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土木工程專業短期頂崗實習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實習是使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對接的橋梁。受社會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普遍不愿接受高校學生實習,實習難是各高校實習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建筑行業的特點需要學生進行長時間集中的實習,而本科層次的土木工程專業因課程設置多,實習時間少而分散,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生的實習安排更加困難。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在長時間的實習教學中逐漸摸索出了適合本科生特點的短期頂崗實習模式,借助眾多的產學研創新基地和豐富的校友資源,實習規模從初期的幾人擴大到現今的幾十人,頂崗實習模式漸趨成型。
關鍵詞:土木工程;短期頂崗實習;實習模式;探索;實踐
實習是學生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過程,是理論與實踐對接的橋梁,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快速適應工作的必要條件。土木工程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專業,要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優秀專業人才,就必須重視實習教學,把學生的實習安排好,真正落到實處。如何開拓教學管理思路,更新實習教學理念,把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扎實做好,是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始終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現狀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的主要場所就是施工工地,由于學生缺乏實踐工作經驗且容易給工地的安全生產帶來一定的問題,加之施工企業要趕工期,導致施工企業大多不愿意接收實習學生,即使接收也只能接收很少量的學生。尤其近年,建筑行業遭遇了“寒冬”,各建筑工地開工率大幅下滑,使得各建筑企事業單位接納實習學生的能力和意愿迅速下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安排問題更加雪上加霜。另外,受建筑工程施工特點決定,北方建筑企業的施工黃金期就集中在幾個月,加之學校要放近兩個月的暑假,使得高校安排實習的時間就更少了。因而,全國各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實習安排普遍存在“扎堆兒”現象,“僧多粥少”,這也是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安排困難的原因之一。當然,不同培養層次和培養目標的學生,由于教學安排側重點不同,其實習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存在很大差別。對于以“應用型”為培養定位的專科層次的土木工程專業來說,實習時間普遍都較長,一般都安排一年左右的生產實習。由于這類學生到工地的時間早,實習時間長,學生經過短暫培訓后便能為企業服務較長一段時間。而對于以“研究應用型”為培養定位的本科層次的土木工程專業來說,由于其理論課程設置較多,相應地實習實踐環節的設置就相對少一些,多數本科高校的生產實習普遍設置為4周。很多施工企業反映,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學生實習時間太短,學生進入企業后,除去培訓和熟悉工作的時間,基本沒有多少時間參加工程了。多方權衡,現實中施工企業更愿意接收專科層次的學生來企業實習。因此,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實習安排更加困難。
二頂崗實習模式的探索
為了突破專業實習安排的困境,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從學校和專業的特殊情況出發,經過多方調研,并組織全體教師充分研討,決定增大實習跨度,把4周的生產實習調整為2周分散2周集中組織,分散實習利用平時雙休日的時間進行,集中實習為生產實習的前兩周,這樣實習的跨度從一個月延長到2-3個月,形成了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實習教學模式。經過對多次分散與集中實習組織過程的總結和分析,我們又對實習組織模式進行了發展,大多數學生仍然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安排進行2周分散2周集中的4周生產實習,選擇一小部分學生充分利用近兩個月的暑假時間,試點頂崗實習。這樣,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也能有效探索專業的實習教學改革。2010年,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選派土木工程專業3名本科生到天津萬利成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頂崗實習,開始了本科生頂崗實習的最初嘗試。本次實習時間從7月1日到9月1日,歷時兩個月,主要利用暑假時間。根據學院與實習企業的協議,企業負責實習期間學生的實習組織和紀律管理,統一安排住宿,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獎勵性補貼,并負責學生實習效果的考核;學校負責實習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論指導,為實習學生統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并負責學生實成績的評定。頂崗實習結束后,學院組織全體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使用ppt進行匯報答辯,師生一起交流心得體會,總結經驗教訓。此外,學院還制作了調查問卷,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全面掌握實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總結改進,確保了頂崗實習的質量。由于實習效果好,學院于2011年又選派3名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到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進行頂崗實習,2012年學院將頂崗實習的學生規模擴大到5人。為了確保頂崗實習的順利開展,學院同時啟動了產學研創新基地的建設,陸續建成了30多個產學研創新基地,并由學校舉行掛牌儀式,為各基地統一掛牌。為了加強校企合作,研究解決校企雙方在實習中遇到的難題,學院先后舉辦了兩屆產學研創新基地建設研討會,重點研討了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形成了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不同專業學生的實踐環節要點、學生頂崗實習申請表、學生頂崗實習三方協議、學生頂崗實習承諾書、頂崗實習考核辦法與成績評定表等指導性文件。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的頂崗實習制度漸趨完善,頂崗實習模式基本形成,為學院本科生的頂崗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頂崗實習的實施
