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光伏施工總結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光伏電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策略
摘要: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光伏電站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階段,能源較為缺乏,因此新型清潔能源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重點關注,在此期間,也強化了綠色能源的開發力度,其中光伏發電站是一種先進的發電技術,能夠滿足人們對綠色能源的需求。光伏電站憑借可再生能源,在實際的應用中不會造成污染,也備受國家和政府方面的支持。強化光伏電站建設的項目管理工作,就能夠進一步確保光伏電站的有效運行,提供可靠且穩定的電量。
關鍵詞:光伏電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策略
現階段,資源以及能源形勢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節能環保的重要性已被人們所熟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發電站是十分關鍵的能源產地,其效率和環保性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光伏電站是我國綠色能源項目的關鍵組成,也是日后重點的發展方向。
1光伏電站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作用
現階段,人們生活生產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環保意識也在增強,世界能源處于極度匱乏的狀態。光伏電站工程的發電流程能夠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之后再將電能通過電網來進行傳輸,是當前國家重點關注的綠色能源項目建設。光伏電站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太陽能向電能轉化的過程是具有環保性和穩定性的;②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光伏電站在能源的轉化方面也是無窮盡的;③在光伏電站建設期間,因為光能資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電站位置的選擇會受到限制;④光伏電站靈活且動態的并網形式,能加快和確保數據跟蹤的精準性,從而降低運行期間能源的損耗。
2光伏電站工程建設中項目管理的重點
光伏電站工程建設管理中,重點就是施工階段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將合同的工期作為建設的標準,根據動態控制原則,強化工程進度的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對存在偏差的節點進行適當的調整,這樣就能夠確保施工工作的有序開展。
新能源企業精細化管理探索
摘要:甘肅風力發電以及光伏發電正在快速迅猛地發展,這兩項新能源企業面對國內、國外的市場競爭壓力已不堪重負,恰是精細化管理為突破這一壓力提供了新的出路。在新能源企業中所謂的精細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將采購的材料、技術支持、人力投入、最終產品、后勤服務等一一結合起來達到統一、和諧、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對如何在甘肅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領域實現精細化管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濟發展;精細化管理;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安全
隨著2015年光伏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產業迅速進入國內市場,中國也全力以赴,但是中國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占比相比較全球來說有明顯的差距,有差距就有市場,加上化石燃料的逐漸枯竭和其對環境造成的嚴重環境不可自凈的污染使得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這兩種新能源發電方式更得大眾的認同,如何去以高效的方式去彌補國內外的差距是目前光伏發電領域的難題。加之目前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的發電站設計結構不合理、占地面積大、現場雜亂不堪,輸電通道的質量問題嚴重,施工人員不負責人,施工材料不合質量規定,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注意自身安全等,這一系列因素導致電站的收益相比較其他國家的低。對此精細化管理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它有著不可代替的優勢。
1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對所涉及行業的優化管理方式,比如在長輸管道項目中,精細化管理是在施工之前對項目的風險進行系統的估計與預算,在施工過程中對項目的實施進行數據化管理和監控,在施工后期進行質量檢測與處理等。精細化管理是以標準化、高效、專業化為前提,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中的“精”體現了其精髓,在精細化管理中精是管理者首當其沖要達到的標準,何以為精,管理者要抓住所涉及行業的關鍵點對其進行優化或者創新、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加大對材料的成本預算、改善檢測技術、合理分配人員等,不需要對過程中每個點都面面俱到。精細化管理中的“細”體現了其對管理措施的系統化、有效化,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管理措施要進行詳細的規定,要求項目實施者對其嚴格執行。精細化管理是管理者在遵從國家法律法規、社會經濟發展、科學發展、個人認識的前提下,使得人們對其的認同性以及所得結果利益最大化。
2精細化管理應用于新能源企業
2.1精細化管理對甘肅光伏發電領域的可行性分析
既有辦公建筑低碳改造管理實踐思考
