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鄉村工作謀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2020年是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接力奮進,開創全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做好2020年工作,不僅關系著鄉黨委、政府班子的整體影響力,更關系著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提檔升級。全鄉上下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一致、擔當實干、甘于奉獻,為推動新時代美麗建設不懈奮斗。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為目標,堅持"快轉型、重生態、抓鄉風、促發展"工作理念,按照"1234"("1"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總目標,"2"即依托五賜線和110國道"兩帶區位優勢","3"即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基層黨建、脫貧攻堅"三項重點工作","4"即全面提升特色種養、生態綠化、鄉村旅游、勞務經濟"四大富民產業")總思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
二、工作重點
圍繞全鄉發展思路,2020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原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因地制宜,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1.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農村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垃圾處理、"雙代"及無煙煤新能源推廣為重點,嚴格落實上級政策,分類謀劃推進措施,在維護、提升現有村莊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成果基礎上,全面做好村莊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實現村莊環境衛生整潔、基礎設施健全、能源利用環保目標。2.綜合謀劃鄉村產業壯大。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積極培樹"一村一品"發展格局,大力提升"蘭姑娘"紫皮蒜、"趙家梁"西甜瓜、"王玉莊"生豬、洋河北岸糯玉米等傳統特色農產品影響力,加大對神水富硒大米、稻田蟹、富硒蔬菜、特色雜糧等新型農產品品牌的打造推廣力度,全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靠攏中高端食品市場消費需求,借力京冀對口幫扶"快車道",打響本土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逐步實現不同產業區間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有機聯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鄉村農產品種養殖銷售產業網,提高市場競爭力;緊抓五賜線沿線5個村列入全區鄉村振興示范區有利契機,通過完善神水康養小鎮新羊屯、生態觀光小鎮鄒家莊等舊成果,建設林果采摘小鎮第七屯、孝賢小鎮賈賢莊等新亮點,提升張貴屯"百福林"、鄒家莊"溯源臺"等創意人文景觀小品,力爭實現鄉域景點推出新舊銜接、各具風格,形成"兩線多節點"的建設藍圖,為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奠定基礎。3.提高村民綜合素養,構建美好家園共建共享機制。借力"播唱善美孝"主題實踐及農民講習所、基層理論宣傳點平臺,廣泛組織鄉村群眾開展集體活動,通過大喇叭統一廣播傳遞時政訊息、合唱增加鄉親鄉情、開展先進模范評比,樹立榜樣標桿、推選"鄉賢",引導自我管理、組織培訓,提升村民技能等,全力提高村民綜合素質,振奮新時代農民精神氣,使"村莊是我家,愛國愛家愛村莊"思想深入民心,牢固樹立村莊主人翁意識,自覺投身建設家園、維護家園隊伍,實現鄉村建設群體以村民為主,鄉村建設成果以村民滿意為準,推動村級管理村民自治進程。
第二方面,全面優化鄉村發展環境。1.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嚴格企業準入及日常監管,對"散亂污"和"僵尸"企業實行及時關停或轉型升級,有效盤活閑置廠房、閑置土地,根據實際情況實行閑置資源合理歸并再分配,實現騰籠換鳥、資源有效重組,推動工業企業向綠色、高效、科技方向發展。2.農業資源有效整合。結合土地流轉、扶貧脫貧等工作開展,對全鄉各村土地、房屋、人員、公共設施等"家底"進行全面掌握,統一制定規劃、推進綜合利用,推進農業農村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實現由"各自為政"式小農經濟向大數據、體系化鄉村發展格局的轉變。3.發展理念更新轉變。進一步強化鄉村兩級服務發展意識,通過完善服務發展制度規范建設、加強鄉村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引導,將"來找我辦事"轉變為"去為您服務",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切實增強服務水平,努力營造優質、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吸引經濟發展載體成功落地本鄉建好著陸場,實現"種好梧桐樹,留得鳳凰在"建設目標。
