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態環境局終工作總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市局的關心關懷和正確領導下,余干生態環境局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短板,全力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大力推進八大標志性戰役、實施30個專項行動,統籌協調了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做好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文章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生態環境質量得到了持續穩步改善,全縣PM2.5年均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96.9%。
一、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1、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完成了備用水源地木溪水庫保護區報批和矢量數據制定。二是開展了鄉鎮級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全縣農村千噸萬人水源地進行了劃定報批。三是簽訂了布袋閘斷面、余干黃灣村斷面信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的協議。四是開展我縣境內信江及其主要支流、鄱陽湖余干湖區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狀況排查。
2、大氣污染防治。一是對我縣建成區內10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進行了現場摸查,并對7家企業進行了整改。二是對轄區內工業爐窯進行核查,對2家燃煤爐窯使用單位下達限時整改要求。三是積極響應上級要求,主動申請第三批綠色低碳縣試點。四是在城區范圍內排查建筑工地、道路改造、露天堆場、渣土運輸車輛、餐飲企業、露天燒烤、燃煤鍋爐等,并建立臺賬,結合環評,掌握各類污染源治理措施運行情況。五是全面宣傳和大力推進非移動道路機械編碼登記工作。六是加強機動車環境監管,對我縣兩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查。七是認真落實秸稈露天禁燒管控工作,進一步完善鄉、村、組三級管理網格,明確網格管理責任人。同時,余干生態環境局、公安局等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進行高密度巡查。
3、土壤污染防治。一是對涉重企業環境管理臺賬、全口徑重點行業企業清單進行了全面核實梳理,確保完成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的目標。二是全面完成7個自然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三是對已錄入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系統的地塊開展排查工作。四是對涉危企業加強監管,督促10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危險廢物年度申報登記及管理計劃的備案(含網上申報登記)。五是督促2家土壤污染防治重點監管單位制定了土壤自行監測方案和土壤隱患排查工作方案,并開展土壤自行監測,監測結果已向社會公開。
4、開展輻射安全管理。一是督促協助轄區內13家醫院(衛生院)完成輻射安全許可證到期延續換證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協助4家醫院(衛生院)進行了核銷。二是對轄區內15家涉射線裝置使用單位進行例行現場檢查,建立臺賬,并對發現問題的單位要求整改。三是對電力、通訊行業電磁輻射安全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二)強化環境監管,加大執法力度
1、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開展了環境保護大檢查專項行動及重點行業環境專項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專項整治、信江流域水環境污染防治、涉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302人次,檢查企業69家次,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檢查12次,發現環境違法行為2個,行政處罰3家,處罰金額合計85萬元,移送公安2家,處理信訪投訴46件。
2、工業園區污染整治略見成效。對工業園區所有企業進行環境保護大排查,按照“一廠一策”明確整改內容、時限和要求,依法下達了整改通知書6份,責令停產通知書1份。
3、對在線監控設備安裝聯網進行督促檢查。督促6家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控并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其中,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余干生活污水處理廠氨氮、總磷監控設備已安裝并聯網。
4、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對飲用水源地各級保護區范圍內從事種植、畜禽養殖、圍網養殖、網箱養殖等開展調查摸底,配合相關部門依法清理張家港水源地周邊區域的放養畜禽、堆砂、停船等影響水質安全的行為。
5、扎實做好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工作。對我縣沿江沿湖排污口標牌進行了設置。對涉及到礦山、廢品收購、物料堆場等7個點位進行現場調查核實,初步形成問題清單并實施分類整改。
6、扎實開展“清磷行動”。加強環鄱陽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11個涉磷重點行業的排查,建立總磷不達標企業清單,明確整改措施。
7、環境信訪案件處理積極有效。加強了各類環境信訪案件轉辦、辦理及跟蹤辦理工作。全年共辦理信訪案件46件,結案率100%。
8、認真落實好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案件的報送工作。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整改問題涉及我縣有11個。目前已有2個完成銷號,3個已經完成整改,其余的6個也達到整改序時進度要求。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環境信訪件8件,經核實,不屬實的1件,屬實和基本屬實的7件,均在時限內辦結。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督察組反饋我縣13個問題,整改工作均達到序時進度。交辦我縣環境信訪件16件,重復4件,實際12件。已解決完成11件,1件正在整改中。省環保督察反饋我縣17個問題,12個共性問題,5個個性問題(3個已完成,2個達到序時進度)。
(三)穩定開展環境監測
