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衛生健康局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2019年,衛健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為目標,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展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醫聯體、信息化、特色專科建設、鄉村一體化管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提升了基層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能力,實現了全區衛生健康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現將2019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和2020年工作謀劃總結如下:
一、2019年重點工作
(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效顯著
2019年,衛健局作為全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牽頭單位,在深入推進衛健系統病媒生物防治、健康教育宣傳管理、“四小行業”綜合整治等工作的基礎上,緊盯標準、細化責任、持續發力,全區的創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達到國家暗訪評估標準。在宣傳發動方面,多措并舉、大力營造創衛氛圍,積極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干部群眾參與創衛達到8萬余人次。舉行了1500余人參加的創衛沖刺攻堅暨“黨員先行•全民創衛”啟動儀式,在居住區、人員密集場所發放創衛倡議書5萬余份,全面提升了市民知曉率和支持率。在垃圾清運整治方面,組織開展全區垃圾清零行動,2019年8月份至10月底共排查清理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積存垃圾33000余方,國省干道、高速、鐵路、綠化帶及河道周邊垃圾42000余方,一些存在十幾年的垃圾死角、陳年積弊得以清除。在居民小區、機關單位、工礦企業整治方面,對主城區198個居民小區、全區265個小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成立了6個由科級干部帶隊的專職督查組進區入院檢查督辦。7月份以來,共排查問題點2668個,目前已整改完成100%,清理居民小區、工礦企業等封閉區域內積存垃圾24000余方。在市容市貌管理方面,強化道路清掃、落實“門前三包”,全面清理占道經營和私搭亂建等“十亂”亂象,1500余家沿街門臉進行了搬家式大掃除、大消殺。在市場規范方面,投資760余萬元對海山市場進行了綜合整治;進行每日消殺,垃圾隨產隨收、日產日清,污水入管網。在病媒生物防制方面,邀請健康教育所和疾控中心的專家,對病媒生物防制的14大類孳生場所涉及的10個部門進行了多次的集中培訓,并現場進行了督導指導。對學校、醫院、公園、綠地、公廁等重點場所進行了專業的病媒消殺,消殺面積超過210萬平米。在“七小”整治工作方面,對主城區741家“七小”商戶嚴格執法、以查促改,發放《限期整改通知書》600余份,發放《責令改正通知書》150份,強制查封門店、設備設施40家。“七小”商戶整體創衛達標率已超過95%。在鞏固創衛成效方面,從2019年7月份開始,堅持四大班子領導親自帶隊到創衛一線開展志愿活動,每周五下午各機關單位集中開展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清理機關內外環境衛生;每周六利用半天時間,區直各部門到分包居民小區開展志愿活動,清理小區內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每周日上午,組織各單位到主城區背街小巷、老舊企業和拆遷區,輪換分包進行義務勞動,清理垃圾雜物,整治“十亂”。兩個月以來,參與義務勞動和志愿活動已超過30000人次,對主城區198個居民小區和699條背街小巷實現了全覆蓋。
(二)醫療聯合體建設持續深化
在2018年組建的松散型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基礎上,印發了《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擴大了醫聯體建設范圍,明確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區中醫院、區婦幼院為協作,14家鄉鎮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醫共體。一是在技術協作上抓好合作幫扶,由牽頭醫院派駐中層以上或主任醫師到基層衛生機構負責管理和坐診。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院分別與14所鄉鎮衛生院簽訂了技術協作等協議。通過人員派駐,不僅提高了醫共體內基層衛生院管理水平,同時還提高了醫院的業務水平。二是在財、物管理上,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專門成立了財管中心,中心主任由人民醫院財務科擔任,負責對下屬各鄉鎮衛生院的財、物方面進行集中管理,強化醫共體內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加大醫共體核心指標運行監測力度,及時進行預警干預,確保醫共體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三是在技術指導上,做好由上而下的技術下沉。一方面依托人民醫院,成立了區護理、院感、病案、急診急救、內分泌、藥學、檢驗、影像8個質控中心,進一步加強對各醫院業務質量控制指導;另一方面今年從醫共體牽頭單位抽調內科、婦科、藥劑科、檢驗科等科室骨干力量,共21人,其中人民醫院11人,中醫院4人,婦幼院6人,下派到基層衛生院開展業務工作指導。通過人員、技術的下沉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質量。
(三)信息化建設更加便民惠民
一是推進智慧醫療信息便民惠民工作。提升全區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建設應用水平,啟動醫療健康數據互通共享工作,群眾持實名認證的居民健康卡可在任何一家區屬醫院內查詢門診就診記錄、用藥處方、檢驗結果、住院記錄等個人信息。二是實現了與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第三醫院、市中醫院、市第四醫院、市第五醫院、市第六醫院、市第八醫院診療信息的互通共享。三是開展醫院信息系統更換工作。現有的衛生健康信息化系統核心服務器超出了安全使用年限,服務器運行不穩定,不能支撐區域醫共體開展。采用最新的“云”計算、“云”存儲技術更換核心服務器。目前,已與移動、聯通、電信等四家通信運營商溝通,召開了演示匯報會和各醫療機構評議會,初步意向確定為聯通、移動兩家公司,并與衛生健康委規劃信息處溝通對接,征求其意見建議,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動中。