摘要:文中以某一既有辦公樓項目的近零碳改造實踐為例,分析該項目利用被動式建筑設計及相關技術手段,以降低能源需求,結合主動技術措施提高能源設備和系統效率,實現零碳目標,總結了從應用全過程管理體系與全過程能耗指標來指導和評價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等各階段工作受控狀態的管理經驗。
關鍵詞:近零碳建筑;零碳改造;全過程管理;質量監管
1引言
近年來,我國極力推行碳中和政策,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建筑業的碳排放不容忽視。我國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推進超低能耗建筑的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截止2019年底,全國已有18個超低、近零、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1]。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政府將向低碳城區轉型作為其重點發展計劃之一。長寧區作為上海市的中心城區,區域發展步入既有建筑城市更新建設階段,大批既有建筑亟需修繕改造與功能提升。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之一,既有建筑的低碳、低能耗改造受到了社會及政府的廣泛重視[2]。本文通過一個已竣工交付項目的近零碳改造實踐案例,總結了既有建筑低碳改造中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管經驗,并進一步探索了未來零碳建筑改造的可持續性與可復制性,形成城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監管模式。
2項目概況與碳排放目標
虹橋迎賓館9號樓改造項目是長寧區低碳工作的試點工程,是上海市第一棟近零碳排放改造建筑。零碳建筑是指整年的建筑能耗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不消耗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根據《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導則》,超低能耗建筑指的是利用被動式建筑設計及相關技術手段降低能源需求,并通過主動技術措施提高能源設備效率,使相關能耗水平較2016年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降低50%以上[3]。該建筑位于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1591號虹橋迎賓館院內,為乙類辦公建筑。地上建筑面積為2866.2m2,建筑高度為12.0m,建筑層高為3.9m(頂層有部分坡屋頂,部分區域層高高于3.9m)。目前,建筑已經出現外墻滲水、窗戶密封不嚴、空調機組脫殼等外觀及功能老化現象,建筑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水平和能耗設備性能遠遠達不到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4]。為了適應現代辦公需求,業主對虹橋迎賓館9號樓進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建筑功能為高檔辦公樓,地上三層,局部一層、兩層,為磚混結構,主要功能房間為辦公室、會議室。長寧區建筑業管理中心通過對虹橋迎賓館9號樓改造項目的設計文件、施工過程、調試驗收等階段進行全過程監督和管理,推進近鄰碳排放建筑的改造,實現了年CO2排放量不超過25kg/m2的預定目標[5]。
3項目前期技術方案分析
光伏行業收購項目財務風險探析
摘要:近幾年,國家補貼遲遲未能兌現,民營企業現金流吃緊,轉讓需求加大,而另一方面,國有大中型新能源企業想要迅速實現規模擴張,并購因此盛行。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經歷過的幾個收購項目實際情況,總結了一些常見財務相關風險,并提出相應的應對建議。
關鍵詞:并購;財務風險;分析;應對措施
引言
截至2020年7月底,中國光伏裝機容量21883萬千瓦,光伏累計裝機規模首次超過風電,居世界首位,最近幾年光伏產業發展壯大,產業不斷升級,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光伏等新能源補貼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民營企業貸款大多采用融資租賃方式,貸款期限相對較短,貸款利率沒有優勢,還本付息壓力大,扣除還本付息現金流往往為負,民營企業現金流風險較大,轉讓光伏項目,獲取短期收益成為民營企業的一種選擇;而另一方面,某些國有大中型新能源項目因進入市場較晚、資源獲取不足,又有發展壯大需求。
一、收購概述
收購概念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企業并購動因可分為發展動機和發揮協同效應。但我認為國有企業收購民營光伏項目主要動因是通過收購,企業可以克服內部投資方式下項目建設周期、資源獲取以及配置等因素對企業發展速度的制約,在極短時間內將規模做大,實現規模擴張。對于收購方而言,收購的優點是方便、快捷,缺點確也是顯而易見,其中隱藏的各類風險就無可避免,國有企業在收購此類項目時更應擦亮雙眼,確實落實好盡調環節職責,將風險暴露在收購前,通過各種措施消除風險或轉移風險,切不可為了收購而收購,為公司發展留下后患。
二、光伏行業收購風險分析
機電工程核心競爭力提高方法
總結大型國有施工企業在卡塔爾、沙特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機電工程招投標和施工經驗,根據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重點闡述提高企業機電專業核心競爭力的五種關鍵方法。機電工程在各國現代工業和經濟發展史上占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國大型國企在國家“一路一帶”政策下,應積極進行企業結構轉型升級,承接亞非和中東地區的機電工程,在學習、創新和改進中建立先進的企業國際機電工程招投標、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體系,在與國際一流機電承包商的合作和競爭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核心競爭力,立足在準高端和中低端市場扎穩腳跟,為后期進入歐美等高端市場做好充足的準備。目前國企在國外承接的機電工程主要涉及建筑MEP、電力輸變電、泵站管網、水電站、火電站和新能源電站等。由于各國的機電發展規劃和投資額度相應固定,這導致中資企業內部、中資企業與當地機電承包商、國際機電承包商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國企開拓海外機電工程市場的目的在于維持利潤和開拓業務量,而工廠生產裝配調試一體化導致大部分設備專業性強的機電工程份額被掌握核心技術的設備生產商占有。作為機電工程總承包商,應整合FEPC資源,同時提高自身安裝管理和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建設國際優質標桿工程,在中東和非洲地區設立區域管理部和項目群,穩扎穩打,實現點線面的發展,盤活中低端市場。