1、做好水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完成了縣城飲用水水源地和13個鄉鎮欽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完成全年水質斷面采樣工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和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2、對全縣13家企業自行監測方案進行審核,并對企業自行監測結果進行監督管理和及時公開。完成了全縣39家排污企業的環境統計審核上報工作。
3、完成了長江經濟帶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的選址和四通一平工作以及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工作。
4、加強空氣自動站和水質自動站的后勤保障工作,確保自動站的穩定運行。
(四)搞好項目行政審批服務工作
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積極主動做好企業咨詢、協調、服務工作,全年環評審批73個項目,核發12家企業排污許可證,26個項目登記表備案,否決項目2個。
(五)強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2019年,我縣SO2排放總量為1501.56噸,較2015年下降了68.58%,NOx排放總量為2681.67噸,較2015年下降了66.82%,在預定總量控制指標內,完成我縣2019年SO2比2015年下降3.42%,NOx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2.09%的減排目標。COD排放總量為9907噸,氨氮排放總量為982.9噸,在預定總量控制指標內,完成我縣2019年COD排放總量9948.5噸,氨氮排放總量1033.3噸的減排目標。
(六)農村環境保護與生態創建工作卓有成效
1、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污染專項整治,加大對農村污染企業的規范整頓。一是積極參與由縣政府組織的相關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拆除4家規模以上的養豬場,責令退養1家規模以上的養豬場,11家養豬場建好污水處理設施并達標排放。關停5家污染企業。二是參與由鄉政府組織的水產養殖治理,拆除投餌機18臺,嚴格要求養殖戶在我縣域的江、河、水庫水產養殖實行“人放天養”的國家相關政策,三是積極與公安、農業等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農村秸桿焚燒污染環境行為,全年處理違法焚燒秸桿案件5起。
2、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綠盾2019”專項行動,落實康山候鳥自然保護區環保督查,從嚴排查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排查到位,查處到位,整改到位。
3、加強生態創建工作,組織申報市級生態村1個。
(七)有序推進污染源普查工作
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開展,全轄區實際調查普查對象數量共879個,其中工業源357個,規?;笄蒺B殖場35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5個,生活源416個,移動源66個。目前,所有普查數據經過審核、專網產排污核算,比對核實,均已規范歸檔。
(八)開展環境宣傳與加強能力建設工作
利用各種平臺,廣泛深入開展環境宣傳。一是積極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二是積極參與“安全生產宣傳月”、“節能宣傳周”、“12.4憲法日”活動,組織人員在東山大街擺放宣傳展板12塊,發放宣傳單10000余份,接待群眾咨詢100人次,現場接受環境問題投訴5起。三是利用“微博”、“微信”、“政務信息公開”等網絡新矩陣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四是多形式參加部、省、市級各種業務培訓。五是積極做好生態環境系統垂直管理各項工作。
(九)穩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和精準脫貧工作部署安排,堅持每月不少于兩次的貧困戶走訪,扶貧產業穩步推進,做到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監管。
(十)加強管理,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1、制定了2019年度黨建工作計劃、2019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全體黨員干部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
2、結合主題黨日,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召開了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和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結合本局的工作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3、實行“一崗雙責”,把黨風廉政建設列入工作日程,納入了領導班子目標管理。
4、做好了“一清單一報告兩檔案”收集、整理、歸納、匯報工作。
5、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認真填報了廉情信息等各種表格
6、加強了干部職工日常管理工作。規范各種制度,進一步治理了怕、慢、假、庸、散突出問題。
7、嚴格遵守“三重一大”監督管理制度,對全局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等事項堅持按照議事規則和相關程序來決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2019年,我局各項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農村環境問題突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艱巨、現有環境綜合執法、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儀器無法應對多變的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等問題客觀存在。
三、2020年工作計劃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實際,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穩定相結合,緊扣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兩大核心,著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一是繼續把好項目審批關,嚴格控制新污染源。二是全力推進我縣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標志性戰役、30個專項行動,把水氣土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嚴格環境監測監管,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四是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改善農村環境質量。五是堅持從嚴治黨,加強生態環境隊伍建設,為全縣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