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wǎng)用心挑選的植物文化在古典園林建筑裝飾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揚州古典園林建筑裝飾中應用的植物元素為研究對象,調查私家園林和寺廟園林兩種類型的園林建筑內檐和外檐裝飾中出現(xiàn)的各種植物紋樣,分析植物元素在各位置的應用,探討其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寓意,以及與園林風格、主題及意境間的關系等,以期對今后園林建筑裝飾設計工作中植物文化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璀璨的華夏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也孕育出了鐘靈毓秀的山川河流和千姿百態(tài)的花草樹木。在漫長的植物開發(fā)與利用的歷史過程當中,人們根據(jù)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以及個人喜好賦予了植物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古人崇尚自然,中國古典園林不僅大量運用植物造景,還利用植物在傳統(tǒng)文化當中的寓意來突出園林建筑環(huán)境的主題和意境。建筑裝修時將植物文化應用其中,不僅能提升園林建筑的美感,還能看出園主人的文化修養(yǎng)和品位。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旨在通過對具有江南特色的揚州古典園林建筑中應用的植物元素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揚州園林中獨具特色的植物文化,為今后將植物文化應用在建筑裝飾中的設計工作者提供依據(jù)和借鑒。
1調查對象的選擇
揚州古典園林的發(fā)展與揚州的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經(jīng)濟上鹽運的發(fā)展吸引了大量鹽商來揚州安家落戶,也為揚州帶來了新的建筑風格,其中以鹽商黃至筠的個園尤為出名。而晚清第一名園———揚州寄嘯山莊(何園),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將傳統(tǒng)與新潮結合到了園林建筑當中,為揚州的私家住宅園林的發(fā)展上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與寺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揚州作為古時重要的通商口岸,佛教文化在揚州傳播也尤為盛行。佛教禪宗教義是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則,因此中國寺廟大多都修建于依山傍水的靈秀之地。除了自然風貌的統(tǒng)一,在建筑裝飾上的選擇寺廟園林也是遵循禪意為寺廟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揚州的大明寺和高旻寺都是傳承百年的古剎,因此在調查揚州古典園林除了獨具特色的江南私家園林,莊嚴的寺廟園林也是調查的重要對象之一。調查園林具體地點及概況見表1。
2調查內容及方法
由于研究的是植物文化在古典園林建筑當中的應用,因此主要調查園林建筑裝飾中出現(xiàn)的各種植物紋樣。古典園林建筑中有眾多形式的裝飾,按部位分外檐裝飾和內檐裝飾。外檐裝飾位于室外,包含建筑屋檐下的各種裝飾和實用構建,分別有掛落、門窗、欄桿、磚雕等。內檐裝飾位于室內,包含屋頂以下的各種裝飾和實用構建,在室內各處均有分布,從花罩、各類家具等。筆者首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個園、何園、大明寺以及高旻寺的歷史文化背景,然后在進行實地調查各類園林建筑并拍照記錄,再根據(jù)不同部位的裝飾進行整理、記錄、分析。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建筑裝飾紋樣中應用的植物種類分析
本次調查選擇了揚州古典園林里的兩大典型———私家園林和寺廟園林。私家園林中的建筑裝飾大多與園主人的社會地位、個人的修養(yǎng)以及家族的文化底蘊息息相關,個園的竹,一方面是主人對竹的喜愛,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了歷來文人雅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高尚追求,而何園因“何”與“荷”同音,在何園的建筑當中荷的元素出現(xiàn)較為常見,而且荷也有寓意闔家幸福因此在建筑裝飾當中荷元素利用也頗多。寺廟園林是中國園林的起源,其建筑風格大多氣勢恢弘為寺廟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除了建筑裝飾中的常出現(xiàn)的花中四君子,因為寺廟火燭較多,所以用于辟火安宅的水藻紋飾在寺廟當中應用尤為廣泛。由表2可以看出梅蘭竹菊應用最多,其次為牡丹、松、荷花、水藻。