經過幾年的探索,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模式逐漸確立,并形成了從實習準備、實習組織到實習考核總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頂崗實習組織辦法。
(一)實習動員
每次頂崗實習開始之前,我們都召集土木工程專業相應年級的全體學生進行實習動員。在動員大會上,學院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就有關實習要求、實習注意事項和職位申請情況進行講解,最后讓學生進行互評,并把互評結果作為遴選學生的基本。
(二)學生遴選
因頂崗實習崗位名額有限,我們制定了頂崗實習學生遴選辦法,對有意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遴選。我們主要采用以輔導員和班主任推薦為主,并輔以學習成績排名的方法來遴選頂崗實習學生。首先,由輔導員組織有意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在學院制作的《本科生頂崗實習申請統計表》上簽名,然后輔導員、班主任按照各50%的名額分別進行推薦,輔導員和班主任均推薦的學生直接被選派參加頂崗實習,輔導員和班主任均未推薦的學生直接取消頂崗實習資格,其他學生根據前五個學期的學習成績排名情況進行選派。需要說明的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的推薦都不是任意的,而遵循著一定的標準。輔導員的推薦標準是:積極參與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思維活潑,表現優異,有較好的實踐和人際交往能力。班主任的推薦標準是:熱衷班級工作,樂于助人,團結同學,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
(三)實習單位和校外實習指導教師的確定
頂崗實習工作啟動前,學院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牽頭與學院各產學研創新基地聯系,征集頂崗實習崗位及接收條件,確定校外實習指導教師,然后由輔導員組織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對實習單位、實習崗位、校外指導教師進行選擇。為了保證實習質量,我們規定,實習單位的校外指導教師每人指導的頂崗實習學生不能超過2人。學生選擇完畢后,學院再將學生的選擇情況反饋給有關實習單位,征求實習單位的意見。學生、實習單位和校外指導教師均無異議后,頂崗實習雙向選擇工作正式完成。
(四)實習安全措施
土木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一般都是在工程一線的施工現場,工作過程中危險性較大,為確保所有參加實習學生的人身安全,我們和每一個實習單位都簽訂了實習安全協議書,并要求每一個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簽訂實習安全承諾書。此外,我們還給所有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統一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為了讓學生清楚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我們邀請實習單位的工程師為參加頂崗實習的全體學生做實習安全教育講座,就實習安全和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講解。
(五)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
學生到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后,由于脫離了學校的直接管理,容易出現松懈散漫的情況。為了保證實習的質量,我們除了在實習派出前要求學生必須嚴格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外,還為頂崗實習學生安排了校內指導教師,要求學生主動與校內指導教師保持聯系,每天22:00之前向校內指導教師匯報當天實習情況。此外,學院還要求校內指導教師要與實習單位的校外指導教師進行定期的溝通,全面掌握學生的實習狀態,對于實習不認真的學生及時給予批評和警告,乃至取消頂崗實習資格。
(六)實習結果考核與成績評定
為了考察學生的實習效果,公平合理地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每次頂崗實習結束后,我們都成立由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頂崗實習考核小組,組織全體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答辯。學生首先用ppt進行10-15分鐘的匯報,然后進行5分鐘左右的答辯。考核小組根據校內校外指導教師評價、匯報答辯情況評定學生的實習成績。
(七)及時總結實習經驗與問題
為了真實了解頂崗實習工作開展的情況,全面掌握學生對于頂崗實習的意見和建議,為以后的實習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每次頂崗實習結束后我們都面向本次參加頂崗實習的全體學生開展“頂崗實習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每個問題都精心設計,并多次征求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反復推敲。對于回收的問卷,我們指定專人負責統計、梳理,并形成了詳細的調查問卷分析報告。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頂崗實習工作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既總結了成功經驗,又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改進措施,為今后頂崗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四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頂崗實習工作總結與分析
(一)頂崗實習成效
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從2010年開始啟動,邊實踐邊探索,參與學生規模快速擴大,各種配套規章制度也逐漸完善,形成了適合地方普通高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實際、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短期頂崗實習模式。這一實習模式的開展,有效解決了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學生實習安排困難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實習效果,促進了學生的就業,實現了“零距離上崗”的培養目標,老師和學生對此評價非常高。
1.學生的評價