(四)創建中醫藥強縣準備就序
2019年以來,我們按照省中醫藥強縣評估標準,多措并舉抓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促進中醫藥事業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印發了《建設中醫藥強縣實施方案》(鹿政辦函〔2019〕27號),確保順利通過省中醫藥強縣驗收評估。一是培育龍頭,打造區級中醫藥服務強院名院。區中醫院建立了具有中醫特色的“治未病中心”,設置了“名中醫工作室”。“腦病科”“心病科”“骨傷科”已成為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優勢特色明顯。二是做強樞紐,打造特色鮮明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為鄉鎮衛生院配備電針、多功能診療床等中醫診療設備70余臺件。全區12個鄉鎮衛生院,8個建成“國醫堂”、4個建設成標準化中醫科,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比例達到了100%。三是筑牢網底,中醫適宜技術在農村得到普遍應用。115個村衛生室建設成為中醫藥特色示范村衛生室。所有村衛生室配備中成藥均在50種以上,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等不少于4類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在基層得到了充分應用。四是推進中藥材和中藥材種植(養殖)示范園區建設。結合生之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特色半夏中草藥種植園”資源優勢,建立了“黃壁莊鎮生之谷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區”。各項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就序。
(五)衛健系統項目進展順利
2019年,衛健系統項目建設包括4個:一是人民醫院永壁分院項目。目前該項目已主體完工,二次結構已完成,第三方驗收已完成,消防水池周圍回填、地下室回填、拆外挑架已完成,現場清理、內部整理已開始。二是上莊鎮衛生院項目:2019年5月1日已陸續搬入,目前已正常開展業務工作。三是銅冶鎮中心衛生院項目:該項目正在進行項目立項和征地,計劃12月底完成項目立項和可研,項目征地和組卷。四是山尹村鎮衛生院項目:該項目已遞交立項的資料,地上附著物涉及農戶已全部評估并賠償到位。區規劃局已批復符合規劃要求,現已將組卷資料提交至規劃局,等待批復。
(六)基本公衛和居民免費體檢工作成效明顯
2019年,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衛健局始終把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作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持續強化績效考核和資金管理,有力保證了各項任務扎實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群眾健康獲得感不斷提升,各項服務指標完成情況均高于國家和省市要求。2019年7月,國家衛健委資金監管中心就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到我區調研,對我區的基本公衛項目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全區居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由兩年一輪改為一年一輪”,為落實好體檢工作,衛健局認真謀劃,積極推進,確保廣大群眾享受到區委惠民舉措。截止11月中旬,我區已為轄區內居民免費體檢166551人,體檢率75.86%。各醫療機構針對檢出的異常人群進行了延伸服務和定期隨訪工作,共計942人次,醫療機構自付金額65002.2元。
(七)鄉村衛生健康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平穩推進
鄉村衛生健康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是2019年20項民心工程之一。按照省市《關于推進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們堅持示范帶動,以點代面的工作思路,遴選銅冶鎮中心衛生院和寺家莊鎮衛生院2所衛生院28所村衛生室作為推進試點。經過不懈努力,我們建立了“六統一”管理模式,合理規劃配置了鄉村醫療衛生資源,推動了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增強了村衛生室醫療服務能力,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在繼續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一般診療費所需補助資金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基礎上,計劃將村衛生室電費、水費、網費、供暖、醫療責任險、醫療廢物集中處理費等七類項目年均共計127萬元進行補助,保障村衛生室正常運行。同時,落實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的注冊在崗鄉村醫生,給予每人每年500元補助,資助其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直至其滿60周歲,享受養老待遇。已年滿60周歲的享受原“赤腳醫生”養老補助。相關資金補助工作已經通過政府常務會研究,全區鄉村管理一體化工作計劃2019年底在全面推開。
(八)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平穩推進
