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淺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問題不僅會損害直接利益人的權益,還會導致較為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本文主要探析造成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原因提出優化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問題往往會造成較大社會影響,因此加強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十分必要。當前建筑工程還存在一些會誘發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的因素,因此希望建筑業相關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共同努力,防微杜漸,嚴抓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一、造成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的原因
1、建筑單位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單位經營管理制度不完善,承建單位將建筑工程不合理的轉包或分包給他人,甚至有部分建筑單位出現以包代管行為。建筑工程轉包和分包過程中,承建單位沒有將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合理分配給轉包人或分包人,事前沒有明確工程施工中需要采用的施工技術、施工機械、施工流程等。施工過程中,轉包人或分包人只單獨強調施工進度,對施工質量安全問題漠視不管,施工進度的提升往往以犧牲施工質量為代價,最終釀成質量安全問題。
2、建筑材料性能指標不達標
建筑工程施工實踐中,實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性能指標上往往略低于工程設計標準。施工現場對建筑材料做入場質檢不夠嚴格,通常質檢人員拿到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標憑證后就不會對建筑材料重新做性能指標檢測。事實上,建筑材料采購回來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儲存,其性能指標往往會產生細微衰變。入場質檢時過分依賴采購時給出的性能指標檢測結果,往往會導致建筑工程使用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的建筑材料施工,最終引發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
3、一線施工人員缺少專業技術培訓
施工的一線工人通常是來自農村的普通農民工,在進行施工作業前,通常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施工技術培訓。在具體施工中,這些基層施工人員在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上的意識淡薄,在施工現場作業時往往出現施工機械操作不規范、施工流程執行不嚴格、作業前安全防護不到位等問題,這些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安全問題,其作業的工程段也容易發生質量問題。
4、政府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力度不足
政府部門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上往往力度疲軟,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監管定位不準和監管資源有限兩點,其中定位不準確是導致政府部門監管乏力的主要原因。監管目標定的太高,往往導致單一建筑工程有太多監管點需要審核,而政府部門人力資源有限,監管工作最終難以具體落實執行。監管目標太低,則容易導致監管要點缺失,監管結果不能真正反應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實,最終讓政府監管行為流于形式。具體而言,政府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者的監督行為脫離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理的實際需要,導致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力度不足。
二、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優化措施
1、成立和逐步完善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機構
建筑企業應根據國家法律有關規定成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并由企業管理層派人專門負責管理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管理問題。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的構建,還需要配備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管理有據,監理有力。例如要求建筑工程轉包人或分包人簽署施工責任書,要求其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的施工技術、流程、設備、材料等完成工程施工,并對施工團隊成員的技術素養做出具體要求,一線施工人員需考核后方能發證上崗。質量安全管理機構成立之后,要積極聽取一線技術人員的反饋意見,不斷調整日常管理行為,確保質量監理有理有據,符合安全生產大局。
2、強化原材料質量監督
建筑原材料質量會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產生直接且極為重要的影響。建筑原材料出現問題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并可能繼發后續惡性安全事故,故而必須強化原材料質量監督。建筑工程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石子、鋼筋,鋼結構等建筑材料。原材料質量監督,主要是強化原材料入場質量監督,確保施工現場入場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具體監督范圍則包括水泥標號,沙子的顆粒大小、石子直徑和硬度、鋼筋的直徑和抗扭性、鋼結構的尺寸和形狀等多個方面。原材料入場后需要保存較長時間才進入施工階段的原材料,在施工前還需要對其性能指標做二次質量檢測。
3、培訓一線施工人員基礎施工技術
對施工隊中新招募的施工人員進行統一的施工技術培訓。該培訓根據施工人員的崗位,制定針對性培訓方案,除了按照老帶新的培訓方法進行施工技術培訓外,還設置專門的考核項目,要求施工人員必須掌握其所在崗位必須掌握的注意事項和必要施工技術。例如,混凝土配置人員培訓,需要讓其明白基本的混凝土配置原理、步驟、配比施工注意事項等。對一線施工人員主要進行基礎技術培訓,強調質量安全意識培養,強化其掌握的現有施工技術,確保施工作業踏實可靠。
4、強化施工用料與機械的日常管理
施工用料管理必須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所有用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再次檢測性能指標,確保建筑施工用料的質量。具體執行時,要對容易發生技術性能衰變的施工材料做多次質量檢測。檢測時強調按環節檢測,對易變質材料要盡可能多檢測,確保施工用料的性能指標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機械管理上,要注意日常檢修和使用前設備復檢,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設備出現異常狀況時要按照設備檢修流程及時檢修處理。施工用料和機械的日常管理上,監理人員要定期查看管理日志,對用料和機械管理違規者,給予及時叫停和處罰。
5、政府合理定位質量安全監督關鍵點
政府開展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要合理投放監管資源,把有限的監管資源用來監督會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的關鍵點。關鍵點定位上,政府監督人員要積極走訪施工技術監理人員,結合施工監理實踐,將關鍵施工技術、施工流程、技術指標等列入質量安全監督關鍵點中。
三、結語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事關公眾利益,故而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絕對不能馬虎大意。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的有效應對,必須立足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理實踐,切實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才能夠真正做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賈春生 單位:蘭州交大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高巖.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的控制[J].黑龍江科學,2014,(08):35.
[2]張晶.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的探討[J].才智,2011,(24):61.
[3]譚小裕.淺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J].科學之友,2010,(1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