大部分學生認為頂崗實習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技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能力。同時,他們對頂崗實習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在談到頂崗實習對自己就業觀念的影響時,大多數學生堅定了以后走施工的想法。張同學在實習報告中講到:“通過本次實習,見識了更多以往未見過的案例與工程,對人防工程,防水做法,樓梯做法,箍筋配置,鋼筋綁扎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有了更深入詳細的了解。有幸獲得多位前輩的賞識與鼓勵,堅定了自己在施工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胡同學在實習報告中講到:“通過這兩個月的生產實習,深刻地印證了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增加了我們對施工過程的認識,體會到了施工進展的真實性、困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我們的身心,更是在“同吃同住同勞動”、和勞動人民一同創造中,體驗到他們的勞動艱辛。”尹同學在實習報告中講到:“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自我的平臺,我們在實踐中成長了很多。土木工程有很多子專業,希望學院可以在以后提早給我們實習機會(比如大二暑假就開始),這樣使同學們盡早了解自己的專業特點,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同時,拓展實習的范圍。”
2.專業教師的反響
頂崗實習考核答辯,對專業教師的觸動也很大,老師們反響強烈。頂崗實習考核結束后,評委潘鵬程老師深受觸動,當晚便對自己參加頂崗實習評審的感受、對頂崗實習的認識進行了深入總結,并從學校學院的教學現狀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寫下了近1500字的書面材料提交學院。潘老師寫道:“總體感覺,頂崗實習的總體效果好于生產實習,“好”具體體現在:1、在絕大多數同學在3個月的時間內吃住在工地,完整的參與了一個完整或者局部的施工過程,如有的同學專司測量,3個半月結束時已經可以獨立承擔這項工作了。幾乎每一個同學對自己的工作都能流利的說出工作所用規范的參數。2、幾乎每一個同學都對在校學習的重要性有了認識,強于老師在課堂的說教;在現場的同學普遍認識到行業的辛苦;對于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有了判斷。”“建議:1、私營施工企業是實習首選,他們愿意收,我們的學生學得也多。但要注意之前對我方學生的安全教育。檢測鑒定類次之,正規房地產和勘測再次。2、是否可以增加一些造價咨詢企業或企業內部的咨詢部門作為實習單位,咨詢企業一般在市內,3個月的時間完全可以計算完整的一棟樓,學到知識,感受到該行業氛圍,且沒有安全問題。可以作為女生的實習單位。3、實習安排在外地的學生我覺得實習效果更好,因為同吃同住同勞動有利于他們觀察行業的細節。”
3.實習單位對頂崗實習的態度
學生為實習單位帶來效益,實習單位也愿意接收學生前來實習,并給學生支付一定的報酬。以2014年為例,實習單位除了免費給實習學生安排食宿外,還根據學生為企業帶來的效益給予實習學生20~50元/天的工資補助,13家實習單位共為本次頂崗實習投入約41.94萬元。
(二)頂崗實習工作順利推進的經驗
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規模迅速擴大,實習模式逐步定型,并在實習開展過程中進展順利,主要得益于如下幾個方面。
1.學院重視
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對土木工程專業的頂崗實習工作非常重視,與實習單位的溝通和聯系一直由主管副院長牽頭進行,學生的實習動員主管副院長也親自參與,而且主管副院長還親自把部分同學送到實習單位,并向實習單位就保障學生的安全和權利提出具體要求。
2.產學研創新基地是頂崗實習順利開展的基礎
針對土建類專業實習存在的現有問題和不足,學院提出通過建立土建類專業實習基地來改善專業實習現狀,充分發揮實習的作用。我們于2009年啟動了實習基地建設,動員全體老師,挖掘社會資源,陸續建成21個產學研創新基地,2010年底統一掛牌,2014年又集中掛牌了十幾個產學研創新基地,截至目前,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的產學研創新基地共有38個。2012年,我們與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唐山曹妃甸二十二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中冶沈勘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分別建立的四個產學研創新基地獲批為第一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單位。這些基地的建立,使得我們與行業企業建立了穩固而密切的聯系,為土木工程專業頂崗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燕山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頂崗實習自2013年成規模開展以來,產學研創新基地接收的頂崗實習學生占全部頂崗實習學生的70%以上。
3.校友是頂崗實習順利開展的重要人脈資源
在本專業行業企業工作的校友,因其對母校懷有特殊的感情,在我們安排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要么牽線搭橋,積極向本單位推薦介紹來自母校的實習學生,要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最大可能安排學生實習,為我們的頂崗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例如,我校土木工程專業98屆本科畢業生、北京大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王玉寶,一次就接收了6名頂崗實習學生。
(三)頂崗實習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工作展望
我們的頂崗實習工作雖然已經趨于成熟,實習學生規模增長速度也非常快,但也存在選派學生規模不能滿足學生需求、頂崗實習適用專業過少等問題。對于頂崗實習存在的這些不足,我們將在總結以往頂崗實習工作的基礎上,提煉經驗,改進不足,進一步增加實習崗位,加長實習時間,加大學生的受惠面,把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做的更好更完美。同時,我們將把頂崗實習逐步推廣到學院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筑學等本科專業。
參考文獻
[1]鄧夕勝,柳軍,王澤根.土木工程生產實習面臨的問題及改革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4(S2):128-131.
[2]張弘,朱劍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土木工程類專業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2(10):85-87.
[3]陸國棟,陳利華,孫健,等.長時間實習:多方合作、深度互動的育人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50-56.
[4]都昌滿.高校學生實習:問題分析與解決途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5):144-149.
[5]王吉會,趙乃勤,鄭冀,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改革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S1):61-63.
作者:孫連京 趙慶新 孫小紅 單位:燕山大學建筑工程與力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