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業農村局工作要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抓好生豬穩產保供
2018年爆發非洲豬瘟以來,加之環保政策的出臺,我縣養豬行業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生豬產能總體下降明顯,2020年為確保我縣生豬穩產保供,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以豐鑫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公司是集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儲存、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在公司原有5萬頭規?;B殖場基礎上,根據公司發展規劃快速再建20萬頭生豬規?;B殖基地,搶抓機遇,擴大產能,使全縣生豬存欄量明顯提升,2020年公司計劃出欄生豬8.5萬頭。
2、依靠豐鑫實業有限公司自有生豬養殖基地和全縣其他生豬養殖場(戶),快速整合縣域生豬資源擴能增效,擴大生豬屠宰加工能力,2020年公司計劃屠宰加工生豬36.5萬頭(含代宰加工),確保生豬市場自給率達到70%以上,同時擴大其他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經營效益。大力提升中小養殖場戶標準化、規?;⒖茖W化養殖水平,完善生豬養殖場生物安全措施,減少各種疫病的發生,壓實非洲豬瘟防控主體責任,保證生豬健康生長,提高成活率、出欄率,增加養殖效益。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對縣內貧困戶發展生豬養殖,每戶給予500元補貼。
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2020年市政府下達我縣壓減籽粒玉米任務4.83萬畝,按市照整體要求,結合我縣實際,以112線、111線、半虎線、張承高速及重點景區沿線地塊為重點,計劃新增種植山楂、山櫻桃、菊苣、中藥材、蔬菜、雜糧等特色高效和節水作物5萬畝;同時,打造3個千畝示范區,一是半虎線窟窿山鄉結構調整中藥材種植示范區:由遠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9618畝;主要種植中藥材艾草7000畝,種植其它中藥材2618畝。二是111線土城鎮結構調整蔬菜種植示范區:通過合作社、大戶流轉土地成方連片種植蔬菜2000畝。三是張承高速、112線結構調整山楂種植示范區:通過、統一組織農戶及企業流轉土地采取龍頭企業+農戶+訂單模式,統一種植山楂4000畝;目前已制定《2019年秋—2020年夏農業結構調整推進方案》和《農業結構調整補貼實施方案》;成立了成立農業種植結構工作領導小組,將任務分解下發到各鄉鎮,正在積極的落實中。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
大力發展雜糧、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等產業。雜糧產業選擇具有一定區域規模、產業基礎較好的鄉鎮發展雜糧8萬畝;蔬菜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其中露地菜穩定在13萬畝,設施菜增加0.4萬畝,達到2萬畝;肉牛產業實現存欄達17萬頭,出欄14萬頭,肉牛規模養殖場達55個;肉羊產業以樂拓牧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實現存欄達到40萬只,出欄38萬只,規模場達到80個的目標;奶牛存欄穩定到2萬頭以上,青貯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年產鮮奶9萬噸。
四、加快品牌建設
按照“一帶一業、一園一品”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區域、企業、產品“三位一體”品牌戰略,著力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市級區域公用品牌3個(“黃旗小米”、“烤羊”、“有機奶”)、中國馳名商標2個(緣天然、維樂夫)、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黃旗小米)、生態原產地2個(菊粉、野生杏仁粉)、著名商標3個(九龍醉、滿鑫、綠洲藥業),今年推進“烤羊”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爭取豐鑫實業的“滿鑫”豬肉、榮達農業的“福國益農”進入農產品企業品牌。
五、做大做強新型經營主體
通過《產業扶貧全覆蓋扶持政策》《有機農業示范園區扶持政策》《集體資產收益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扶持政策》、《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補貼實施方案》《省級農業產業化發展貸款貼息項目實施方案》、《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等支持平安高科、豐鑫、樂拓、愛尚羊、昌達、榮達、黃旗皇、元始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拉動農民增收。
六、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現有12個科技團隊,其中國家級院士工作站3個,產業扶貧工作站7個。針對產業科技需求,在鞏固原有科技支撐體系基礎上,2020年繼續組建特色產業發展推廣服務團隊,聘請種養殖業專家指導產業發展,建立村級產業發展指導員,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新建農業創新驛站兩個;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成益農信息社309個,實現全縣覆蓋;健全農產品市場預警監測體系,抓好全縣20個農牧業農產品市場信息采集點建設。
七、發展農村新業態
推動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建設,構建環京農產品物流圈。打造“國家1號風景大道”等3條鄉村旅游精品觀光路線和中國馬鎮、湯河康養等兩個特色小鎮,推動農業一二三產有機融合。
八、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1、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鞏固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用好扶持政策引導土地經營權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探索確權成果在推進土地流轉、抵押貸款等方面的應用,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流轉率達43%以上。
2、持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鞏固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果,攻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難關,推廣雙灤區肖店村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和平泉市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8月底高質量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任務。
3、培育壯大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創辦各種形式家庭農場,完善登記注冊服務,市級示范家庭農場達到28家。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社,有序清理“空殼社”,抓好省級示范社建設示點1個,推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經營模式,重點打造1個示范聯合體。新組建股份經濟合作社1家。
九、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
圍繞振興鄉村戰略,突出我縣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2020年重點抓好三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打造振興縣域農村經濟新引擎。一是依托我縣壩上避暑旅游資源優勢,發展滿、蒙民族風情游、休閑、避暑、度假游、時差蔬菜、中草藥、油菜花海種植等壩上現代農業觀光游,打造壩上御大線旅游觀光經濟發展示范區;二是以黃旗鎮為中心輻射帶動土城、窟窿山、小壩子、選將營等五個周邊鄉鎮,發展以黃旗小米為主的有機雜糧種植、深度加工、名優和地理品牌打造于一體的小米現代農業園區;三是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以特色民居、民宿體驗、自然景觀觀光旅游、有機蔬菜種植、特色養殖等多產業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打造環云霧山鄉村旅游,蔬菜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