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玻化磚墻面防空鼓施工技術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基于建筑材料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加之室內環境提出要求的進一步提高,使得在建筑裝飾過程中廣泛應用玻化磚。但是由于施工人員不能清楚了解與充分掌握玻化磚特性,依然使用相對傳統的鋪貼工藝,大大提高了玻化磚空鼓問題發生概率。文章將著眼于引發玻化磚墻面空鼓的主要因素,簡要分析具體施工控制要點。
關鍵詞:防空鼓施工技術;玻化磚墻面;要點分析
0引言
因為我國應用玻化磚起步較晚,導致很多施工人員忽視其新特性,特別是采取濕貼法的墻面通常在完工后發生空鼓問題。這些問題呈現出的共同特點如下:施工完成初期的墻面空鼓率充分達標,可在幾個月則陸續出現大面積空鼓,黏結層和磚面屬于“光面”狀態等。
1玻化磚墻面空鼓主要原因分析
1.1氣候因素
首先,受到溫差影響。依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粘貼玻化磚之后的30天內幾乎不會發生空鼓,可是在經過冬季或是夏季后則陸續發生空鼓,起初只是墻面的一塊或者是幾塊,可要是發生空則無法控制空鼓區域,甚至會導致整個面墻的空鼓。這主要是因為熱脹冷縮,讓玻化磚出現較大的內應力,導致基底材料變形與黏結層之間不協調,因為各類材料的初始狀態、性能以及所處環境不同,使得材料出現不一致的變形,也是由于不一致性導致二者間產生一種相互作用力,如果砂漿自身抵抗力遠低于作用力的話,則會破壞黏結導致玻化磚空鼓甚至脫落,這樣的問題主要發生在我國北方需要采暖的地區。受到溫度作用使得材料變形系數存在一定差異性,例如砂漿膨脹系數是瓷磚的四倍、是混凝土的兩倍。在環境溫度下降時,瓷磚與基層的收縮程度要遠低于黏結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黏結層收縮,拉應力會于砂漿層生成,加之其抗拉能力十分有限,當拉應力大于抵抗力時基于造成黏結層開裂。其次,受到環境濕度影響。例如在干旱地區,尤其沙漠氣候區域水分蒸發量是巨大的。基層粘貼砂漿不斷失水,導致砂漿墻面基層的粘結砂漿硬化,從而降低粘貼砂漿強度造成基層和瓷磚的開裂。
1.2玻化磚自身特性
嚴格意義上,玻化磚屬于“舶來品”,最早興起在西班牙與意大利。我國是在90年代才逐漸引進并推廣的。將泥、石英砂等依據一定混合比例進行壓制,然后在通過高溫燒制就形成了玻化磚,在切割、拋光與打磨后就是市場中的成品[1]。玻化磚的質地堅硬而且密實,磚體表面不必再次施釉。打磨處理之后的玻化磚其表面和玻璃鏡面一樣。在所有瓷磚中玻化磚具有最大的硬度、剛度,因為較低的通體孔隙率因此吸水率不高。從行業標準來將,其吸水率僅為0.5%左右。也正是因為玻化磚該項物理特性,其背面沒有凹坑或是微孔使得水泥砂漿無法和磚體內完美附著,難以形成機械咬合力。而且因為玻化磚的吸水性與通氣性較低,粘貼使用普通水泥砂漿的話,磚體內難以實現水泥分子的附著與滲透,使得黏結砂漿和磚體無法結合成一個整體,以至于在具體使用中會在外力作用下致使基層和磚體分離。
1.3其他因素
第一,在鑲貼玻化磚前沒有將墻體基層清理干凈,或者是澆水不足使得墻體不夠濕潤。由于墻體具有較快的水分吸收速度,因此在水泥失水后會對粘結力造成影響。第二,鋪貼速度較快,鋪貼高度(一次)較高,致使下面磚體承受上方砂漿及磚體重量。第三,墻面凹凸不平,不過過厚黏結砂漿導致鋪貼中下墜的砂漿對黏結力造成分層影響。第四,缺少合理的結合層配比、沒有充分均勻攪拌,因過量水泥致使砂漿嚴重收縮降低了黏結力。第五,沒有清除背面附著污跡。雖然鋪貼玻化磚不需要提前用水浸泡,可是在壓制玻化磚,其模具需要涂撒脫模劑,并且切邊與打磨時磚背會附著粉塵。要是不能徹底清除會削弱黏結力。第六,操作過程問題,在玻化磚鋪貼時過度敲擊,導致砂漿與磚的黏結層界面形成一層水膜,從而影響黏結力。
2玻化磚墻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正確選擇合理使用黏結劑
從某種角度來講,黏結劑對玻化磚鋪貼會造成直接影響。有關施工人員應采用專業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黏結劑,如圖(1)所示。因為與其他石材與瓷磚相比玻化磚的吸水率相對偏低,而且硬度高和基體材質之間存在較大差別,黏結劑作為二者的黏結材料,一方面需要確保粘結強度達標,另一方面還需具備良好的耐溫性與可以消減不同基墻與玻化磚收縮應力,至于這樣才可以保證在粘貼后不會發生空鼓。
