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及輸血安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的措施,以保障臨床輸血的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輸血的151例患者為對照組,對其實施常規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輸血的163例患者為觀察組,對其實施全面、系統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輸血安全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輸血安全事故發生率(1.84%)顯著低于對照組(10.6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面、系統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有利于減少輸血安全事故發生,醫院必須重視對輸血檢驗的質控控制。
關鍵詞: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輸血安全
輸血是臨床治療疾病的常用措施,對搶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輸血環節較多,且牽涉的范圍較為廣泛和復雜,在輸血過程中一旦出現差錯,不但無法有效治療疾病,還有可能出現各種輸血安全事故,如溶血反應等[1]。因此,對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進行有效、科學的質量控制非常關鍵。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進行輸血治療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對其展開輸血檢驗質量控制,以期為臨床提高輸血安全性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進行輸血的151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4例,年齡27歲-64歲,平均年齡(44.52±5.42)歲,有輸血史者106例,有妊娠史者45例;選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進行輸血的163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70例,年齡24歲-67歲,平均年齡(45.37±5.58)歲,有輸血史者127例,有妊娠史者36例。排除標準:(1)血液疾病患者;(2)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3)精神、意識異常者。所有患者均知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血型檢驗: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法進行血型檢驗,并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2]進行。采用全自動血型分析儀進行ABO正定型以及RH血型鑒定;采用試管法進行ABO反定型鑒定;采用微柱凝膠法進行交叉配血試驗鑒定。(2)輸血檢驗質控:對照組采用常規質控管理,主要包括詳細了解供血者相關資料,核實患者血液情況,按照相關規定保存血液等。觀察組實施全面、系統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具體如下:①血液疾病質控:輸血可以搶救生命,但也可以傳播疾病,如HBV、HIV等。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對采集的血液進行相關檢查,確保各項指標達標,尤其是要確切診斷血液中是否帶有傳染性疾病;②掌握輸血適應證:嚴格掌控輸血適應證,遵循輸血原則,對獻血者和輸血者都必須進行相關檢查,確保其屬于輸血適應證范圍內;③血液標本質控:嚴格把關血液標本的采集、運輸及保存過程,對號入座,核實輸血申請單的真實性和完整性;④血型鑒定質控:在進行ABO型血鑒定檢查和交叉配血試驗中,要求檢驗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ABO型血需進行正反定型相互驗證,如不符則需重新試驗,而交叉配血則需要先進行血清抗體篩查,鑒定抗體類型,防止交叉配血失敗。
1.3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的輸血安全事故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分析數據,計數和計量資料比較分別行χ2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經質量控制后,觀察組患者的輸血安全事故發生率(1.84%)顯著低于對照組(10.60%),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輸血治療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但輸血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屢見不鮮,這給臨床治療及醫護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困擾[3],同時這也提示我們必須做好對輸血檢驗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通過血液疾病、輸血適應證、血液標本、血型鑒定等多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質量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輸血安全事故發生率上面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也進一步證實,對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對提高輸血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全面、系統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有利于減少輸血安全事故發生,對提高患者療效,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穎,魯陳.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7,35(5):806-807.
[2]賈一賓.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分析[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9(4):358-359.
[3]宋佩.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探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4):289-290.
作者:李淑娟 郭建林 鄧偉 單位: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