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程造價超預算原因及對策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大浪潮中,工程造價行業也快速擴張成長著。但當前工程超預算頻發這一問題成為整個行業進步發展必須跨越的障礙。由于工程預算狀況與行業的造價模式息息相關,因此,通過對造價模式中所包含的計價方式、成本管控等多因素的分析來探尋工程超預算出現的原因是解決工程超預算問題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工程造價;超預算;原因;對策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義
建筑業的發展水平逐漸成為城市和地區現代化經濟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而建筑工程的每一個階段的工程進度和經濟活動都需要嚴密的造價控制,如果沒有能夠對造價進行有效的控制,其整體工程的走向、質量及經濟效益都會受到猛烈的沖擊。在整個行業處于發展上升和的關鍵時期,對工程造價超預算情況的管控及消除是行業發展必要解決的問題,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
1.2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建筑行業中,工程造價超預算的情況的出現不僅導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對施工單位的管理控制水平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如何通過對造價模式的探討以及對工程造價超預算出現原因的分析,尋求對策促進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最優化,國內外的諸多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工程造價領域,發達國家和地區起步相對來說較早,有更加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方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蔣根謀,李國華指出,國外造價控制模式更加重視體系,一個運行良好的管理系統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長期穩定和準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國內現狀分為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當前國內超預算嚴重,學者薛艷指出我國造價體系的不夠完善,造價成本控制未能有一個根本的立足點,易發生偏移,再加上當前我國造價從業人員的素質不高,對市場波動的把控力度弱,一旦市場發生變動就極易出現超預算現象。工程設計不合理,影響到工程造價預算的準確性,且我國對于施工過程中的造價把控并不重視,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過程中超預算現象出現的幾率。
2我國工程造價模式的概述
工程造價模式是由工程計價方式,造價控制體系,社會規范條約,造價人員培養體系等多方面組成。工程造價模式是整個造價行業發展的根本和基石。
2.1我國的工程造價模式
2.1.1計價方式
我國造價模式的計價方式的選擇中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采用的是較為傳統,固定但也相對穩定的“量價合一”形式的定額計價方式。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較為靈活的清單計價方式在我國逐漸興起。目前我國采用的是定額和清單工程量計價并存的方式,二者的結合有效的融和了靈活和穩定性,使得整個工程計價方式對于時代變遷市場經濟變化的耐受性、機動性也大大增加。
2.1.2法律規范
法律法規是實施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依據和必要規范,我國造價行業內的法律包括了:《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合同法》和《價格法》;行政法規則是包括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隨著社會的發展,造價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在日益增多和完善。
2.1.3造價人才培養
與手段方式之緊密相關的就是人了,目前我國造價模式中關于造價人員的培養水準也不甚高,當前我國現行造價執業準入門檻低,造價人員復雜且良莠不齊,而高端造價人才培養模式又較為局限,大部分依靠高校輸送,但高校造價教學資源水平也普遍不高,一直未能形成健全的造價人才培養體系。總體來說,在新時展的浪潮中,我國造價發展水平還不能完全同步適應,這就造成了很多造價失控,出現造價超預算的狀況。
2.2我國工程造價模式的特點
我國工程造價模式主要有:分散性、低端性和前期性三個特點。(1)分散性表現在于:我國造價沒有一個完整的控制體系,法規和部門控制松散,相關法律不能完全滿足不斷擴大的現實需求,且一直未能出現較為專門化的造價專用法規。(2)低端性表現在于:當前我國社會造價人員培養體系不穩定,造價人員準入門檻低,造價人員良莠不齊,高水平造價人員資格考核周期長、改革頻繁,造價領域人員水平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低端造價人員比重巨大。(3)前期性表現在于:很多造價控制注重一開始的預算制定,而對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動態造價控制并不重視,易導致造價成本和實際工程項目脫節、失控,從而引發超預算現象和結算亂象。
