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實施方案,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繼續深入推進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鞏固2018年脫貧解困工作成果,完成2019年脫貧解困階段性任務,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精神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改革創新年”行動為主抓手,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確保城鎮貧困群眾與全區人民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二、實施步驟
1.制定實施方案。制定下發《司法局城鎮脫貧解困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責任股室等。
2.成立組織機構。成立司法局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領導小組和司法局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扎實推進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
3.組織業務培訓。組織相關股室人員進行培訓,重點學習省、市、縣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相關政策文件,保障貧困戶精準分類、精準施策方法流程、提升業務水平。
4.開展政策宣傳。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運用致一封信、張貼海報、懸掛標語、印發手冊、入戶宣講等形式,使扶貧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5.實現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對喪失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貧困群眾,政府兜底;對有勞動能力但就業困難的貧困群眾,采取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加強技能培訓,提供就業機會,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對因突發原因造成生活一時困難的,以救濟救助為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以節日慰問及提供經濟支持的方式進行幫扶。同時,對特困戶定期進行幫扶慰問,送去關懷與溫暖。
6.運用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手段,解決好幫扶對象的各類矛盾糾紛,無償為他們提供公證、律師及法律援助服務,達到建設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切實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擴大法律援助范圍,組織開展法律法規咨詢、提供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區司法局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設立脫貧解困辦公室,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切實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建立健全多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做到對脫貧解困工作定期研究、定期調度、定期協調。
(二)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措施落實機制,推動對象精準識別、精準扶貧;進一步完善資金保障機制,確保政府扶貧資金投入到位;進一步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建立科學評價標準、考評體系。
(三)注重培訓宣傳。組織學習掌握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大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力度的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把握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的特點和規律。結合學習貫徹意見,組織開展業務培訓,確保各相關股室全面準確掌握文件精神及相關政策規定、保障標準、工作方法,提升基層政策理解力和工作執行力。及時總結和宣傳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先進典型,充分運用各種媒體和宣傳文化陣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營造合力助推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同步小康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