2.2嚴格依據鋪貼操作工藝
面磚粘貼主要施工流程入下:處理基層、抹找平層、排彈線、浸磚、鑲貼面磚、表面清理與養護等。在具體施工中應尤為重視每一環節,可以通過樣板試驗嚴格依據說明書及相關施工要求進行施工,由此將空鼓施工問題有效避免。在具體施工前應對墻體粉刷層進行全面檢查,將墻面附著的各種污物徹底清除,提前24小時將基層澆水濕潤。基底凝實之后才能進行玻化磚鋪貼,玻化磚的鋪貼需控制好和貼面之間的角度,一般為15°左右,之后人工輕輕朝著水平向推,讓貼面和磚底持平有助于氣泡排出;用棰柄輕輕敲打磚面這是為了讓磚底“吃漿”避免空鼓現象,之后再用橡膠錘敲擊磚面直至平整。在鋪貼玻化磚時應將瓷磚水平明確,使用木條等材料固定并支撐高初始鋪貼的玻化磚,避免玻化磚墜落。與此同時,使用水平尺進行測量保證鋪貼水平[2]。至于磚面留縫里的水泥漿應使用專門的清除工具。另外,一次鋪貼玻化磚不能過高與過高,這是避免由于下面磚無法承接上方磚重造成的外凸脫落。如果玻化磚鋪貼工程面積較大,在實際施工前通過樣板進行粘結強度試驗,避免由于施工技術、結劑材料不合格,引發玻化磚墻面的大面積空鼓問題。
2.3認真清理玻化磚背面
要是玻化磚背后附著灰塵、未清除污跡、浸水后沒有瀝干或者水跡偏多以及擠壓不密實等,均會導致磚體粘結力不足,引發空鼓或是脫落問題。據有關經表面發生空鼓與脫落問題的玻化磚,大多是玻化磚結合面和黏合劑相脫離,而且玻化磚背面相對光潔,基體墻面和黏合劑是牢粘的。由此可見,清理玻化磚背面的重要性,避免玻化磚空鼓的關鍵就是如何實現玻化磚和黏結劑的緊密黏結。與此同時,因為玻化磚背面沒有較大的凹凸度,很容易導致其與黏合劑無法牢固黏結,所以在玻化磚選用最好選擇背面具有較深凹凸花紋的,也可以在鋪貼玻化磚前掃粗處理背面,這些都能提高黏合層和玻化磚之間的黏合力。
2.4墻面基層的處理必須到位
導致黏結層空鼓脫落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基層水泥砂漿起砂、找平層空鼓、處理不干凈、砂漿結合層不能牢固黏結墻面防水材料等。因此,在進行鋪貼玻化磚施工前,需要全面細致檢查墻體基層,檢查其原有基層有沒有開裂、空鼓問題等,要是發現上述問題需要在整改后鋪貼。如果問題是墻體結構裂縫,那么在處理后才能進行貼磚,避免后期由于裂縫擴大致使瓷磚開裂。如果墻面基層平整度偏低或是黏結層過厚,應用水泥砂漿去找平進一步降低黏結層厚度,通常黏結層厚度需要維持在5至10毫米左右,從而確保鑲貼質量[3]。
2.5做好鋪貼后養護與產品保護
現下部分施工人員在鋪貼玻化磚墻面之后,自以為玻化磚自身吸水率偏低則沒有澆水養護的必要。可實際是因為在起初48小時內黏結劑具有較高的早期強度長速,因此應通過保濕減少干硬裂縫,對其進行澆水讓水分滲透磚縫為黏結劑水分供應提供保障。墻面鋪貼,玻化磚和水泥砂漿層需要21天才能達到最佳黏結效果,如果在水泥砂漿沒有徹底干時敲打,則會導致黏結層和墻體產生松動而引發空鼓。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時間段不要在墻體或是地面,進行門窗等安裝,如果墻面需要鉆孔絕對不能使用沖擊電錘,防止因為震動而導致墻面空鼓。
3結束語
針對鋪貼玻化磚墻面存在的空鼓現象,需要充分思考墻面濕貼施工工藝中會對質量造成影響的各方面因素,針對影響因素進綜合分析與總結。嚴格控制與管理玻化磚墻面施工,具體在施工設計、實際操作、黏結劑使用等,由此才會降低或防止空鼓問題的發生,從而為墻面總體裝飾效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崔峰.內墻干掛玻化磚工藝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17):204-205.
[2]李爭榮.玻化磚墻面濕貼法鋪貼空鼓原因分析及預控[J].廣東建材,2014,30(4):21-22.
[3]汪子龍.玻化磚墻面防空鼓施工技術研究[J].低碳世界,2018(1):226-228.
[4]謝超.對墻面玻化磚脫落的分析與解決[J].科技視界,2015(01):157+167.
[5]夏志浩.大尺寸墻面玻化磚空鼓原因的分析和處理[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06):590-593.
作者:李強 單位:上海嘉春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