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追求生活的品質,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人們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離不開對食品的檢測,只有通過有效的食品檢驗檢測才能提高食品的安全質量。通過對食品檢驗方法的介紹,以及對食品檢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為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提出一些建議性措施。
關鍵詞:食品安全;檢測方法;質量控制;解決措施
0引言
人的生活離不開食品,食品是維持人正常生活所需物質的來源,食品的品質好壞直接決定了生命是否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質和注重養生,對食品的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在我國,近期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比如地溝油、毒生姜、饅頭中的增白劑、餐飲中的增味劑、食品運輸過程中的防腐劑等,這說明了食品安全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加強對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問題研究十分必要。
1食品檢測的抽樣方法
在食品的檢測中,主要的抽樣方法有2種,隨機抽樣法和區別抽樣法[1]。隨機抽樣法是指工作人員隨機抽取食品樣品的方法,在抽樣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樣本的衛生,防止污染,同時要保持樣品的結構完整。樣品的完整對于檢驗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區別抽樣法是指工作人員對不同類型食品采取的不同的抽樣方法,取樣時要保持樣品的均勻度,如果采取的樣品是固體,可以研磨成粉狀方便測試,如果是液體應搖勻后再進行監測。
2食品的檢測技術
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檢測中,由于光譜的作用,有一部分的檢測物質會被吸收,吸收的強弱與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的比例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能測量出樣品各種元素的含量,可以對食品中需要控制的元素進行檢測,從而保證食品的安全。
2.2微生物檢測法
在人們的生活中,微生物無處不在,主要來源是空氣與水,食品中一般含有蛋白質、脂肪等,是微生物生存的理想場所,因此容易導致食物發生變質。在對食品中的微生物進行檢測時,一般會對微生物特定范圍,比如微生物的數量、致病細菌和大腸桿菌等進行檢測。檢測食品中的微生物,不僅可以檢測食品是否安全,還可以預判食品的有效期。通過對食品中的微生物的檢測,了解食品中的微生物的指標,可以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食品微生物的檢測包含取樣、均質稀釋、攪拌及觀察等多個環節,整個檢測過程要求有序且無菌,檢測完成后還要做好記錄。
3食品檢測中的常見問題
3.1食品安全檢測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在食品安全檢測過程存在的問題中,最主要的是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我國從事食品安全檢測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不高,很大一部分是高中學歷,有的雖然是大學生,但是所學的也不是食品檢測專業。此外,由于食品安全檢測要求高,但工作辛苦、待遇低,致使很多專業的大學生不愿意來參與這項工作,進一步導致了食品安全檢測從業人員的素質落后[2]。
3.2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落后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各個行業新技術的應用日新月異。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各種食品也不斷創新出各種形式,這對食品安全的檢測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事實上,我國的大多數食品檢測設備及技術還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科技的應用較少,導致食品的檢測效率不高,滿足不了現代食品安全檢測的新需要。
3.3食品檢驗機構過多
在我國,雖然地方各個食品檢測部門都對食品檢測工作投入了很多,但由于不同部門各自為政,都設立了自己的檢驗機構,缺乏統一的規劃及檢測標準,缺乏合作溝通,不僅導致了資源的浪費,也影響了我國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提高。
3.4食品檢測流程規范化程度低
食品檢測工作應遵循嚴格的檢測流程。在我國,各個檢測部門及機構的建立已經完善,但是還缺乏對流程的規范,只有建立規范化的工作流程,才能保證機構能有效利用設施開展高效的食品安全檢測。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多檢測機構及部門,沒有遵循規范化的工作流程,從而導致食品的檢測結果可信度不高,甚至在操作時發生安全事故,影響工作人員的安全。
3.5食品安全檢測制度不完善
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一直存在相應制度不完善的問題,表現為食品檢測標準不健全、工作方式傳統單一等。食品安全的檢測要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下進行,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抽樣不合理、檢驗流程不規范、檢驗技術不科學等,導致食品檢驗的威信不高,效率低下。
4提高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對策建議
4.1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
食品檢測從業人員是這項工作的執行者,直接決定了食品檢測工作的準確性,需要提高食品檢測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由于食品檢測機構大都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通過引進專業人才的方式,不僅可以迅速提高隊伍的素質,更可以對其他從業人員提供技術上的指導,從根本上解決隊伍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與此同時,應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可請相關行業的專家、技術人員對本機構的人員進行培訓,培訓不僅限于技術層面上的,更要加強對食品檢測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知的培訓,從全面的角度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3]。
4.2提高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完善檢測設備
食品檢驗檢測工作不僅依賴于技術,也需要好的設備,所以應對食品檢測的技術及設備進行完善,不斷優化技術、轉變理念,縮短差距,保證工作的質量。同時,面對日益增多的食品安全問題,應提高食品安全檢測的效率,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應對更加復雜的食品安全形勢。也應加強食品檢測理念的創新以及基礎設施設備的研發,加大研發投入,用創新驅動食品檢驗工作的發展。
4.3整合多方資源
針對各個地方的食品檢測機構各自為政的問題,除了在制度方面加強建設外,應整合多方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減少資源的浪費。各個檢測機構應加強溝通,協商建立統一的檢測標準,發揮各自的人才、設備的優勢,發揮共同的作用,加大對食品安全問題整治力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4.4規范食品檢測流程
要加強對食品檢測流程的規范,提高食品檢測的水平。各個檢測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食品檢測的流程規范,并在操作中嚴格按照規范執行。食品企業也應在生產中完善食品檢測流程,對食品檢測設備進行更新,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對于檢測的數據要進行科學的分析,確保檢測數據的有效性。
4.5完善食品安全檢測制度
制度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能夠管根本、管長遠。只有通過完善食品安全檢測制度,才能保證食品的安全。針對我國面臨的食品安全問題,應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方法,提高食品安全的檢測技術;提高檢測效率,探索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對相關的制度進行完善,形成標準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發揚群眾監督的力量,鼓勵群眾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舉報;加強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人員的管理體系建設,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提高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4]。食品安全的各項工作應在遵循《食品安全法》的前提下進行,應以此為標準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制度應包含以下內容:及時更新食品檢驗標準,要有科學的態度來對待食品檢測工作,運用科學的技術方法來開展工作;對于特殊的檢測物質,要采用合理的檢測方法,加強對快速檢測技術的學習及運用;加強監督體系的建設,通過群眾監督的方式,與質管部門監督相結合,發揮群眾的力量。同時,也要發揚群眾對于質檢部門的監督的作用[5]。建立科學的監督體系,不僅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也有利于提高質檢部門的公信力。
5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作為關乎到人們健康的大問題,需要得到我們的重視。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比以前更強烈,這迫切地需要我們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面對我國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方面遇到的問題,需要我們從加強人才的培養、技術的更新、制度的建設、資源的整合等方面著手,發揚群眾的監督作用,才能確保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良好開展,發揮出食品安全管理的效力,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參考文獻:
[1]劉冰.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措施探討[J].現代食品,2018(24):48-50.
[2]邢志超.食品檢驗檢測中的質量控制及問題分析[J].現代食品,2019(17):113-115.
[3]徐彬.食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控制及細節問題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24):78.
[4]劉洪利.關于食品檢驗工作質量控制的研究與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7(35):72.
[5]張峰,孫珂珂.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存在的問題及研究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61.
作者:黃鶴品 單位:南寧市武鳴區市場檢驗檢測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