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軟件工程三位一體教學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針對軟件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體系不規范、實踐與理論脫節等問題,文章提出基于課程群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將程序設計思想與專業思維方式培養作為依托,利用基于課程群融合的課程體系與實踐訓練相結合的模式,以期提升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與實踐水平。
關鍵詞:
軟件工程;課程群;實踐訓練
軟件工程專業是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1],該學科培養目標強調學生應具備軟件開發的工程型知識、方法與基本技能,突出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的綜合培養。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從源頭上肩負培養具備良好軟件工程專業知識結構和實踐技能的軟件人才。因此,如何對軟件工程專業學生進行系統化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軟件開發的綜合能力,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是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普遍需要思考的問題。
1.軟件工程教學體系面臨的問題
1.1程序設計思想引導不足
軟件工程專業學習與實踐過程依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逐步建立與知識體系相匹配的程序設計思想。目前專業導論課一般安排在入學初始,學生還沒有學習專業知識,對課程的認識僅停留在課程介紹階段,無法達到啟迪學生認識課程體系的目的。
1.2課程教學體系不規范
軟件工程專業教學體系的建立并沒有統一的規范,鑒于課時不足等因素,在課程安排上普遍存在教學以課程為單位,關聯課程前后銜接分離,課程教學知識存在交差重疊、教學盲點等問題,導致學生理解混亂,甚至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一定的知識,更無法上升到建立完整一致的知識體系層次。
1.3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脫節
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續,是檢驗和評價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當前課內實習和課程設計以課程為單位,訓練集中且周期短,內容單一,缺乏課程銜接,基本無法實現課程設計的目標。
2.三位一體教學模式
鑒于軟件工程專業特點,結合我校實際教學情況,提出了三位一體教學模式,通過培養學生程序設計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專業思維方式;借助課程群教學改革,打造點、線、面銜接的課程知識體系,夯實理論知識基礎;利用集中與共享的實踐教學環節融通多門課程的實踐訓練,強化實踐教學效果。
2.1培養程序設計思想與專業思維方式
良好有效的教學教法是引導學生高效學習,提升學習熱情的重要方式。通常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理解越早越有利于其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重視程序設計思想的建立,因此把提升學生的專業關注度,增強專業認知作為所有專業課程的前導課是重要的一環。專業導論是建立專業思維方式的有效途徑。專業導論課程是對專業課程設置及知識結構的概括性認知,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與理解,該課程除介紹本專業核心課程知識外,更應注重課程的導引和關聯,通過專業導論加深學生對各門課程的理解,明確各課程的講授內容及課程地位,理解各課程在計算機技術及軟件開發工程中如何提供知識支撐或技術積累,以便學生在后續課程的學習中能夠明確理解課程內容,有先后主次地學習課程知識。此外,教學內容必須貫穿整個專業課程學習的各個階段和過程,與課程知識體系和實踐教學的訓練相互貫穿,彼此促進。
2.2加強課程知識的體系化教學
課程是學習的載體,專業課程的學習既要保證單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又要兼顧課程之間的先后銜接,為此在課程知識的體系化教學方法中提出了“點、線、面”為教學單位,注重以課程群為依托的整體教學與一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點”即單門課程。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單門課程必須注重課程本身內容的凝練,做到前導課程和后續課程的有效銜接。同時相關課程中盡量減少相同內容的重復講授,對于必要重復的知識,要做到知識講授的一致性,避免學生理解的二義性。此外,還要加強知識體系的完備性建設,避免知識盲點的出現。“線”即課程群[2]。通過分析軟件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打破原有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方向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壁壘,以能力培養目標為方向,逐一對單門課程進行關聯劃分,探討每門課程的開設目標和講授內容,繼而從知識結構上將具有關聯性的課程或能力培養方向一致的課程劃分為一組,逐步形成多個課程群。通常一個課程群的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具有緊密的延續性,在實踐環節上層層相扣,底層課程為上層課程打好實踐基礎。“面”即貫穿多個課程群的共享教學案例。課程學習的連續性能夠提高知識學習的效率,同時有效的教學案例能夠促進知識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收集、整理和修改形成一個能夠在多門課程中共享使用的完整教學案例,每門課程都可以選擇此案例中的局部知識作為課程教學案例鞏固其理論知識,通過共享案例貫穿實現對課程知識的融會貫通。
2.3基于課程群融合的實踐訓練
實踐訓練是配合理論教學的實驗性訓練方法,將單門課程的課程設計集中到一起,以課程群為單位進行實踐訓練,總體合并促使課程設計集中訓練,有利于增強課程設計的完整性和規模性;以課程群為單位能夠采用統一的課程設計題目或實訓內容對一組課程進行實踐訓練,以此增強知識訓練的全面性。此外,在教學計劃的中后期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進行實踐訓練,將企業的真實開發模式引入校園,為真實系統化培養奠定基礎。
3.結語
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將思維方式、課程知識體系建設和實踐教學相融合,專業思想是學習課程的基本框架,知識體系是基本組成,實踐訓練是貫穿框架與組成的連接件,三個組成部分彼此關聯,循序漸進,層層疊加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當前社會需要的合格軟件開發人才。
作者:高珊 靳禹 潘旭華 周艷聰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S].教[2011]1號.
[2]劉志遠,張志剛,馮運仿,陳奇睿.基于課程群方法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福建電腦,2013(11).
[3]張志剛,馮運仿,劉志遠,等.基于“三元互動”的計算機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3(6).
[4]馬迪芳,陳旭東.軟件工程方向基于課程群的實踐課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4(10):43-46.
基金項目:
天津市普通高校卓越軟件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項目編號:B04-0809);天津商業大學青年基金(項目編號: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