一是全面落實兩孩政策。積極推廣計劃生育網上辦事大廳和“計生辦證”APP手機客戶端,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辦證環境,極大的方便了群眾。二是落實各項計生獎勵和扶助政策。2019年嚴格按照規定條件進行了審核,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一次性救助12人,發放資金5.2萬元;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生活補貼98人,發放資金43.44萬元;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養老補貼98人,發放資金22.98萬元;享受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生活補貼98人,發放資金17.52萬元;享受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養老補貼67人,發放資金11.46萬元。獎勵扶助2019年新增217人,死亡退出81人。今年確認獎扶對象4018人,發放獎扶資金385.728萬元,特別扶助新增2人,退出3人。確認特扶對象112人,發放特扶資金57.06萬元。三是積極推動醫養結合。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65歲以上老年人開通就醫服務綠色通道,特別是對高齡、重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就醫便利服務,在掛號、就診、收費、取藥、住院等窗口明顯位置設置“老年人優先”標志。實行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提供簽約服務,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建立健康檔案,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務。
(九)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先診療后付費”等優惠政策全面落實。貧困患者免收住院押金、自費診療項目告知和“一日清單”制度全面落實到位,切實保障貧困患者就醫權益。2019年,累計入院救治貧困患者118人次,全部執行了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其中縣域內入院30人次,縣域外入院治療88人次。醫療費用總計31萬元,人均自費861.10元,自付比7.72%。二是“大病集中救治”質量進一步提升。全區執行25種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確定人民醫院、區中醫院為大病集中救治定點醫院,今年大病集中救治18人284人次,所有大病人員全部納入臺賬管理,做到集中救治不漏一人。同時加大了25大病宣傳培訓力度,提高了有關人員和群眾對相關政策的知曉率。三是扎實開展“一站式”報銷結算服務。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全部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實現通過一張報銷票據完整體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政策的落實。四是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履約服務。全區組建家庭簽約服務團隊14個,努力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的全覆蓋。全區慢病簽約服務需救治人數116人,救治率100%。
(十)全區醫療技術發展較快
一是人民醫院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強。開展了冠脈介入手術76例,其中急診PCI介入治療10例,此項技術填補了空白;成功實施首例3D引導下的肺微小結節穿刺術,標志著此項技術水平已跨入醫療技術領域先進行列;全面啟動“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設,對于提升全區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建立區、鄉、村三級聯合救治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購置1.5T超導核磁一臺、6兆直線加速器和DR數字成像系統,引進了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設備,最大限度滿足全區人民就醫需求。二是中醫院的中醫龍頭示范作用效果明顯。腦病科建設成為省級重點發展專科,心病科和針灸理療科被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省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同時為支持特色科室骨傷科開展高難度手術,投資300萬元完成了百級手術室升級改造,引進椎間孔鏡設備,完善了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治療方法,實現了精準治療。2019年7月,區中醫院“卒中防治中心”建設通過國家衛健委腦防委專家組評估驗收工作。三是婦幼院的婦幼保健工作更加便民、惠民、利民。今年7月,婦幼保健信息便民觀摩會在區婦幼院召開,我區的“互聯網+智慧婦幼”服務系統的預約診療、線上支付、保健知識推送、孕婦自主建檔等七項服務功能,受到了衛健委和各縣市區的一致好評。四是鄉鎮衛生院的重點特色科室成效初現。大河鎮中心衛生院新開展六項中醫理療康復術和三氧大自血治療,收到較好效果;永壁分院的中醫特色理療科、兒科依然保持較強的發展勢頭;寺家莊衛生院在治療婦科盆腔器官脫垂方面取得突破;銅冶鎮中心衛生院與省二院骨科協作開展保膝階梯治療,成功實施一例脛骨高位截骨+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等等,各鄉鎮衛生院特色專科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十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深入實施
主題教育安排部署后,衛健局第一時間召開了動員會議,成立了領導機構,制定了實施方案,開展了集中學習研討交流,深入調查研究,講授了專題黨課,進行了檢視反思,以實際行動推進主題教育全面開展,并取得明顯成效。黨組班子成員共檢視出42條問題,均已經整改完成并長期堅持。同時積極推進10個專項整治。一是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自查發現鄉村醫生隊伍老化、能力不足預防接種工作不規范兩個問題,均建立整改措施并整改落實到位;二是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教育管理寬松軟、基層黨建主體責任缺失專項整治。共自查發現基層黨組織未按時換屆和上寨鄉衛生院等5個單位黨員活動室未達到“七有標準”兩個問題,均已整改到位。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專項整治。防范重大傳染病流行蔓延、防范化解突出公共衛生事件和防范群發性職業病均建立健全了工作機制,制定了防范措施,確保不發生任何重大風險事件;四是為民服務解難題專項整治。衛健系統各醫療衛生單位已經為群眾患者解決難題95項,例如人民醫院DR放射科設備陳舊,患者排隊時間長問題,已于2019年10月完成了新設備購置,已投入試運營,進一步方便患者就醫;區疾控中心健康證辦理時間長,經整改公共場所健康證辦理由原來需要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山尹村衛生院大廳位置布局不合理,老年人通行不便,就診拿藥不方便,經整改已經完成門診大廳外部重新改造,增設無障礙通道,使老年人就醫方便,等等。五是其余對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置若罔聞應付了事弄虛作假陽奉陰違問題;干事創業精氣神不夠患得患失不但當不作為等6個問題專項整治均自查未發現問題。
