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大,對工程造計價模式以及造價進行控制,是我國建筑企業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工程質量的關鍵手段。基于此,本文將從工程造計價模式的作用以及類型入手,對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
加強工程的造價控制,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特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工程企業的發展。因此,建筑企業要不斷加強對工程造計價模式的研究力度,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造價管理方式,以此實現我國工程建設成本的科學化和系統化的管理。
1工程造計價模式的相關概述
1.1工程造價的含義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項兼具經濟和科技的工作,在我國,工程造價是指完成一個建筑項目所需要的全部費用,費用主要包括工程的施工費、工程的安裝費、機械設備被以及其他與建筑工程相關的費用。
1.2工程造計價的特征
1.2.1工程造計價具有復雜性
工程造計價的復雜性主要是因為造價的影響因素多。工程造計價管理中,需要考慮到設計圖紙的可行性、施工現場的環境,還要計算人工、材料、機械等實物的使用費、政府規定的工程成本的稅收費等,工程造計價的復雜性也給造價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1.2.2工程造計價具有經濟性
工程造計價的經濟性主要指通過對造價的管理和控制,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盈利是工程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企業的相關人員要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2.3工程造計價具有技術性
企業要做好工程造計價工作,需要借助相關的技術軟件,工程造計價具有很強的技術性,不是單純的將所有的費用疊加到一起。提高造計價的技術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造計價結果的準確性,在加強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同時,還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完成。
1.3工程造計價模式的重要作用
科學的工程造計價模式是企業做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評價企業投資效果的重要指標。工程造計價能夠為建筑企業提供工程設計方案的依據,在保證設計方案科學性的基礎上,讓建筑企業合理的使用投資資金,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建筑企業有效的使用投資資金;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證工程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
1.4工程造計價的類型
在我國,常用的造計價模式有定額計價模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就是將整個工程所需要消耗的物資以及資金的清單,提供給投標者,以便投標者根據市場中工程材料的價格、機械的租用價格,進行合理的報價。定額計價模式是根據國家頒布的建筑工程的預算標準,以及招標文件,參照市場上工程材料、設備等價格,直接計算出工程的施工費用[1]。
2我國工程造計價模式的研究現狀
我國學者夏友芳2013年,經研究表明,我國工程企業認識到了工程造計價模式的重要性,不斷加深對造計價模式的研究力度,但是國內的造計價模式與國外的造計價模式相比,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我國學者梁漢晶2015年,通過其作品《工程造計價模式與造價控制對策研究》反映,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工作,能夠提高工程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促進我國工程行業的發展。隨著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工程造價方式將會越來越完善[2]。
3工程造價控制的具體方式
3.1遵循工程造價控制的原則
3.1.1全面控制原則
工程造價的復雜性決定了建筑企業在進行工程造價控制時,要遵循全面控制的原則,從工程的決策、設計、實施、結算、評估等方面進行工程的動態控制。建筑企業要在施工中的各個階段做好工程造價控制,以此提高工程造價控制的科學性。
3.1.2主動性原則
建筑企業要摒棄以往的被動控制工程造價的方式,將造價控制變為主動,采取以預防為主的控制方法,主動分析影響工程造價的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和隱藏因素,將整個工程的損失降到最低。
3.1.3經濟與技術的有效統一的原則
將經濟與技術進行統一,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建筑企業在招投標時,要比較設計方案中涉及到的施工技術的可行性,以先進的,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技術為主;在施工時,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將整個工程的投資成本降到最低,盡最大努力做到經濟與技術的高效統一。
3.2加強施工前的造價控制
3.2.1完善招投標體系
建筑企業招投標價格要根據工程量清單計價決定,因此,工程量清單計價要滿足招投標文件的要求,謹慎分析企業目前的經濟狀況以及市場上各種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的價格和供求關系,工程中的每一筆花銷都要做好預算。招標商要將具體施工項目的價格與文件上的項目的價格作對比,以免工程竣工后,產生造價過高的情況,以此達到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3.2.2加強對合同的控制
合同能夠保證投標方和招標方的權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在工程施工前,要加強對合同的控制。在施工合同中,施工單位要明確指出當工程量發生變化時,項目的總投資成本也要隨之變化,明確索賠的規定,將工程造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保證工程按照規定的日期內完成。
3.2.3建設場地的合理分析和選擇
為了進一步加強工程造價的控制,企業要盡量選擇費用較低的建設用地,應盡量在地質條件好的場地進行施工,這樣不僅能夠節約地基的費用,還能夠降低材料的運輸費用以及機械的磨損費用,以此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控制。
3.2.4將項目的規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建筑企業在施工之前,要合理的分析工程的規模效益。首先,建筑企業要根據工程的市場需求,設計項目規模;其次,要將項目規模與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聯系在一起,將技術成本控制在滿足項目施工規模的范圍內,避免發生工程造價支出嚴重浪費的現象。
3.3加強施工中的造價控制
3.3.1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
嚴格的獎懲制度不僅能夠加強企業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建筑企業可以利用資金獎勵的方式,鼓勵施工人員建言獻策,當有人提出降低工程造價的方法時,在驗證方法的可行性后,給予相應的資金獎勵。同時,若發現施工人員浪費施工材料,就要對其進行扣工資或者批評的懲罰。
3.3.2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
在工程施工階段,建筑企業要派遣專業的監理人員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若發現某些施工項目的報價不合理時,就要分析價格增高的原因,同時還要對此項目進行全方位的監測,盡最大努力,將項目的預算控制在企業所能承受的范圍內。
3.3.3做好施工中資金管理工作
建筑企業要編制一個資金使用計劃,將工程的成本分解到施工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同時要進行工程量的計算,以核算出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費、設備費以及人工費。建筑企業要及時的核實工程的付款賬單,隨時關注建筑市場中工程項目成本信息,以便實時控制項目的支出資金。
3.4加強施工后的造價控制
企業要想做好施工后的造價控制工作,就要在工程竣工后進行結算審核。竣工后的結算審核主要包括對合同條款的審核、對工程質量的審核、對工程量的審核、以及各項費用的審核。通過這幾方面的審核,可以分析出整個工程的實際施工成本是否超出了工程預算,便于查找超支的原因,從而提高工程的造價水平[3]。
4結論
工程造價控制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企業要深入分析工程造計價模式,加強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造價控制,同時,要將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考慮到其中,嚴格監視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提高施工造價控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雯,凌旭.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6(08):114.
[2]沈洪.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156-157.
[3]韓蕾.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5(10):113.
作者:吳兵 單位:上海云間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