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水利水電工程課程設置優化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據網絡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128所高校開設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其中A等以上高校僅有19所,諸如清華大學、河海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這些高校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開設較早,課程設置已日趨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比如清華大學的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培養方案給學生提供了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資源、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港口與近海工程、市政工程等多個方向的專業課以供學生選擇;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培養方案中設有個性課程,其將專業選修課程劃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技術型以及跨學科跨專業型三類,并將研究型進一步分為水工結構、水力學、水利水電三大課程模塊,這種個性課程的設置尊重了學生的興趣,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修讀.這些院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選修課程設置豐富,選擇的自由度大,體現了以興趣為主,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后起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開設時間短、經費投入較少、特色不足、社會聲譽較低等因素的制約,如果一味照搬這些水利強校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與同類院校競爭,必定心有余而力不足.學校應該基于全國水利水電人才的需求和自身情況來構建一套具有西華特色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2課程增減及方向劃分
2.1課程設置差異及原因
水利專業類的高校均依據“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專業規范》來指導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但與知名高校相比,我校水利水電工程的選修課程開設不夠全,學生修讀選修課的選擇面窄.對比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河海大學,我校在發展基礎課程群中未開設大學化學B、現代生物學導論、土木水利專業導論、隨機數學方法、環境學基礎、水利科學技術史、水利水電概論、計算方法、工程數學等選修課程;專業與服務課程群中未開設專業英語、水法規及技術規范、建設項目評估、工程軟件應用、滲流及其控制、土工計算原理及方法、大壩安全概論、模型試驗理論及方法、工程泥沙及河流管理、灌溉與排水、房屋建筑學等選修課程.可見,我校在發展基礎課程和專業與服務課程中,必修課內容和知名高校一致,而在選修課程開設的種類、數量上差距很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辦學經費限制、辦學經驗不足、選課學生數量不足和生源質量差異.基于此,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不能照搬水利強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筆者認為,我校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應當增設一些實用性強、適用性廣、可學性高的課程,而減掉部分不適合我校本科生學習的高難度課程.
2.2課程的增設和替換
增設的本專業課程在數量上比知名高校少,在功能上十分實用且修讀的難度適中,既符合我校的實情,又留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讓學生拓寬專業知識,避免了課程太難、學時太短造成的學生學不懂,不愿學的局面,適合本專業大部分學生.2.3課程方向劃分與大多數專業一樣,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的學生出路多樣化.筆者認為應該為不同畢業意向的學生從工作和讀研兩大方向為學生量身定做課程模塊,滿足各方向學生的發展要求.其中讀研方向又可以細分為水工結構、水力學、水電等方向。
3課程的銜接及調整
筆者作為西華大學2012級本科生,體驗過我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并咨詢過本專業的學生,發現部分課程的銜接存在問題.其中建筑材料和材料力學,工程水文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地基處理和土力學,水利工程經濟、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和水資源規劃等課程之間的銜接問題最為明顯.建筑材料作為一門學科基礎課程,土力學、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課程都需要用到該課程的知識,將其放在第五學期是不恰當的,若放在第四學期與土力學課程同步,并緊接著第三學期開設的材料力學,建筑材料所學知識便能夠在以后的課程中得到運用;工程水文學作為本專業基礎課程,其任務是培養學生水文分析和計算的能力,需要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和水力學課程為其作鋪墊,而目前工程水文學開設在第五學期,距離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開設的時間較遠,既不利于學生串聯知識,又占用了大三學年學習專業課的寶貴時間.可將工程水文學的開設學期改為第四學期,與水力學同學期不同周進行教學;土力學也是本專業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土力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工程中與土體相關的穩定、變形和滲流等問題的能力.地基處理課程則是土力學的延伸,所學內容很多涉及土力學,因此地基處理放在第七學期開設也是不合理銜接,建議將地基處理改為第六學期開設,與土力學開設時間靠近;水利工程經濟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其作用是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工程經濟分析基礎.該課程目前在第六學期開設,位于水資源規劃及利用課程之后,而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又會大量涉及經濟分析問題,所以建議將水利工程經濟開設學期改為第四學期,這樣該課程向前既有數學基礎課程作鋪墊,往后又可為水資源規劃及利用、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等課程奠定理論基礎.此外,信息檢索B是一門學習如何從信息集合中找出需要信息的課程,可以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信息搜索能力,是學生查閱資料,自主學習的好助手.學生越早學習越有好處,建議改為第二或第三學期開設.
4增加實踐課時
筆者通過親身體驗并對比本專業的專升本學生發現,我校本專業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不及專升本的學生.這在本專業進行工程測量實習和應用工程軟件時表現得十分明顯.排除專升本學生十分優秀的因素,筆者通過查閱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課程設置方案發現,其中實踐教學在總學分中所占比重高于我校,筆者認為,為了提高我校本專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可以在微調學生畢業總學分的基礎上,適度壓縮某些專業課程的課內學時,增加課外實踐學時,做到課內學時減量而優質,課外學時加量而夯實,使課內與課外兼顧,理論與實踐協調.這類課程有:建筑制圖B、水電工程測量、運籌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軟件應用.基礎辦公軟件和工程軟件的運用也是學生的短板,很多人在大學結束都不能熟練運用各種基礎的辦公軟件,更不必說工程軟件了,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要從課程設計和實習入手,也應該在平時的課堂和作業上下功夫.信息化的今天,熟練掌握office軟件已是對大學生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專業軟件如autoCAD制圖軟件、巖土計算軟件、流體力學軟件、lingo軟件也是本專業學生必須學會的,建議在加大這些軟件的應用學時的同時在作業中練習軟件使用,避免目前大部分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的窘境.
5結語
立足學校現狀和國家對水利水電工程人才的需求,進行課程設置優化,揚長避短,將使我校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富有時代特點和西華特色.優化后的課程設置體系可以拉近我校本專業學生與知名高校學生的水平.從而培養出出身平凡,實力不凡的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
作者:王非 石建偉 周波 單位: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