3工程超預算出現的原因
3.1工程預算計價體制的不完善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定額計價在我國也逐漸的沒落,清單計價逐漸的興起,清單計價模式相對定額更加靈活簡單,貼合市場,但同時在清單計價模式中由于單價競爭性可調,在沒能夠很好的建立健全工程預算體系加以規范和指引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不合理壓價行為,實際施工進行過程中易出現超預算現象,增加了結算難度,易引發合同糾紛等狀況;另一方面來說清單預算編制相對定額來說更加依賴造價人員水平,水平欠缺對單價把控不到位或是工程量偏失極易導致超預算情況出現。
3.2工程造價預算人員素質水平不高
根據國家住建部近五年統計數據顯示造價咨詢企業從業人員數量年復合增長率為11%,19年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共有注冊造價工程師87,963人,比上年增長8.48%,但僅占全部造價咨詢企業從業人員17.33%。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造價從業人員隊伍正在不斷的壯大,但高級造價人才比重依舊低下。我國的造價人員深造和培養也不夠到位,人才深造途徑較為單一,且缺乏進一步系統化的學習,造價人員考試制度也還處在不斷的改革和調整階段,穩定性不高,這對于造價人員素質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
3.3工程設計的不合理
工程設計是工程預算的具體依據和工程成本控制穩定的重要保證,工程成本的穩定性與工程變更數量呈現出反比例態勢。但在目前實際的工程設計中,很多設計單位都是在對設計項目了解并不到位的情況下完成整個工程設計,缺乏實地的考察和分析,造成初始預算的不準確性以及出現頻繁變更現象,引發工程超預算現象。
4應對工程超預算的對策分析
4.1建立完善的預算體系
在很多情況下,造價行業都是依存使用建筑大行業的通用規則和模式,并未形成一個健全的自身的完整預算體系,因此,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預算體系一是增強了清單計價方式的穩定性和規范性,在跟隨市場經濟靈活變動時,也能保持宏觀調控的大局穩定,提高了工程預算的準確性。二是規范健全的預算體系,有利于整個造價行業的良性發展,增強行業抗風險能力。
4.2提升造價人員素質水平
為了提升造價人員的水平,應當開拓造價人員培養學習渠道。造價人員也應加強對于現場的實踐了解,不能閉門造車,既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也有實踐經驗。對造價資格選拔體系進行完善和調整,提高造價入門門檻,增設更多的中層考核,循序漸進,提高整體造價人員素質和水平。
4.3加強對工程設計的審核和要求
在進行工程設計時,設計人員必須要充分了解現場實際狀況,依據實況進行最優設計,同時多與建設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盡量做到少變更、不變更。對于工程設計人員所出的圖紙也要嚴格進行審核,做到早發現早協調早優化,盡量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尋找問題。
5結論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模式未能完全適應大行業及社會發展的需要,這也就導致了當前工程超預算現象頻發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探究其背后原因則是當前造價行業模式中存在的不適用部分。我們對造價模式中的計價方式體系、人才培養、工程施工管控等多方面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找出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一方面是在為工程造價超預算現象頻發尋求對策,有效消除工程超預算現象的;另一方面,通過對超預算問題和造價模式各方面改進的分析過程,能夠對行業整體產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認知,尋求整個造價行業模式的良性升級和調整,使得行業整體專業化水平提升,推動造價行業的良性進步。
參考文獻
[1]馬鍇,陳曦.國內外工程造價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與借鑒[J].現代裝飾(理論),2013(07):172-174.
[2]謝君.國內外工程造價管理模式比較分析[J].四川建材,2013,39(02):277-281.
[3]蔣根謀,李國華.國內外工程造價管理的比較分析[J].江西建材,2002(01):38-42.
[4]袁野.淺談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成因及控制措施[J].民營科技,2018(06):177-180.
[5]薛艷.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控制對策[J].居業,2018(09):148-151
[6]龔德芬.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產生原因及控制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8(17):377-379.
[7]熊力.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28-31.
[8]索憲法.試述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與控制措施[J].門窗,2016(11):64-67.
作者:粟皓凌 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