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廢水處理工藝及水質檢測質量控制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近年來我國綜合實力迅速發展,但是相伴而來的是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賴以生存的世界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氣污染、廢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其中,水是自然界提供給我們有限的資源,水資源被污染,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還會間接對土壤造成污染。為了控制這一不良態勢的發展,國家針對廢水的排放實施了多種對策,不斷研發和改進廢水處理工藝,來降低和分解廢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本文針對廢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檢測的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這一工藝的應用做出有限的共享,最終實現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廢水處理工藝;水質質量檢測;控制措施
0前言
縱觀當前生態環境,人類對資源的過渡使用和開采,導致自然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自然資源也受到嚴重污染。試想如果離開水,人類便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存活下去,水資源是寶貴的、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保護水資源一直是國家環保部門重點關注的內容。當代社會為了推行社會可持續發展政策,呼吁全社會共同進行環境保護,其中污水處理是重要研究課題。
1廢水處理工藝
廢水處理包含多種工藝,但經常被用到的有生物方法和物理化學方法。本文主要介紹這兩種廢水處理工藝。
1.1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即生物化學法,又稱生化法。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氧化代謝功能,對廢水中存在的膠狀體及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轉化為成分簡單的無機物,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在廢水處理工藝中,生物化學法應用最為廣泛,也是應用時間最久、效果比較明顯的一種方法。一般的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后,能徹底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質,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根據是否需要經過人工強化,還可將生化法分為自然生物法和人工生物法,其中自然生物法又包括建立穩定塘法和土地處理法,人工生物法還可分為活性泥法、生物膜法等。活性泥法,又成好氧活性泥法,是廢水處理工藝中的主要應用技術。工作原理是在處理廢水前,先在曝氣池內注滿污水,利用曝氣將污水與活性污泥充分接觸,使好氧活性泥懸浮于污水中,避免沉淀在曝氣池底部。曝氣還可為活性泥提供氧氣,使其中的好氧微生物繁殖,進而分解有機污染物。而生物膜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進行固化的廢水處理技術,本質原理也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廢水中有害物質,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具體方法是將微生物細胞固定在特有的載體之上,促使微生物繁殖生長,形成膜狀的污泥,發揮分解凈化作用。
1.2物理化學方法
現在常用的物理處理方法有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均衡調節法等,其中均衡調節池利用均量池和均質池進行調節,實現處理廢水的目的,這種方法是處理污水的重要方法,還可以用來臨時儲存事故排水。物理化學方法是利用物理化學原理,去除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可以彌補單純物理方法的不足之處,可以更有效的分解污染物。常見的物理化學方法有離子交換、吸附、氣浮、電滲析等。處理易浮雜質最好的方法是氣浮法,向水中通入大量空氣氣泡,使之與懸浮物互相依附,結合后形成的物質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懸浮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便于對其進行分離,保障水質相對穩定。
2水質檢測的質量控制
2.1水質檢測質量控制的目的及意義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資源,水對我們人類的生活發展十分重要。我國在發展社會國民經濟的同時,忽略了對資源的保護,導致污染嚴重,尤其是水資源的污染。全國約有1/3的居民用水受到了污染,部分地區飲用水甚至出現了重金屬含量超標。為了保證水資源的使用安全性,就要對居民用水進行水質檢測,在檢測過程中有必要對質量進行把控。這樣做的目的是保障水質檢測時數據準確有效。
2.2質量控制內容
國家已經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也重視對水質進行檢測,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應做好質量控制,來實現凈化水資源的最終目的。水質檢測的質量控制包括檢測前、檢測中和檢測后三個階段。在進行水質檢測前,要對采集的樣品進行控制,這是整個過程的初級階段也是重要環節。采樣一般的原則是采樣布點,即合理的設置布點來確定抽樣點,嚴格按照能夠反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選擇恰當尺度,這樣才能保證采集的水樣具有代表性。采集到的水樣要注重保存,容器清潔,不能使樣本受到污染,以免影響最終檢測結果。檢測過程中,控制檢測條件盡量相同,在提供的水質樣品中采取隨機抽樣的原則,單次抽樣數量多于2個以上,檢測時使用的藥品試劑要嚴格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控制檢測過程中的溫度、濕度等,保障檢測的準確性。經過儀器設備的精密檢測,得出的數據應實行三級審核制度,要認真記錄結果,對數據進行互相校對,發現數據出現偏差立刻進行核查,查找原因并進行修改,用科學審慎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數據。
2.3質量控制措施
在對水質檢測過程中,運用到的科技一直在不斷進行,設備儀器經常更新,對水質檢測提供了更精準的方法手段,同時也要加強檢測人員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熟練操作相關儀器,不定期組織培訓,做到術業有專攻。對檢測過程的全環節都要認真負責的對待,確保每個步驟都要正確操作,盡量避免發生錯誤。同時提高檢測人員處理數據的能力,這是保障檢測結果的最終把控環節。對儀器得出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計算、審核、對比等,記錄和審核人員都要認真仔細,不斷進行交叉審查,避免出現由于人工計算失誤而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
3總結
水資源對人類的生存是不可或缺的資源,近年來由于工業的迅猛發展,導致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和浪費,如果不加以治理和保護,后果不堪想象。尤其是居民的生活用水,只有保證了水質,才能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不斷研發廢水處理工藝,加強對水質的檢測力度,同時對檢測過程實施質量控制。隨著廢水處理工藝不斷研發和改善,人們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思想意識越來越強,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水資源會越來越純凈,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會越來越舒適。
參考文獻
[1]孫欣慧.廢水處理工藝及水質檢測的質量控制措施[J].云南化工,2018,45(12):51-52.
[2]段龍飛,謝卯.水質監測中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12):138+152.
[3]陳振宇.淺析水質檢測中檢測結果質量的控制與保證[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9):89-90.
作者:劉春艷 單位:南京高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