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的優化效果。方法以本站2017年1至6月常規質量管理期間采集的血樣標本200份作為對照組,另以2017年7至12月優化質量控制管理期間采集的血樣標本200份作為實驗組。綜合分析兩組的血液標本檢驗結果,并對其作出比較。結果實驗組的血液標本不合格率為2.0%、檢驗結果異常率為1.0%,明顯比對照組的10.5%、11.0%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積極應用優化質量控制管理法,可有效提高血液標本檢驗的準確性,降低異常結果檢出率。
關鍵詞:質量控制管理;血站;優化措施;血液檢驗
0引言
臨床血液主要來自于血站,但為能確保血液質量,我們需要加強對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進行質量控制的力度,讓患者臨床用血安全、有效[1]。對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優化質量控制管理在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照組納入本站2017年1至6月開展常規質量管理工作期間采集的血液樣本200份,包含女93例,男107例;年齡為21-54歲,平均(39.72±4.16)歲。實驗組納入本站2017年7至12月開展優化質量控制管理工作期間采集的血液樣本200份,包含女95例,男105例;年齡為20-53歲,平均(39.54±4.02)歲。比較兩組的性別構成情況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站從2017年7月開始應用優化質量控制管理措施,詳細如下:(1)完善實驗室管理體系,并建立系統性、規范化的程度標準。與此同時,還應在血站中建立風險評估體系,用于對可能引發血樣標本損傷的危險因素進行預測,然后再經綜合分析后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應急處理措施。(2)定期組織血站中的血液檢驗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讓檢驗人員的檢驗技術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鼓勵檢驗人員學習最新的血液檢驗知識與技術,并以周為單位,組織所有檢驗人員進行1次健康教育,讓檢驗人員能夠充分掌握可影響血液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使之能夠在實際檢驗的工作當中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有效的規避。(3)加強獻血知識普及的力度,將獻血期間以及采血量中需格外注意的事項詳細告知獻血者,并仔細詢問獻血者在近期中有無發生疾病,用藥情況,運動情況,以及飲食情況等。對于獻血上頓進食高油膩飲食亦或者是有飲酒的獻血人員,需避免讓其獻血。采血結束后,對血液標本進行嚴格的保管,并詳細記錄、核對每個血液標本的信息,避免發生血液標本信息和血液標本不相符的情況。(4)全面落實血站內部質量管理工作,在對血液標本進行使用之時,需于室溫條件下對其進行溶解以及混合,嚴禁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質量控制物。定期檢查質量控制物的有效期以及生產日期,確保質量控制物有效[2]。(5)開展血液標本檢驗工作之時,需先對相關的檢驗儀器進行檢查,確保其能正常運行。使用抗凝劑時,應嚴格控制血流數量和抗凝劑的比例,防止發生凝血現象,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有效。
1.3評價指標。綜合分析兩組的檢驗結果,統計血液標本不合格事件的發生情況,并對各組檢驗結果提示異常的概率作出比較。
1.4統計學分析。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n(%)]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液標本不合格率評價。實驗組中血液標本不合格4例,占總比例的2.0%;對照組中血液標本不合格21例,占總比例的10.5%。通過比較發現,實驗組的血液標本不合格率明顯比對照組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檢驗結果異常率評價。實驗組檢驗結果異常2例,占總比例的1.0%;對照組檢驗結果異常22例,占總比例的11.0%。和對照組作比較,實驗組的檢驗結果異常率更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現階段,血站乃臨床血液的一個重要來源,但為能確保血液質量和臨床用血的安全性,我們需要大力開展血液的實驗室檢驗工作,有報道稱,在血液檢驗的實際過程當中,若不能對每個操作環節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將會對患者臨床用血的安全性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有關疾病診斷的準確性[3]。對此,我們需要做好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的工作。但大量研究表明,常規管理法雖在血站中有較廣泛的應用,但效果不理想,且血液標本不合格率也較高,可降低臨床用血的安全性[4-5]。而優化質量控制管理法則屬于是一種比較新型的管理手段,能通過完善相應體系、制定規范化程序標準、定期組織檢驗人員進行培訓以及加強獻血知識普及力度等方式,達到降低血液標本不合格率以及檢驗結果異常率的目的[6-8]。此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血液標本不合格率與檢驗結果異常率均明顯比對照組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總之,血站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血液檢驗的質量進行控制的力度,并對質量控制管理方案進行不斷的優化,以進一步提高血液檢驗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亞輝.優化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的策略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8):11668.
[2]黃五平,李江.優化血站血液檢驗實驗質量控制管理的策略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7,4(26):59,62.
[3]陳俊峰.血液樣本檢驗全程中質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當代醫學,2014,(27):25-25,26.
[4]廖仕生.血液樣本檢驗全程中質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J].中外醫療,2013,32(7):82,84.
[5]皇美羚,陳雅雯,郭琦.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的質量控制及管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2):1779-1780.
[6]李楠,陳丹,婁新紅.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S1):159.
[7]何瑞平.血站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評價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A1):122+128.
[8]姜作云.血站血液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08):114-116.
作者:邱娜 單位:商丘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