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穩步推進臍橙生態復產實施方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為穩步推進臍橙生態復產,做強臍橙首位產業,實現興果富民強縣,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精神,全面落實縣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聚焦打好六大攻堅戰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委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三禁”“三停”“三轉”加強生態保護的實施意見〉》(安字〔2015〕15號)文件精神,堅持生態為先,持續抓好臍橙這一全市農業首位產業,科學穩步有序推進臍橙復產。重點做好潔凈環境、修復生態、示范引領工作,徹底清除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全面杜絕“三無”柑橘苗木。2019年完成5萬畝果園生態修復任務,新增復產面積2.5萬畝,其中建設標準復產示范園35個,示范面積達到1萬畝。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守生態紅線,嚴禁破壞生態環境,禁止毀林種果,堅持生態修復先行,建設生態果園。充分發揮生態屏障作用,抵御病蟲害,挖掘綠色生態財富。嚴禁在高速公路沿線兩面山、景區周邊、縣城規劃區范圍內復產,且原有果園必須退果還林。嚴格執行果業發展“十不準”(見附件1),每個果園必須建設隔離防護林,實現“園在林中、林中有園”的生態發展目標。
(二)堅持科學布局、嚴格審批。科學編制復產規劃,萬畝基地由縣果業局統一組織規劃,千畝基地由鄉(鎮)負責規劃。更加注重生物的多樣性,不強調規模化、集中連片復產開發。實行最嚴格的審批制度,堅持自主申報、集中審批。50畝以上的須經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場核實批準,50畝以下的由鄉(鎮)核實批準并報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審批時,必須嚴格把好“三關”:一是周邊黃龍病樹是否清除,二是地理條件是否符合條件,三是果園建設是否符合生態建園標準。
(三)堅持農民主體、示范引領。出臺政策鼓勵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和能人鄉賢回鄉創業投資建設復產示范園。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及主觀能動性,引導農民按照現代農業理念復產臍橙,切忌一哄而上無序發展,確保復產一塊成園一塊。嚴格執行復產秩序與技術規范,扎實有序穩步推進臍橙生態復產。先行建設臍橙復產示范園,總結經驗,推廣復制。
(四)堅持源頭治理、標準建園。進一步規范臍橙苗木市場,鐵心硬手整治“三無”柑橘苗木,確保脫毒苗木全覆蓋。堅持種植無病毒苗木,大苗上山定植,實現“一年定植,二年試產,三年成園”目標。按照標準化、生態化技術規范,高標準、高規格建園。支持創建全程機械化、水肥一體化、噴藥智能化、建園生態化、果品精品化的高標準復產示范園。
三、復產模式
(一)龍頭企業引領模式。由龍頭企業牽頭組織,采用“龍頭企業+果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建設模式。一是龍頭企業為建設主體,山地統一流轉至企業,企業負責投資經營;二是由企業在示范基地內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農資采購、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病蟲防治,分戶投資經營及實施作業。
(二)合作社合作模式。示范園區域內果農自行組建合作社,按章程統一運作管理。合作社運行機制重點是統一修復生態,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采購農資,統一病蟲防治,統一品牌營銷,分戶投資管理核算。
(三)家庭農場獨立經營模式。重點扶持50畝以上的果業大戶成立家庭農場,獨立完成生態修復、投資建園、生產管理等工作。家庭農場要在縣果業部門及鄉(鎮)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建設標準果園,積極加入臍橙產業聯合會,參與縣級品牌創建活動。
四、主要措施
(一)潔凈復產環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為清除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以及“三無”柑橘苗木工作“第一責任人”。鄉(鎮)、村兩級為潔凈復產環境主體,精準扶貧掛點幫扶單位協助掛點村抓好失管果園和病樹清除工作。各鄉(鎮)要加強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清除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充實專業砍伐隊力量和裝備。縣城規劃區、涉及項目用地等重點區域,果農不愿意砍除的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可以由鄉(鎮)負責做好普查摸底,對現存果樹株數造冊登記,調查組、果農等相關人員簽字,現場拍照留存建檔,并經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核定后,由鄉(鎮)、村組織清除,并由鄉(鎮)為果農出具病樹砍除證明,砍除后3年之內土地被征用的,可以按登記的數量給予補償。砍伐隊清除失管果園和病樹工資由鄉(鎮)工作經費中列支發放給專業砍伐隊。啟動復產之前,要全面完成復產區域內的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清除任務。4月25日至6月25日,集中兩個月時間開展“全縣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大清楚”活動,各掛點幫扶單位要組織全體幫扶干部到掛點村參與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清除,確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病樹清除任務。清除失管果園和黃龍病樹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先打藥后砍樹,規范處理樹蔸。嚴厲打擊“三無”柑橘苗木繁育、銷售和栽種等行為,堅決杜絕本地露天育苗及外地“三無”柑橘苗木流入。縣生態執法局、果業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市監局等部門單位要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大查處力度。