3.2建筑裝飾中常用植物的寓意
植物文化被應用到建筑裝飾中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xiàn)。古人善用以小見大的技藝手法,裝飾不僅是使園林建筑更加美觀,更能從細微之處表現(xiàn)園林文化底蘊。在調查中,筆者不僅發(fā)現(xiàn)揚州園林建筑裝飾類型多樣,裝飾圖案豐富,而且通過分析可知植物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意義深遠(見表3)。
3.3植物文化在園林建筑各部位裝飾的應用分析
3.3.1門窗
園林門窗在園林建筑當中具有雙重功能,一可使用,二可觀賞。園林門窗樣式多樣,門窗的裝飾也相當豐富。在古典園林中門不僅僅是建筑的組成,它還可以看出人們的文化生活,如祈平安,求功名,典型的紋樣有代表長壽的松鹿(如圖1),寓意好運常伴的“喜上眉梢”(如圖2)。門窗上的紋樣內容樣式集中,在滿足建筑實用功能的同時,也清楚的反映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和美好愿望。在江南園林中,門窗上常雕刻的博古雜寶紋樣,非常生動形象,常見的有瓶中插牡丹為“平安富貴”,瓶中插麥穗寓意“歲歲平安”,荷與梅組合為“和和美美”等。另外深受植物文化熏陶的古人在門窗裝飾上花中四君子也是典型的選擇(如圖4),此外象征辟火保家宅平安的水藻花紋也常出現(xiàn)在園林建筑裝修當中。此外門窗對于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中國古人來說窗不僅僅是透光作用,還可以成為畫框使其與園林景觀融為一體(如圖6)。除此門窗上的裝飾也常代表主人的身份,何園主人姓何,因此荷花元素在何園中頗為常見(如圖3)。荷花也是佛教圣花,所以在寺廟中園林建筑門窗上也常常出現(xiàn)(如圖5)。
3.3.2掛落
掛落是設置在梁枋下的裝飾性構件,銜接立柱與梁枋。掛落本身的實用性雖然沒有門窗強,但也是作為建筑裝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掛落紋飾也較為多樣,不過其中較為常見的還是古人用于保佑家宅辟火驅邪的水藻紋(如圖9)。不同類型園林,其建筑中應用的植物文化各不相同,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以竹聞名的個園中竹元素在建筑當中也多有體現(xiàn)(如圖7)。梅蘭竹菊四君子歷來受文人雅士推崇,因此在掛落雕刻中也常常被應用(如圖8)。豐富的植物文化除了賦予植物不同的文化內涵,多種類型的植物在建筑裝飾當中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比如象征福祿的葫蘆,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在掛落紋樣中也得到應用。
3.3.3欄桿
欄桿在園林建筑當中起維護作用又起裝飾作用。不同園林建筑的裝飾風格也不盡相同,私家園林在裝飾選擇上多體現(xiàn)園主的個人品位或與園林建筑風格相融合,個園的竹飾是與建筑整體風格相統(tǒng)一,何園的海棠則寓意了富貴滿堂以及告誡家人要珍惜現(xiàn)在。而在寺廟園林中調查發(fā)現(xiàn)佛教文化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動物和植物則構成了寺廟建筑裝飾的主要內容,如佛教文化中常出現(xiàn)的大象和椰子樹、孔雀和牡丹、竹子等;荷花在寺廟欄桿裝飾中多次出現(xiàn)。
3.3.4磚雕
磚雕裝飾墻面,與園林建筑門窗等風格相統(tǒng)一。傳統(tǒng)的磚雕裝飾應用廣泛,一般用于屋頂,如何園牡丹廳東墻歇山尖上有塊大幅磚雕“鳳吹牡丹”。它是揚州園林古建筑上保存最為完整的磚雕之一。而牡丹廳的東面花壇則也應景了多棵象征富貴的牡丹花來點題。磚雕的植物紋飾因其圖案精致栩栩如生,也很耐用,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在民間建筑裝飾當中。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揚州其他園林建筑中墻面、門頭、照壁以及立柱底座上的磚石結構裝飾中也大量應用了竹、牡丹、菊、荷等植物元素(如圖10~13)。這些精美的紋飾也為研究古時民間磚雕藝術文化有重要意義。
3.3.5花罩
花罩是安裝在室內屋架以下,分割前后空間,起到過渡和美化作用的裝飾構件。花罩常見類型分兩種一是安裝在梁枋下止于立柱上的飛罩,二是沿立柱落于地坪之上的地罩。兩者大小迥異,但無一不是精雕細作,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在個園和何園的園林建筑內出現(xiàn)較多。如個園北門入口處就有用竹子紋樣雕刻的花罩。在何園建筑室內常有題材寓意長壽的松樹和鹿,象征好運綿綿的喜鵲登梅的花罩。此外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在何園、個園的建筑裝飾題材中也分別出現(xiàn)。
3.3.6家具
