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以突出培養(yǎng)公民法治精神、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為目標,以做好“七五”普法收官和“八五”普法謀劃為主線,以落實普法責任制為抓手,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廣泛宣傳病毒疫情防控法律法規(guī)、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與法治鄉(xiāng)村建設,推進依法治理,真正讓法治宣傳教育強起來實起來暖起來,為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決勝“九場硬戰(zhàn)”營造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一、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tǒng)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1.將學習宣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作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務,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進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推動領導干部發(fā)揮示范帶頭作用。
2.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求,結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四中全會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大力宣傳我國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3.結合學習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黨內法規(guī)學習宣傳。突出宣傳黨章,在“七一”前后,集中組織開展黨內法規(guī)宣傳教育。
二、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學習宣傳
4.拓寬憲法宣傳渠道,豐富憲法宣傳形式。深入開展憲法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鄉(xiāng)村、進軍營、進家庭、進網絡、進“兩新”組織、進宗教活動場所等“憲法十進”活動。積極參與省普法辦組織的光影頌憲法、書法說憲法、微課講憲法、網絡學憲法等憲法宣傳系列活動。
5.組織策劃好2020年“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繼續(xù)開展憲法宣傳微動漫、微視頻征集活動,積極參與全國、全省“我與憲法”優(yōu)秀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
6.大力開展各類專題普法活動。組織實施“抗擊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普法行動,廣泛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條例、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guī)宣傳。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大力弘揚平等自愿、誠實信用、權利義務一致等法治精神。深入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教育,加強國家安全法律法規(guī)宣傳教育。加強信訪法治宣傳教育。利用各種重要時間節(jié)點,加大對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與健康促進法、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
7.積極參與開展《浙江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促進條例》大宣傳專項行動。按照“三服務”活動部署,組織普法工作站講師、普法志愿者開展普法系列講座,提供法律服務。
8.深入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活動,繼續(xù)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掃黑除惡、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九場硬戰(zhàn)、“無證明城市”改革、縣域治理現代化等重點工作開展專項法治宣傳活動。
9.做好地方性法規(guī)的宣傳貫徹工作。依托各類線上線下法治宣傳平臺,積極開展《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guī)定》等地方性法規(guī)的宣傳。通過1058電臺《你演繹我解讀》欄目、方言說法、農村大喇叭宣傳等系列舉措,在全縣范圍內形成地方性法規(guī)的濃厚宣傳氛圍。做好典型案例的搜集、宣傳,通過以案釋法的形式,提升地方性法規(guī)宣傳的教育警示作用,促進地方性法規(guī)作用的發(fā)揮。
三、加強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工作,提升全社會法治化水平
10.進一步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探索建立領導干部學法清單制度。加強和推進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以憲法為主題的年度法律知識考試,進一步完善考試情況反饋通報機制。
11.貫徹落實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開展省級青少年綜合性法治教育基地申報工作。參與第五屆全省學生“學憲法講憲法”等活動。
四、深入推進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設
12.貫徹落實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部署,挖掘傳統(tǒng)法治文化、紅色法治元素,推進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廣場等陣地建設。發(fā)揮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作用,做好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申報工作。
13.挖掘本土法治文化。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精神”融入法治建設,納入法治文化內容。引導、鼓勵專業(yè)文化團隊參與法治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深挖本土法治人物、法治典故,將法治元素融入剪紙、麥稈帖、唱新聞等民間藝術中,推動法治文化與非遺文化、行業(yè)文化、地域文化融合發(fā)展。推動法治文化進文化禮堂。積極參與全省法治文藝匯演和“流動大舞臺——法治宣傳浙江行”欄目。
14.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分工方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全民守法普法,營造全社會講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環(huán)境。
五、進一步落實普法責任制
15.進一步貫徹省“兩辦”《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普法主體多元化、普法資源集約化、普法方式多樣化、普法機制科學化。重點單位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加強對落實普法責任制的考核檢查,實行第三方評估制度。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常態(tài)化、制度化,安排國家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旁聽庭審一次。
16.進一步貫徹省“兩辦”《關于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的意見》,開展省級公益性普法社會組織、普法工作室、普法文創(chuàng)企業(yè)培育活動。
17.深入開展以案釋法工作。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案例庫建設,健全“以案釋法”案例匯編、、研析等工作機制,定期以案釋法精品案例。
六、廣泛開展融媒體普法
18.積極參與省普法辦、省華數電視“社會大普法融媒體平臺”建設。加強大數據應用,大力依托移動通訊終端、公共視聽載體以及微信、微博、學習強國等平臺深化“普法”新媒體矩陣建設,制作一批適合新媒體平臺傳播的普法海報、短視頻。
19.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市普法辦印發(fā)的《關于建立媒體公益普法制度的意見》,落實新聞媒體和互聯網傳播平臺公益普法社會責任,廣泛傳播法治題材的微電影、微視頻、微動漫等新媒體宣傳作品。
七、不斷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水平
20.組織開展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申報工作,深入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qū))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認真完成省、市普法辦關于省、市兩級民主法治村(社區(qū))的創(chuàng)建要求。
21.按照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加強法治鄉(xiāng)村建設的要求,推動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xiāng)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實施推進村(居)“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培養(yǎng)工程??偨Y“誠信守法企業(yè)”“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依法治理經驗。
八、做好“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及“八五”普法規(guī)劃制定
22.制定“七五”普法檢查驗收方案,組織專題培訓,收集匯總“七五”普法成果,做好總結驗收。積極參與第二屆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創(chuàng)新案例推薦活動。
23.以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依法治國新要求,科學謀劃“八五”普法規(guī)劃。
九、進一步探索完善守法普法協調小組體制機制
24.落實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及其守法普法協調小組交辦的任務。認真完成2020年法治工作要點中的相關任務。召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加強組織協調,統(tǒng)籌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5.加強普法與依法治理部門黨的建設,加強政治和業(yè)務培訓。加強法治鄉(xiāng)村建設講師團、以案釋法專家?guī)旖ㄔO,吸納法律專業(yè)人員加入普法志愿者隊伍。強化基層調查研究,充分領會上級精神、結合基層實際,切實做好各項工作,防止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