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防護林工程建設問題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沿海防護林工程管理情況
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實行嚴格的質量管理與監督,做到事前有指導和作業設計,事中有質量檢查監督,事后有驗收審計,杜絕盲目追求完成任務而忽視質量現象的發生。首先,重視作業設計工作,嚴格按照造林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施工,保證清場、整地、挖穴、栽植、撫育等技術環節達到設計要求,確保造林質量。其次,強化造林苗木管理,嚴格實行病蟲害檢疫和產地、質量檢驗,堅持良種壯苗造林,積極推廣應用造林新技術。第三,采用招投標制,全面實行專業隊造林,并推行“一造管三年”的合同制管理。第四,積極實行監管制,強化施工質量管理。組建專業的監管隊伍,制定監理管理制度。制定監管合同,責任到人,職責明確。
2沿海防護林工程效益分析
2.1生態效益通過實施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鳳城市有林地面積增加0.2萬hm2,封山育林面積增加1萬hm2,使鳳城市森林覆蓋率得到有效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根據《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效益評價技術經濟參考指標》進行測算,鳳城市每年可增加固碳量5623t,價值達560萬元;可釋放氧氣14997t,價值達1500萬元。充分發揮了沿海防護林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豐富生物種群和增加當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2.2經濟效益沿海防護林工程體系建設具有兩方面的經濟效益:一是直接經濟效益。沿海防護林工程體系建設可以結合生態+經濟型模式,在發展營造生態林———紅松林的同時,可以在紅松幼林地內套栽刺嫩芽或刺五加,生產綠色食品———山野菜,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此外,還可以通過對森林撫育間伐、更新采伐,生產一定量的木材,從而帶來一定經濟效益。二是間接的經濟效益。沿海防護林體系對于改善環境、保持水土、減災防災、生態旅游等間接效益則是更為巨大的。
2.3社會效益沿海防護林工程體系建成后,在增加森林植被的同時,可生產出品種多樣的林副產品,豐富市場。又能有效地保護水庫安全,增強抗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抵御水災和風災等自然災害的能力,減輕了對鳳城市農作物的災害損失,促進了農業的穩產高產。同時形成的森林景觀,美化了環境,使得鳳城市的城市品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有力地改善投資環境,促進招商引資,開拓了旅游產業,繁榮了社會經濟,增加了就業人員,保障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3工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造林資金投入不夠鳳城市沿海防護林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央專項資金,國家投入的資金多是補助性質(以造林補貼發放給造林戶)。而鳳城市財政資金緊張,配套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多以造林農戶自籌資金解決為主;同時沿海防護林造林地塊多為造林難度較大,造林費用較高。鳳城市新植造林地塊平均需投入資金9000~12000元•hm-2,而實際中央財政補助僅為3000~4500元•hm-2,造成補助資金與實際投入相差較大,從而影響了造林質量。
3.2幼撫不及時,管護不到位有的海防林造林地塊不能及時進行清場,有的部分地塊被牛羊等牲畜破壞,存在注重造林規模,忽視林木管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等現象,影響了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成效。
4對策與建議
4.1多渠道籌措資金,保障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依靠全社會力量,堅持以地方投入和造林農戶自籌為主,國家扶持為輔,多渠道籌集資金的建設方針。一是認真制定海防林建設規劃,向上爭取國家專項投資;二是要積極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由省財政預算安排資金投入;三是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投資主體進行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
4.2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充分考慮造林地塊立地條件和土壤特點,合理確定造林樹種。在苗木選擇上要優先使用鄉土樹種。
4.3切實加強林木管護,提高造林成效堅持造管并重的工作方針,對沿海防護林工程,要確定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切實加大管護工作力度,確保栽一片、成一片、活一片、綠一片,以鞏固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造林綠化成果。
作者:盧秉文 單位:遼寧省鳳城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