中式家具是我國傳統(tǒng)手工藝的重要組成,從選材到制作工藝無一不是精挑細選。在古典園林建筑設計當中,家具的選擇也尤為重要,家具的裝飾搭配在彰顯主人財富和文化修養(yǎng)的同時也能看出當時所處社會的潮流風向,從而窺探到一絲社會風貌。如竹飾在揚州個園家具中尤為凸顯,園主對竹及其文化內涵特別鐘愛,在桌子、椅子、書柜上都可見到。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晚清時期家具裝飾結合了中西方風格,如何園楠木大廳中有一較大的吊燈,吊燈罩的形狀是寓意金玉滿堂玉蘭花花型。而刻滿荷花蓮藕裝飾的太師椅則體現(xiàn)了主人的身份以及主人對生活和諧美滿的愿望。此外在個園和何園的書柜門上多次出現(xiàn)了象征君子的梅蘭竹菊,在臥室屏風上也出現(xiàn)了梅蘭竹菊的紋樣。因此植物文化的應用也為現(xiàn)代家具裝飾雕刻提供了設計靈感之源。
4小結
植物文化的應用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一大特色,建筑裝飾的內容涵蓋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通過對揚州兩種類型園林建筑裝飾的調查,可以看出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是歷來人們最喜歡應用的裝飾內容,其在建筑內外裝飾應用極為廣泛。此外,寓意和諧并與佛教有關的荷花、象征長壽的松柏、安宅辟火的水藻等也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建筑裝飾中應用頗多。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古人在單個裝飾的基礎上將多種植物融合形成了博古裝飾內容,如常見的瓶插月季寓意四季平安,瓶插牡丹象征平安富貴等等枚不勝數(shù)。豐富的物質基礎與文化底蘊形成了揚州園林獨特的風貌,園林建筑裝飾紋樣內容豐富,建筑裝飾中的植物文化的應用更是一大亮點。揚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其歷史建筑眾多,建筑式樣多種,建筑裝飾處處進行藝術處理,裝飾的樣式不斷精益求精,裝飾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植物元素在裝飾內容中占有了很大的比例,其代表的植物文化內涵處處透露著古人的處世哲學和文學追求。將植物文化應用到建筑裝飾是古人智慧的體現(xiàn),是園主人品位的升華,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追求已經(jīng)達到較高層次,開始追求精神文化,因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的植物文化也隨之在生活中蘇醒,筆者通過對植物文化在揚州古典園林建筑裝飾中應用的調查分析,期望為今后人們選擇建筑裝飾時提供參考意見,更重要的是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植物文化,進而能更合理的應用植物文化。
參考文獻:
[1]潘富俊.草木情緣[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2]宋燕.江蘇名園[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3]朱廣宇.中國傳統(tǒng)建筑-門窗、隔扇裝飾藝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4]胡曉梅,黃成林,張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園林景觀表達的研究[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現(xiàn)代園林),2011,(4):62.
[5]黃丹丹.《詩經(jīng)》中的植物及其文化解讀[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10.
[6]陸哲明.幾種漢地佛教植物的文化內涵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4,(6):124~126.
[7]于碩,闊萍,林潔等.淺論植物紋樣裝飾在上杭文廟建筑中的運用[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2013.
[8]趙海燕.王家大院建筑裝飾植物紋樣探微[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3):84~85.
[9]任栩輝.植物文化及其在文化建園中的應用[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院,2015.
[10]程曉波,文化傳承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體現(xiàn)探究[J].南方農(nóng)業(yè),2017,11(14):38~40.
作者:李麗 錢澤宇 居萍 杜慶平 單位:揚州市職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