一、國外機電工程招投標和履約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核心競爭力是指機電安裝型國企所特有的市場競爭優勢,具體體現在其技術和項目管理能力上,其貫穿于項目的招投標、設計、采購、安裝、調試、運行階段的全生命周期,能為項目產品的使用者和運營者帶來滿足其期望的功效。通過卡塔爾路賽場地、卡塔爾路賽CP1基礎設施、沙特KAP1&2軍營、沙特延布公共設施、阿爾及利亞233光伏電站第五標段等多個國外大型機電工程的招投標和履約經驗,發現如下五點制約國企繼續開拓準高端市場的困難和瓶頸。
1、項目管理的目標和任務不夠明確
施工方在項目履約階段的安全、成本、進度和質量管理目標不明確,尤其對業主對項目產品的期望不夠關注。
2、組織模式不合理和執行效率低
執行項目普遍采用線性組織結構模式,部門設置和人員配置未充分考慮中東和非洲地區該專業類別項目的特點和履約要求,因人設崗,而不是因崗選人。企業職能部門對項目部職能部門的監督和支持力度不夠,多數只能充當通知和收集報表資料的角色。在組織分工方面,工作任務分工和管理職能分工混亂,工程技術部、施工部、采購部、合同部之間職責劃分不清和協調力度不夠,未設置獨立的質檢部。工作流程組織:流程框架圖定義不實用,流于形式和紙面,特別是多部門協調、溝通和執行能力差。
高層建筑綠色施工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漸完善,建筑行業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建筑產業中涌現出了逐漸企業,該種現象推動了建筑行業發展的步伐。而且,高層建筑建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工藝技術的使用就是最常見的問題。怎樣的節能背景下采用綠色施工方法是文章將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下文對此展開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節能背景;綠色施工方法
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大環境下,高層建筑中也出現了綠色施工方法的理念。綠色房建工程的觀念主要強調房屋建筑建設過程生態系統不會遭受影響,在具體施工中十分重視資源的節省與環境的維護,在高效建成高層建筑的基礎上,還能夠保證生態環境的長遠發展,而且如此也能夠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態。
一、綠色施工的內涵
綠色施工主要指近些年在建筑建設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種以節能低碳為根本目的的工程施工技術,該種技術的使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筑建設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還可以大幅度提升施工質量。綠色施工方法的使用,要求在施工階段科學采用管理措施,令施工技術獲得發展的基礎上保證施工質量的提高。
二、節能背景下高層工程綠色施工的作用
(一)促進建筑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配電網高效投資評價體系創新探究
【摘要】本文以配電網規劃作為工程起點,堅持規劃引領,重視前期可研質量,強化項目建設過程監管,因時制宜、因需制宜逐步安排項目建設,量化配電網工程前后評估標準,多維度衡量項目投資效益,為后續規劃編制與滾動調整提供依據,確保配電網投資投向明確,安排合理,建設有序。
【關鍵詞】配電網;精準投資;評價體系
1背景
1.1電力體制改革,電價持續下行的必然趨勢。隨著國家對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動,發用電計劃和售電市場逐步放開,電網企業整體收入的下降將不可避免。因此,精準管控配電網投資行為,提高配電網投資建設效率、專注電網資產運營、提高輸配電服務水平是電網公司配電網項目管理的必然趨勢。
1.2企業穩健經營,電網轉型發展的必要需求。一方面,保持穩健經營和效益穩定,是電網公司當前經營工作的核心任務。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電網在連接電力供需、促進多能轉換、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中的樞紐作用,通過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改善電網輔助服務能力,為電網賦能,改變電網運行機制,增強電網安全抗擾能力,從而大幅提高社會綜合能效水平。
1.3轉變管理模式,提升投資效率的必行手段。傳統配電網投資經常采用粗放型、單線程的管理模式,如投資決策依賴人工經驗、專業間相互割裂獨立運轉、建設成效未進行專項分析等問題。配電網項目管理急需加快構建集約化的電網發展全過程閉環評價體系,提高配電網發展水平,滿足精準投資、精益管理的要求。
2配電網投資評價體系主要流程
建筑節能助力碳達峰探析
一、清潔供熱節能優先是關鍵
“占建筑用能1/4的供熱,是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著力點,通過提高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等措施,降低供熱量能耗是之前建筑用能減碳的重要途徑。”倪江波介紹說,近年來,住建部認真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要求,在建筑節能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在推動新建建筑節能完成節能30%、50%、65%三步走基礎上,北方居住建筑節能75%標準已經開啟新三步征程,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已頒發,規模化示范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已在部分地方啟動。這方面,我國雖然起步晚于發達國家20年,但節能標準已與發達國家水平相當。二是持續實施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截至2019年累計完成既有居住建筑改造15億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6億平方米。