不健全,這一系列問題都嚴重威脅著煤礦生產的安全,阻礙著安全管理的推進。
二、強化安全管理機制的建議
(一)加大安全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