(二)修復果園生態。各鄉(鎮)要根據《2018-2022年果業發展規劃》總體要求,認真細化復產詳規,確定復產區域,做到發展有規劃、復產有秩序。原則上可復產區域,按生態修復要求達標后,才允許復產種植,禁止復產區域必須實行退果還林。2019年,完成5萬畝果園生態修復任務(見附件2)。
(三)規范山地流轉。堅持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原則,規范有序做好山地流轉工作,確保復產順利推進。一是堅持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原則,在相關法規框架下開展流轉工作,不搞強制性、一刀切。原則上,執行原有流轉合同;原先未簽訂流轉合同(協議)或合同即將到期的,雙方協商重新訂立流轉合同;雙方協商不成功的,由鄉村兩級調解。二是各鄉(鎮)要成立土地流轉糾紛調解小組,由林管站、果技站人員組成。調解小組要認真做好土地流轉糾紛調處工作,防范群體事件發生。三是雙方重新訂立流轉合同的,可適當提高租金標準,統一流轉年限30年。四是規劃為禁止復產區域的,實行退果還林,原則上山地歸還原山主,果園主與原山主也可重新協商確定經營主體責任。
(四)實行示范引領。鼓勵龍頭企業、果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帶頭建設復產示范園,總結推廣示范經驗,探索走出一條科學穩步有序推進臍橙復產的新路子。大力推廣示范水肥一體化、噴藥智能化、病蟲綠色綜合防控新技術。
1.選定示范區域。根據復產許可必備條件,結合果農意愿,選擇在條件較為成熟、群眾基礎較好、交通便利的區域作為復產示范園,一類鄉(鎮)至少抓好3個以上千畝示范園建設,二類鄉(鎮)抓好2個以上千畝示范園建設,三類鄉(鎮)抓好1個以上千畝示范園建設(鄉鎮分類見附件3)。各鄉(鎮)要在5月31日前向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經審定后方可實施建設。
2.確定復產模式。各鄉(鎮)要積極組織創建復產示范園區域的果農進行充分討論,共同確定復產模式,并報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每個示范園要切合實際,確定符合當地現狀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復制性的復產模式。
3.規范標準建園。嚴格按照生態化標準果園技術規程推進示范園建設,科學規劃,合理分區,修復生態,完善設施。要做好深翻改土,平整條帶工作,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要推行大苗上山定植,“寬行窄株”模式栽培。要建立統防統治體系,應用綠色植保防控技術,防控木虱、黃龍病等病蟲。10月15日前,要完成示范園大苗定植工作。
4.組織申報驗收。由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織驗收,以鄉(鎮)為單位,對每個示范園進行申報驗收。根據驗收評分細則,逐園評分。經驗收合格達標的,兌現扶持政策補助。
(五)保障生產安全。指導果農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農資,推行綠色防控技術,防范農殘超標及損毀品牌等風險,保障果品質量安全。堅決打擊噴施“甜蜜素”“四環素”及其它不明化學物質等違法違規行為。縣農業農村局、生態執法局、果業局等部門單位要成立聯合執法隊,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宣傳動員和執法查處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分管(對口聯系)果業工作縣領導任副組長,縣發改委、財政局、果業局、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生態環境局、生態執法局、電商辦、文廣新旅局、水利局、農機局、供電公司、金融局、扶貧辦、臍橙產業聯合會等單位負責人,以及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一辦三組”(辦公室、規劃審批組、生態修復組、示范建設組),辦公室設在縣果業局,由臍橙產業聯合會名譽會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縣果業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縣農業農村局、林業局、電商辦、文廣新旅局、生態執法局、農機局主要負責人為副主任。辦公室成員單位要安排專人集中辦公,負責全縣臍橙復產日常工作。各鄉(鎮)要成立相應機構,安排專職力量抓好臍橙復產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壓實工作責任。嚴格實行復產工作屬地責任制,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為復產工作第一責任人。脫貧攻堅工作掛點縣領導負責督促掛點鄉(鎮)抓好復產工作,重點負責抓好復產示范園建設的牽頭組織工作。縣、鄉兩級分管領導具體抓好轄區內臍橙復產各項工作(見附件3)。
(三)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召開鄉村各級干部會議、戶長會議等,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營造全縣上下“講復產、議復產、抓復產”的濃厚工作氛圍。大力宣傳生態復產有關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貧困戶積極參與復產臍橙,確保有持續穩定收入。充分調動復產主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再次掀起新一輪果業發展高潮(宣傳標語見附件4)。
(四)加大政策扶持。縣財政要積極籌措、整合涉農項目資金5000萬元扶持臍橙生態復產示范園建設。財政扶持采取先建后補的方式,由鄉(鎮)按照建設要求組織完成各項示范園建設任務,報經縣臍橙復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驗收合格后兌現扶持政策(見附件5)。
(五)加強技術服務。加強果技隊伍建設,重新選聘村級果技員,按照果業面積5000畝以上(含5000畝)的村配備2名,1000-5000畝(含1000畝)的村配備1名,1000畝以下的相鄰2個村配備1名的標準配備村級果技員。加強果技隊伍管理,鄉(鎮)、村果技員專職專用,鄉(鎮)果技員不準安排駐村及其他工作,適當安排工作經費,發揮技術力量作用,做好新一輪果業發展技術服務工作(見附件6)。
(六)強化督查考評。復產工作實行定期督查制度,年終進行考核驗收,驗收合格的兌現各項獎補政策。失管果園、黃龍病樹及“三無”柑橘苗木清除、生態修復、示范園建設三項工作為臍橙復產工作督查考核主要內容。對失管果園、黃龍病樹及“三無”柑橘苗木未清理到位的鄉(鎮),取消獎補資金。對復產工作考評達標的鄉(鎮)給予相應的工作經費獎勵;不達標的鄉(鎮),給予通報批評,并由鄉(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分別向縣委、縣政府作書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