“清潔供熱的源頭是指示開展清潔取暖這項治理大氣污染工作和關系老百姓溫暖過冬的民心工程,為貫徹總書記關于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的指示,財政部聯合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共同開展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工作,推行取消散煤取暖,開啟了我國供熱清潔化的新時代。”倪江波介紹,2017~2019年共支持了3批43個試點城市,2021年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新增加20個城市作為第4批試點城市,要求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熱源清潔化改造和建筑能效提升,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倪江波表示,清潔取暖的難點在農村,住建部編制印發了《農村地區被動式太陽能暖房圖集(試行)》和《戶式空氣源熱泵供暖應用技術導則(試行)》,指導農村地區熱源清潔化改造和建筑能效提升,并在河南省鶴壁市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及時總結推廣鶴壁等試點城市“補初裝不補運行”經驗,財政資金只投到前期農房節能改造等初裝建設環節,運行階段不補貼,提出了“清潔供、節約用、能承受、可持續”的工作方針,形成初裝改造既清潔供熱、還通過建筑節能保溫改造農房圍護結構實現節約用能的清潔取暖投資模式,目標是節省運行費用使運行環節不需補貼。由于農戶增加的采暖費不多,熱舒適度提高,使用又干凈安全,最終實現了財政資金運行環節不補貼或者少補貼,農戶和政府財政都能承受,改造后的運轉模式可持續,受農民歡迎,沒有返煤壓力。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工作,為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進行了有益實踐。
二、建筑節能要為“碳達峰、碳中和”出力
建筑節能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倪江波認為,必須把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放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的高度來認識。一是中國現代化不能走西方現代化的傳統用能道路。工業文明以來的現代社會運轉及其發展,是嚴重依附在能源及其供給保障基礎上的,沒有能源,發展就無從談起,實現現代化更是無稽之談。然而,地球給予人類的能源資源是有限的,我國的人均用能量還遠低于發達國家,現代化征程上在做好節能的情況下用能仍然會大幅增長,這是客觀規律。但按西方傳統的用能型態,即依靠地球給予人類的化石能源發展,14億巨量人口走傳統西方用能道路,顯然走不通。我國必須按照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總要求,結合我國的國情,走出一條新路,即改變用能結構,用新能源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二是“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建筑用能低碳化。在現代化路上大幅增長的用能,必須是新能源。雙碳目標下,又要求新能源必須是低碳甚而是零碳的能源。中國現代化靠人均化石能源提升的空間有限,“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用能低碳化,雙向疊加,都指向建筑用能只能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這正是我國的產業優勢。“建筑領域必須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倪江波強調,建筑領域擔負著構建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綠色生活方式和綠色工作方式、綠色生產方式的重要責任。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城鄉建設、建筑工程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以及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等,是綠色生活、綠色工作以及相應綠色生產型態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城鄉建設領域建筑設計施工和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對建筑小區、社區,建筑的用能結構及其供給和使用方式,以及相應的生活、工作、生產方式做出安排,是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構建者,公共建筑中低碳生產和工作方式的創建者,工程建設及建筑運行使用的綠色建材、裝飾裝修、設備設施等的綠色生產的拉動者和貢獻者。另外,構建綠色低碳的城鄉建設布局,緊湊型建設城鄉,建設低碳城市,建設慢行系統,建設低碳建筑、功能完整社區、市政公用設施,推廣建設15分鐘生活圈設施,實現減少交道通勤,降低交通碳排放等,都是建筑領域的職責和貢獻重點。“我們不僅要完成好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任務,還可以為拉動相關行業的‘碳達峰、碳中和、發揮好重要作用,為中國特色現代化做出獨特的貢獻。”倪江波說。
三、作為建筑節能組成部分的清潔供熱如何做
“‘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新發展階段的清潔供熱,應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關于‘推動建筑用能電氣化和低碳化’要求,走出一條清潔供熱新路徑。”倪江波說。同時他提出如下建議。一是貫徹節約優先方針,落實“建筑領域要提升節能標準”要求,小步快走,在保證技術經濟性良好的前提下,盡快盡早達到超低能耗以至更高水平建筑節能標準,實現降低供熱端供熱量的節能目標。二是堅持低碳零碳供熱方向,轉變供熱熱源結構,大力發展可持續熱電聯產、工業余熱、核電余熱等熱源供熱,推動空氣源熱泵等替代燃煤燃氣鍋爐,加強淺層及中深層地熱運用等。三是新建農房應執行農村建筑節能標準,因地制宜實施既有農房節能改造,推進農房雙碳目標下的清潔取暖。四是大力推行農村屋頂光伏行動,推廣農村用能全面電氣化,包括取暖電氣化。引導大型企業與地方政府約定農村光伏商業模式,運用綠色金融、財政稅收、價格手段等組合政策,構建市場化運行環境。
作者:陳向國 單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