第三方面,合力推進綠色生態鄉村建設。立足"兩區"建設總目標,多措并舉推進"綠色"建設。嚴格實施造林綠化補植補造,謀劃引導庭院綠色經濟發展,嚴守防火禁牧工作防線,全力維護、擴大鄉村生態綠化建設成果;全面維護110國道綜合整治成果,對沿途企業實行嚴格管理,企業環境衛生責任制落實到位,嚴格企業綠色準入,對"散亂污"企業一律實行關停并轉,同時繼續盯死煤炭物流業,嚴防死灰復燃;改革大田農業模式,提高農村產業化發展水平。全力推動西甜瓜、糯玉米、青貯等本地特色農作物規模化種植,逐步縮小大田玉米種植范圍,有效解決秸稈二次收貯、焚燒秸稈污染大氣環境等問題,結合土地流轉、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逐步完善,鼓勵個人或集體成片承包土地經營,為發展建設高品質、規模化特色農業莊園提供可能性;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河道巡查及清理工作,堅決打擊非法河道采砂行為,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在2019年河川區村莊4500余戶實施"氣代煤"、400余戶實施"電代煤"工作成果基礎上,繼續擴大"雙代"及潔凈型煤覆蓋范圍,同時全力做好工程后期保障,持續推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第四方面,著力提升鄉村文化水平。緊扣本土特色,深挖傳統文化及當地資源影響力。1.創意小品助力鄉村特色旅游。繼續舉辦全鄉"玉米節"和"神水節"兩大節日,提前謀劃"蘭姑娘的約會"紫皮大蒜采摘節、"金色麥浪"新羊屯稻田攝影界、張貴屯"西甜瓜嘉年華"等創意活動,以收大蒜、編蒜辮、游稻田、尋魚苗、品神水、采甜瓜等適合短途親子游多樣小品,充實本鄉特色旅游環節,助力多彩鄉村影響力提檔升級。2.實現"打棍"文化與手工業發展相輔相成。在"打棍"文化成立演藝公司實現專門經營、赴市赴省參加各類展演、走進校園成為體育健身項目基礎上,謀劃結合各類節日活動,通過印制"打棍"專題撲克、制作"打棍"形象泥人雕像、葫蘆畫、串珠制品、風箏、氣球等,多渠道廣泛擴大龍池屯"打棍"省級非遺文化知名度,同時為鄉村手工業發展開辟新方向。3.延續擴大鄉村人文歷史財富。實施"鄉村能人"計劃,對鄉域內各行各業能人巧匠、杰出代表、行業模范等進行登記造冊,成立團體、組織活動、加強聯絡、挖掘潛能,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為鄉村多元發展積蓄人脈力量;實施"鄉村歷史文化載體名錄冊"計劃,對全鄉范圍內"神水廟"、"真武廟"、"奶奶廟"、歷史遺留窯洞、戲臺及經典磚雕青瓦房等進行全面摸底登記留影,記錄鄉村發展歷史,接力鄉村文化傳承。
第五方面,全力維護鄉村和諧穩定。1.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放松,對對黑惡勢力"苗頭"實行嚴密排查、"露頭就打",堅決將黑惡勢力消滅在萌芽狀態。2.對全鄉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進行及時完善規范,抓實各村綜治工作站、綜治小區長、小組長功能責任落實,對傾向性、苗頭性矛盾隱患做到及時發現上報。嚴格執行鄉、村接訪AB崗安排,對重點信訪問題及時"下訪約訪"、召開領導班子會研究解決方案,落實"五包一"臺賬,對重點人員保持嚴密關注,全力將信訪訴求中斷、解決在鄉村兩級,堅決杜絕因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強、政策掌握不全面,溝通不及時、不到位而發生群眾赴上級信訪問題出現。3.對鄉域內河道坑塘、鐵路公路沿線、燃氣管線、企業生產等重點領域安全安排專人定時嚴密巡查,對發現的問題隱患進行及時整改或上報協調處理,對非法采砂、鐵路公路兩側私搭亂建、企業安全措施執行不到位等行為實行從重嚴厲打擊,同時通過安全教育課堂入村、入校、入企、入戶及村級大喇叭廣播、"幸福"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等方式廣泛宣傳安全用電、火災防控、非法傳銷、正當防衛、緊急搶救等知識,提高群眾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和技能,全面維護鄉村和諧穩定。
第六方面,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針對全鄉20戶42人未脫貧人口,要保持持續關注、強化后續措施,積極創新方式方法,全面助力徹底消除貧困。1.維護現有脫貧成果。嚴格落實上級扶貧措施,對惠民政策落地情況進行不定時"回頭看",嚴密關注脫貧人口動態,因人因事靈活調整具體幫扶內容,確保脫貧戶穩定不返貧。2.探索綜合防貧機制。通過不斷夯實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推進鄉村產業改革壯大、提高村黨組織戰斗力、增加村集體收入等,牢固搭建鄉村發展平臺。結合加強困難群眾技能培訓,引導自強不息、勤勞致富思想入心入腦,增強內源動力,變"幫你富"依賴模式為"我能富"勵志扶貧模式,從根源消除貧困。3.堅持"陽光"扶貧原則。重點針對扶貧資金使用、扶貧項目實施及項目建設成效做到全程監督,通過嚴肅自查、接受他查及拓寬舉報渠道,全力規范措施環節,堅決杜絕違紀違法行為發生,積極營造風清氣正扶貧大格局。