二、2020年工作謀劃
1、繼續做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涉及的愛國衛生組織管理、禁煙控煙、病媒生物防制等各項牽頭工作,全面落實好重點場所衛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宣傳等一系列重點工作,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保駕護航,確保2020年通過國家的驗收評估。
2、加快銅冶鎮中心衛生院和山尹村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力爭跑辦完成項目前期手續,2020年底前開工建設。永壁分院項目竣工投入使用。
3、繼續抓好全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知曉率。加大項目工作的培訓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人員的培訓,突出培訓針對性。加強鄉村醫生的信息化工具使用培訓,提高工作效率,適應當前醫改整體推進過程中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新要求。探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新模式,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建設我區特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積累經驗。
4、繼續做好健康扶貧工作,圓滿完成健康扶貧各項任務。落實好計劃生育各項獎勵扶助政策。
5、加大健康扶貧推進力度。做好全區農村貧困人口25種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執行先診療后付費工作,督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優化服務流程,確保貧困人口自付比例不超過10%。
6、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繼續開展醫療服務行動提升計劃,完善質控體系建設。充分利發揮8個質控中心的作用,督促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斷調整、完善、改善醫療服務的內容和措施,確保醫政各工作穩步推進,認真開展病歷質量評審、醫院等級評審。大力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加強護理人員培訓與管理,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
7、在廣泛征求各醫院意見基礎上,結合衛健委規劃信息處建議,加快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方案定稿并組織開展實施,爭取2019年底開始試點運行,到2020年區級三所醫院及鄉鎮衛生院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助力區域醫共體建設,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加大資金投入,開展遠程心電中心,影像中心建設。
8、繼續推進醫共體建設工作,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相關政策落實情況,探索以專業科室為主的緊密型醫共體,以點帶面,通過逐步擴大專業科室范圍,逐步形成區域內緊密型醫聯體。
9、繼續推進優質服務暖民心行動,增加基層醫療機構的巡查力度,針對各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基礎環境提出改進性意見,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制度工作計劃,定期到各醫療機構進行輔助用藥、院感管理、醫療亂象的督導查檢,落實好上級的各項文件要求。
10、繼續加快深化醫藥衛生綜合改革工作。按照省、市醫改工作要求,做好人民醫院省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縣級公立醫院督導檢查和醫改數據監測上報工作,促進藥品零差率銷售、藥占比、醫務人員經費支出占比等相關工作開展。同時,做好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藥品零差率銷售監管工作。
11、強化重點藥品監控機制建設。完善縣級公立醫院重點藥品監控機制和備案制度建設;加大“四合理”和“雙排序、雙公示”的處罰力度;繼續加強“兩票制”工作開展落實;做好省級藥品平臺藥品采購監管工作;確保抗菌藥物合理使用。
12、深入推進全區一體化管理工作,嚴格落實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六統一”管理。
13、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信息化服務質量,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據對接。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保基金費,建立績效考核機制。
14、啟動第二年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遴選4所鄉鎮衛生院(李村、宜安、上寨、永壁)開展創建活動。
15、繼續推進出生缺陷干預工程項目,做好免費孕婦無創產前基因篩查項目和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加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的監督管理及轄區0—6歲兒童近視防控工作。
16、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完善中醫專科專病防治體系和中醫藥服務網絡。做好中醫藥繼承創新工作。
17、推進預防接種門診的提檔升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