第七方面,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始終堅持以黨建推動改革、引領發展。1.強化意識形態引領。通過深入開展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播唱孝美善"主題實踐活動、主題黨日、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員政治生日,黨員慰問走訪等,廣泛傳播黨的聲音、展現黨的時代風貌。結合宣傳國家惠民政策、回顧黨的奮斗歷史、展望國家美好明天,大力提振廣大黨員及村民歸宿感、榮譽感、精神氣,凝聚紅色正能量,牢牢把握思想輿論陣地主動權,為黨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夯實群眾基礎。2.規范基層組織建設。嚴格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鄉村黨支部工作實行不定時自查、督查,重點檢查黨支部活動是否按時組織、手冊填寫是否規范到位、黨員認識是否有所提高等;研究制定《農村干部和村級事務規范化管理辦法》,對村級組織的地位、職責及其相互關系、村干部選拔任用處理及黨務、村務管理等內容進行全面規范;完善"雙述雙評"考核機制,補充分管工作權重考核,通過健全制度、明確要求,推動鄉村黨組織建設沿劃定路線規范前行。3.嚴格紀律作風建設。實行"四風"問題整治常態化,聚焦工作內容、紀律作風,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通過嚴肅自查、接受他查、全面整改,以問題發現推動工作完善提高;適時組織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根據具體工作要求及鄉村黨組織建設發展情況,充分利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管黨治黨"法寶",切實達到"加強集體監督、完成集體凈化、集中集體智慧、實現集體完善提高"目標;持續加強日常學習教育,通過嚴格執行以精神為核心內容的理論政策學習安排、定時集中觀看警示教育宣傳片、撰寫學習心得體會等,切實提高鄉村干部政策理論水平、增強紅線意識,樹立忠誠、擔當、干凈政治品格,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三、保障措施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2020年帶來的不僅是新機遇更有新挑戰,全鄉干部必須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勤勉務實的作風、更加昂揚向上的斗志,切實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全力推動全鄉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團結一致、忠誠擔當,接力奮斗不放松。黨的及四中全會為鄉村發展指明了方向,鄉村振興總目標已定,全鄉上下、各村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2020年發展戰略機遇期的非凡意義,必須做到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忠誠擔當,圍繞全年重點工作,上下一心、繼續奮斗,以新時代新風貌、新作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高標準完成。
二是落實責任、對標對表,緊盯目標加油干。鄉黨委、政府對全年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完成標準,同時組織開展不定期調度,對任務落實進展進行關注、對出現的問題桎梏進行研究解決、對優秀經驗做法進行鼓勵推廣,全力推進工作目標高標準落實到位。各村主要領導必須切實負起第一責任人職責,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示范引領,合理擺布班子成員,對重點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鄉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三是嚴明紀律,嚴格用人,保持本色不改變。鄉黨委、政府將全年目標任務作為目標管理考核主要內容,進行嚴格考核。組織專門力量,對鄉村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不定時督導檢查,將工作落實、干部作風、紀律執行等情況作為對干部實績綜合評價的主要依據,對工作推進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對不擔當、不負責、不作為的進行問責挪位,樹立鮮明用人導向,以問責倒逼鄉村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干凈做人、清白做事,全力營造清正廉明、陽光向上的干事環境、保持廣大黨員干部"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